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雅什么是俗
俗,更易让人接受的一种事物或是一种现象,一种感觉;雅,并不一定能轻易的让大众接受,有时候高深,有时候清浅。但人常受其熏陶定能养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气质。
俗话,俗称,俗语都是人们所常说的语言类别的概称。光听名字,你仿佛就能想象到一副热热闹闹的集市,人山人海,声音嘈杂的景象。
俗,在现在说出来,总给人一种拿不上台面的感觉。而俗也常常被用来贬低他人。
正是因为它的接地气,不挑人,所以谁的身上也都会有俗的一面。而雅却不一样,雅很多时候需要专门的培养或是长期的熏陶。
雅有时是一个细小的行为举止,一句大方得体的话。有时静静的坐着也是雅,载歌载舞也是雅。
雅的外在样式有很多,但这都是内心境界的体现。内在的心境有一个或高洁或端正的倾向,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才能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这就是“雅”的感觉。
俗大多能讨好别人,引人发笑,但却很少能让人印象深刻。雅有时候就是孤傲的,但看过的就容易给人有很深的印象。
雅俗有时候并不是完全的对立的,它们之间也可以相互的转化。
比如现在流行的广场舞,当时广场舞刚开始兴起的时候也只是为了让人们在茶余饭后用来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
就是三三两两的人,在一块地方上跳跳舞,扭扭腰。并不是像现在这种形成了“一种势力”的样式。
而后来广场舞的群体越来做庞大,就光在我们村,还曾因为广场舞的聚合地点发生过冲突,以前的我还是会偶尔去疏松疏松筋骨的,现在我只觉得无聊。
尤其这两天,广场舞大妈,简直成了危险代号。我也曾在网上看到过很多因为大爷大妈们跳广场舞而霸占小区篮球场,年轻人跟他们理论的时候,他们出手伤人……
这已经由之前还有修身养性功能的一种娱乐活动,变成了一种带有暴力因素的活动。
它的身份也就有带有“雅”的活动,直接变成了出手伤人,霸占场地,噪音扰民的“低俗”活动。
雅俗有明确的区分,但是两者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相互转化。
什么是俗,什么又该称为雅呢?都说“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难道俗就是该当用鄙视的眼神、嘲讽的话语去贬低,而雅却应当被众人高高捧起、趋之若鹜的吗?其实,我觉得“大俗即大雅”才是最完美的概括。
俗是什么?很多时候,谈到“俗”我们都会想起俗气、低俗这些贬低的形容词,搜索枯肠我竟然想不到一个用来表示褒奖的形容词。可俗一定不好吗?我们身边有很多“俗气”的东西,比如那令许多人头疼、觉得聒噪不已的广场舞,比如那些琅琅上口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和内容的所谓的神曲等等。谈到这些,我们常常会吝啬地只给予一个“俗”字的评价。可是,我想问为什么就是那些被我们称之为俗的东西却可以广为流行、却可以受人追捧?而相反那些看似高雅的东西却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欣赏?
在此,我想强调一点,俗并不是不好的,并不是应该去贬低的。俗这个字眼本身并没有什么对错,其中的贬低意味实际上是我们人为强加的。而这种主观的强加实际上也是没有任何根据的。与其说俗,不如说接地气,我觉得这个词反倒来得更加恰当。那些被大多数人追捧的东西之所以被称之为俗,实际上是因为接触它们的门槛相对来说比较低,它们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被人接受,它们更为得大众化和普及化。但是这并不是它们被斥责的理由,而是它们的一个特点罢了。
那么雅是什么呢?说到雅,那形容词可就多了,并且一个比一个好听。什么高雅啊、优雅啊、典雅啊等等都是我们轻轻松松就能说出口的形容词,而这些词语其中包含着的赞赏之意更是溢于言表。那些高高在上、需要精心保存的名家作品,那些光彩夺目、精致雕刻的艺术品,那些看似简单几笔勾勒、实则暗藏玄机的画作......这一切无一不被人们称为雅,称为艺术。
之所以被冠以这样的形容词,除了它们本身的美之外,更大的原因则在于欣赏它们需要观赏者有很高的审美水平。这就造成了欣赏的门槛相对来说要高一些,而这也是它们无法变得大众化的直接原因。当然还有一点则在于它们的稀少。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正因为它们的绝无仅有、独一无二、不可复制,导致了它们的珍贵程度要元高于其他。当这些被放在大多数人无法触及的地方和无法企及的高度时,除了赞赏“雅”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呢?
但是在我心里,大俗即大雅,二者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