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记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此为“引导”之意。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来引导百姓,用严刑峻法来规范百姓,百姓即便都免于刑罚,也不会有羞愧之心;用德行品格来引导百姓,用制度礼法来规范百姓,百姓会耻于不善之事,并能向善的方向发展。
就像是家长教育孩子一样, 如果家长采取的“棍棒教育”的话,孩子并不一定真正能够认识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他可能只会记得这样做会挨打、这样做不会挨打、这样做打得轻一些、那样做可能会混合双打……至于挨打的原因,相比身上的痛疼根本就来不及在意。
把这层关系放到执政者和百姓的关系中去,百姓可能会畏惧严刑峻法而不去做坏事,但是不会有做坏事的羞耻心,即便没有做坏事的行动,做坏事的心理却得不到消除。甚至恰恰因为“禁止”,反而刺激了一些人去“触犯”,就像我们常常开玩笑说的“在违法的边缘试探”,有些人总想试探试探。
如果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着重于观察、构建、调整孩子的认知,让他能够在认知层面、心理层面上对善恶对错有所判断,逐渐形成关于“礼义廉耻”的具体的概念。那么孩子在决定自己做与不做、做什么之前,也都会自然而然地考虑对错善恶。 会主动地避免做坏事,因为这会造成内心的自我谴责;会主动地去多做好事,因为这会内心的自我肯定。
同样把这层关系放到执政者和百姓的关系中去,不难理解,当执政者给百姓做出好的表率的时候,百姓能够跟从效仿,自然而然地从表率身上获得向善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心理学上有 “内部动机” 和 “外部动机” 的说法,为什么有的孩子看老师讲课总是容易走神,看动画片却能一动不动几个小时呢?
如果用“动机”来讨论的话,看老师讲课本身跟孩子贪玩儿的天性的相悖的,家长可以给孩子承诺奖励,如果认真听两个小时课多看二十分钟动画片。即便孩子看起来真的认真听了两个小时的课,有多少内容进到了脑子里还真不好说,可能大部分时间他心里想的都是二十分钟的动画片看什么好。因为家长提出的“奖励”进入孩子心里只是一个“外部动机”,这个“动机”的朝向是奖励而不是获得奖励的条件。
看动画片就不一样了,动画片对大多数孩子有天然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几乎可以说来自于“天性”,是“内部动机”。由于正处在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认知高速发展阶段,变化多端的动画片画面,肯定比老师一板一眼的腔调更有吸引力。这种“内部动机”的作用下,“动机”直接指向行动本身,而不是达到什么目的。如果非要说目的的话,那就是完成这个行动所能带来的快乐。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其实就是一个发挥表率作用,刺激百姓的羞恶之心,在表率示范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百姓对善恶的判断、认知的过程 。这种善恶观念一经形成,那么在人行动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发挥作用。反观“严刑峻法”,不干坏事只是因为会被惩罚,而不是干坏事本身就不好。
对于家长教育孩子来讲,也应当发挥表率的作用,其目的一样是让孩子在认知层面上有一个学习善恶区分的对象,从而让其行动的时候有认知层面的内在动机指导。
/完
道:此为“引导”之意。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来引导百姓,用严刑峻法来规范百姓,百姓即便都免于刑罚,也不会有羞愧之心;用德行品格来引导百姓,用制度礼法来规范百姓,百姓会耻于不善之事,并能向善的方向发展。
就像是家长教育孩子一样, 如果家长采取的“棍棒教育”的话,孩子并不一定真正能够认识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他可能只会记得这样做会挨打、这样做不会挨打、这样做打得轻一些、那样做可能会混合双打……至于挨打的原因,相比身上的痛疼根本就来不及在意。
把这层关系放到执政者和百姓的关系中去,百姓可能会畏惧严刑峻法而不去做坏事,但是不会有做坏事的羞耻心,即便没有做坏事的行动,做坏事的心理却得不到消除。甚至恰恰因为“禁止”,反而刺激了一些人去“触犯”,就像我们常常开玩笑说的“在违法的边缘试探”,有些人总想试探试探。
如果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着重于观察、构建、调整孩子的认知,让他能够在认知层面、心理层面上对善恶对错有所判断,逐渐形成关于“礼义廉耻”的具体的概念。那么孩子在决定自己做与不做、做什么之前,也都会自然而然地考虑对错善恶。 会主动地避免做坏事,因为这会造成内心的自我谴责;会主动地去多做好事,因为这会内心的自我肯定。
同样把这层关系放到执政者和百姓的关系中去,不难理解,当执政者给百姓做出好的表率的时候,百姓能够跟从效仿,自然而然地从表率身上获得向善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心理学上有 “内部动机” 和 “外部动机” 的说法,为什么有的孩子看老师讲课总是容易走神,看动画片却能一动不动几个小时呢?
如果用“动机”来讨论的话,看老师讲课本身跟孩子贪玩儿的天性的相悖的,家长可以给孩子承诺奖励,如果认真听两个小时课多看二十分钟动画片。即便孩子看起来真的认真听了两个小时的课,有多少内容进到了脑子里还真不好说,可能大部分时间他心里想的都是二十分钟的动画片看什么好。因为家长提出的“奖励”进入孩子心里只是一个“外部动机”,这个“动机”的朝向是奖励而不是获得奖励的条件。
看动画片就不一样了,动画片对大多数孩子有天然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几乎可以说来自于“天性”,是“内部动机”。由于正处在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认知高速发展阶段,变化多端的动画片画面,肯定比老师一板一眼的腔调更有吸引力。这种“内部动机”的作用下,“动机”直接指向行动本身,而不是达到什么目的。如果非要说目的的话,那就是完成这个行动所能带来的快乐。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其实就是一个发挥表率作用,刺激百姓的羞恶之心,在表率示范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百姓对善恶的判断、认知的过程 。这种善恶观念一经形成,那么在人行动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发挥作用。反观“严刑峻法”,不干坏事只是因为会被惩罚,而不是干坏事本身就不好。
对于家长教育孩子来讲,也应当发挥表率的作用,其目的一样是让孩子在认知层面上有一个学习善恶区分的对象,从而让其行动的时候有认知层面的内在动机指导。
/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