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学校叫“校”还是“庠”?

 我来答
羊羊一家日常
2019-07-04 · TA获得超过804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4万
展开全部

“庠”是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出现在夏朝,后演化为“序”、“校”、“学”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庠”读作xiáng,对“庠”字的解释是:古代的学校。庠序,指古代乡学,泛指学校。庠生,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的生员的别称。在《辞海》中,“庠”同样被解释为古代的学校。

据考证,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最早的学校就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

夏朝,学校已有四个等级,分别称作“学”、“东序”、“西序”、“校”。

扩展资料

自夏商,便有了“庠、序”(就是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学校一出现,便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为己任,进而出现为培养人才所采取的因材施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教等教育之法,历史赋予学校的地位。

二千多年齐国的稷下学宫引发了百家争鸣、孔子在大成殿的甬道开设杏坛以六艺而教众贤、宋朝的六大书院所承担着选俊功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丘逢甲等先贤成功创办新式学校,黄宗羲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他认为学校不仅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之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校

爱吃脖子
高粉答主

2019-07-04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万
展开全部

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庠”,出现在夏朝,后演化为“序”、“校”、“学”等。

张彬、周谷平编著《中国教育是导论》有这样的描述:

文献中关于古代学校的记载,并不始于夏、商,也见于原始社会末期,如有“虞氏之学名庠”的说法。虞氏即有虞氏,是传说中的部落名称,舜为其首领。有关原始社会末期的“庠”,在《礼记》中另有两条记载:“米廪,有虞氏之庠也。”

(明堂位)“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王制)庠,《说文》“从广羊声”,“广”指房舍,“羊”即家畜之一种。“米廪”是储存粮食之所,一般由老者看管,也成为老人聚集之地。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男女青壮年外出种地、捕鱼、打猎,老人留在家中储存谷物、饲养家畜,也负责看管、教育儿童。”

扩展资料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庠”读作xiáng,对“庠”字的解释是:古代的学校。庠序,指古代乡学,泛指学校。庠生,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的生员的别称。在《辞海》中,“庠”同样被解释为古代的学校。

据考证,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最早的学校就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

夏朝,学校已有四个等级,分别称作“学”、“东序”、“西序”、“校”。

商朝时,这四种学校的名字又演变为“学”、“右学”、“左学”、“序”。

此后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

西汉时期,学校划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地方上置学宫。

唐代办学达到古代鼎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

明清时期的学校基本承袭隋唐,但由于科举制的发展,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

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首次将学校称为学堂。

辛亥革命后,民国教育部公布新的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佑你一生喜乐
2017-05-03 · TA获得超过753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754
采纳率:86%
帮助的人:444万
展开全部

“庠”是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出现在夏朝,后演化为“序”、“校”、“学”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庠”读作xiáng,对“庠”字的解释是:古代的学校。庠序,指古代乡学,泛指学校。庠生,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的生员的别称。在《辞海》中,“庠”同样被解释为古代的学校。

据考证,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最早的学校就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

夏朝,学校已有四个等级,分别称作“学”、“东序”、“西序”、“校”。

商朝时,这四种学校的名字又演变为“学”、“右学”、“左学”、“序”。

此后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

西汉时期,学校划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地方上置学宫。

唐代办学达到古代鼎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

明清时期的学校基本承袭隋唐,但由于科举制的发展,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

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首次将学校称为学堂。

辛亥革命后,民国教育部公布新的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TINSTER
2015-09-13 · TA获得超过21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3万
展开全部
根据文字记载,我国早在公元前17世纪的夏朝就已经出现了学校。《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不同名称的学校,可能担负着不同的教育任务。
参考:《中国古代学校演变》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223/15/4718049_95413602.s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落木萧萧558
2015-09-13 · TA获得超过2.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168
采纳率:54%
帮助的人:1970万
展开全部
春秋时期齐国,稷下学宫,荀子15岁就曾游学于稷下。

西周时代,文化教育为贵族所垄断。无论是中央国学还是地方想学,均由官府开设,而且学校就设在官府中,教育的特点也是“政教合一”,因而叫做“学在官府”,亦称“官学”。

春秋时代,官学瓦解,士从贵族中分离而流散于民间。官学的衰落,学术文化的下移,是民间逐渐兴起私人教育,出现“私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