读唐诗 学写诗 《戏赠杜甫》赏析
展开全部
戏赠杜甫
李白(唐)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注释:
戏赠:意思是开玩笑的话。其实,所谓开玩笑,往往表现了至交之间真情实话。
饭颗山:山名。相传在长安一带。“饭颗山头”一作“长乐坡前”。长乐坡也在长安附近。
笠子:用竹箬或棕皮等编成的笠帽,用来御雨遮阳。
日卓午:指正午太阳当顶。
借问:请问的意思。
太瘦生:消瘦、瘦弱。生为语助词,唐时习语。
总为:怕是为了。
作诗苦:杜甫曾自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译文:
至今记得,在饭颗山上遇到杜甫,头上戴着竹笠,日头刚好是中午。
请问分别以后为何如此消瘦?恐怕都因为作诗太辛苦了。
赏析:
此诗约作于公元746年(天宝五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兖州最后一次相遇时。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首句诗人点明事件、人物、地点,平白如话,在那音讯难通的年代,两人年龄相差有些大,却能与杜甫相识、相知,实属不易,诗题为“戏赠”,恰恰反衬出诗人与杜甫亲密无间的友谊。诗人常以人名入诗,如“李白乘舟将欲行”“不及汪伦送我情”,嵌入诗内却不突兀,极为贴切、自然,次句点明了时间,简洁明了地描述了杜甫当时的装束,语言极为朴实,并不是嘲弄,反而于玩笑中倍觉亲密。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诗人在此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读来只觉亲切。诗人见杜甫太瘦,难免担心,“生”为当时的语气助词,更觉口语化,读来似有一些戏谑的意味 ,然一腔深情已在这一“问”中,诗人不问杜甫前程 ,不问杜甫近况,只关心杜甫的身体状况,诗人印象中的杜甫定是比现在胖了许多,于是就想着恐是作诗苦了自己,诗人意在劝慰友人注重身体,“太”“总”这程度副词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满满的关心与充满爱意的埋怨。
此诗于平淡中见真情,句句却是肺腑之言,亲切感人!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李白(唐)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注释:
戏赠:意思是开玩笑的话。其实,所谓开玩笑,往往表现了至交之间真情实话。
饭颗山:山名。相传在长安一带。“饭颗山头”一作“长乐坡前”。长乐坡也在长安附近。
笠子:用竹箬或棕皮等编成的笠帽,用来御雨遮阳。
日卓午:指正午太阳当顶。
借问:请问的意思。
太瘦生:消瘦、瘦弱。生为语助词,唐时习语。
总为:怕是为了。
作诗苦:杜甫曾自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译文:
至今记得,在饭颗山上遇到杜甫,头上戴着竹笠,日头刚好是中午。
请问分别以后为何如此消瘦?恐怕都因为作诗太辛苦了。
赏析:
此诗约作于公元746年(天宝五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兖州最后一次相遇时。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首句诗人点明事件、人物、地点,平白如话,在那音讯难通的年代,两人年龄相差有些大,却能与杜甫相识、相知,实属不易,诗题为“戏赠”,恰恰反衬出诗人与杜甫亲密无间的友谊。诗人常以人名入诗,如“李白乘舟将欲行”“不及汪伦送我情”,嵌入诗内却不突兀,极为贴切、自然,次句点明了时间,简洁明了地描述了杜甫当时的装束,语言极为朴实,并不是嘲弄,反而于玩笑中倍觉亲密。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诗人在此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读来只觉亲切。诗人见杜甫太瘦,难免担心,“生”为当时的语气助词,更觉口语化,读来似有一些戏谑的意味 ,然一腔深情已在这一“问”中,诗人不问杜甫前程 ,不问杜甫近况,只关心杜甫的身体状况,诗人印象中的杜甫定是比现在胖了许多,于是就想着恐是作诗苦了自己,诗人意在劝慰友人注重身体,“太”“总”这程度副词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满满的关心与充满爱意的埋怨。
此诗于平淡中见真情,句句却是肺腑之言,亲切感人!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