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出身高低来说,李鸿章更胜一筹。其次,曾国藩不幸成为了天津教案的替罪羊,使他的功劳大打折扣。另外,李鸿章创立了赫赫有名的北洋水师,也是一大功绩。
二者都是一样的,但是李鸿章的权力更大,对中国影响力更大。曾国藩最初想派曾国荃领兵东援,但他一心想要立功不愿前往。因此曾国藩才想着拉拢李鸿章,而李鸿章也欣然受命。
曾国藩极其赏识李鸿章,他深感这位少年身上不凡的特质,于是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学习经世之学。曾国藩患上肺病以后,在报国寺休养,常与经学家刘传莹等谈经论道,辩论救国之道。李鸿章在曾国藩身边“朝夕过从,讲求义理之学”,奠定了他思想的基础。随后,曾国藩将李鸿章提拔为自己的幕僚,让他参与湘军的建设。
曾国藩超尘脱俗的地方,就是他很早就能摆脱名利思想的束缚,而立志做圣贤。他二十岁改名“涤生”,就是这一志趣的突出表现。他在给儿子纪鸿的信中,曾直接地说:“吾有志学为圣贤”。李鸿章正面的,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而至于为什么后来曾国藩的地位不如李鸿章,想必是因为两人的性格原因了。曾国藩早已对功名利禄什么的看淡了,而李鸿章善于把自己的功劳放大从而吸取人脉,直至朝廷核心。在曾国藩去世后,李执掌晚清军事、外交大权三十年,他一方面将乃师所开创的军事团队做大做强,同时又将由乃师所揭幕的洋务运动大规模地在全国展开,成为晚清政治中的重要内容。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