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以把及断句
1. 断句并翻译文言文
一(4)
断句: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译文: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亲手抄写,抄一遍再朗读一遍,读过之后就把它烧掉,再抄,这样持续了六七遍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几次
二(1)
断句: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会不倦,所以治人也。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
译文: 士大夫的志向是不因为受到利益的诱惑而转移,不因为祸患灾难而改变初衷。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忠于职守、信义为先,这四种美好的品德建立起来,即使死了也不会感到后悔。拥有大智慧而用来谋取私利,比不上那些勇于公共利益的愚钝,所以说虚假巧妙的伪装比不上守拙的诚心。不厌倦地求学和发问,是用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原则;辛勤地教诲他人,是用来要求别人的原则。因此认为虚静无为的人,能够应付复杂多边的形势而合乎时代的要求。
2. 断句并且翻译文言文
”袁阆说:“我刚才问国士,你却谈自己的诸位兄长,因此我才责问你呀!”慈明说。
《春秋》之义,内其国而外诸夏。且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公旦《文王》之诗,人们认为他是最公正无私的。
周公旦作《文王》时,不去叙说远古帝王尧和舜的德政,对内不忽略自己的儿子,对外不忽略自己的仇人,不为悖德乎:“从前祁奚在推荐人才时,却歌颂周文王、周武王,这是符合爱亲人这一大义的。袁阆讥笑他说:“才德之士只能靠亲朋故旧来扬名吗。
再说不爱自己的亲人而爱别人的人? 【翻译】 荀慈明和汝南郡袁阆见面时,袁阆问起颖川郡有哪些才德之士,亲亲之义也、舜之德而颂文、武者,不论尧,慈明先就提到自己的几位兄长。《春秋》记事的原则是:把本国看成亲的,把诸侯国看成疏的?”慈明说:“您责备我,依据什么原则,岂不是违反了道德准则吗。
3. 文言文翻译及断句
小题1:①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②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车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
小题2: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每处0.5分,错答、漏答1处倒扣0.5分,直到得分扣完为止)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能力。两句均选自《滕王阁序》,属于课文翻译,学生熟悉,只要认真学习了课文就没有什么问题。修业年级同学要在落实课文上下功夫。①得分点:“宁”(怎能)“穷”(处境艰难)“且”(尚且);②得分点:“而”(连词,表转折)“涸辙”;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断句能力。断句应该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本题提示语和句末词语比较少,有一定难度。这是2009年江苏加试题。
参考翻译:
我看了你所写的一百多篇文章,确实是文章的志趣、气概不凡,文辞情调美妙,追慕古代为文之道并且崇尚仁义的人,如果在这方面不断努力,再加上渐深的学问,那么古代作者所能到达的境界也是不难达到的。古代的那些文人,没能在当世有良好际遇,他们把自己的志趣寄寓在文章之中,希望他们的思想能在后世被认同,从两汉以来,富贵之人,成千上百,按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富贵之人的显赫名声哪里比得上司马迁、司马相如、贾谊、刘向、杨雄这些人!当初这些人难道也企求被当世人所赏识?!
4. 文言文断句翻译
弟子问于博士曰:”夫饰知惊愚者古人之所嗤,违道干誉者君子之所弃,故德修於己不放论,以鸣高道积於躬,不矫情以立异矧,夫法寿陵之步以为高适足羞也,窃东家之矉以为异适足累也,今天下争言学矣,易以辅嗣为异端书,以古文为赝作毛诗,以淫奔为非左氏,以杜注为凿,此唱彼和一唯百诺。至於考其居稽,核其闻见,则彖象繋辞所云典谟誓告之文阅之未能徧也。三百十有一篇,二百四十二年读之未终卷也,甚且。忆说文数字挟许氏一册轻诋先儒,妄改古籍,忽公谷之易屏之而不视焉,畏礼经之难束之而不观焉,岂其言之果可从欤?抑浮薄不足效也,愿先生教之。“
满意请点击右上角采纳,不满意请继续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