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这样的「百家讲坛」型学者被同行如何看待?
首先,易中天老师是作为中文系教授来讲历史的,理解作者的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贡献。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最大的贡献根本不在于普及三国,这是大部分读者的一个知识盲点。他在第一章节就开章明义,建立了三个理论模型:历史形象:官方主张形象,不一定是历史真相。文学形象:文学塑造形象,有真有假。民间形象:民间流传形象,有真有假。后面的所有篇幅,都是在围绕这三个理论模型展开做探讨。关于曹操,周瑜,孔明,等等众多人物做一个非常扼要的真实形象分析。
所以易中天老师最大贡献根本不是什么普及,三国也不需要普及,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才叫普及。三国为什么不需要普及?《三国演义》不是真正的历史,所以需要普及?可是易中天老师已经说过,《三国演义》是文学形象,《三国志》是历史形象,两者完全可以并立存在,它们都是不同考量维度里的真实形象,你怎么理解都没错。易中天老师在《品三国》里最大的贡献是给出对于历史的取径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他是告诉人们一种方法——还原历史人物真相与原貌的方法。作为中文系教授,历史的门外汉,他的方法和模型可能略显粗糙,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但他无疑是加深了普通人对于历史的理解程度。这才是他为什么能够在百家讲坛里脱颖而出的原因,他比其他人,更具有学术精神,并非单纯流于讲故事,说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