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百五是骂人的话?这个数字有何特别?
二百五,常指傻头傻脑,不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很久以前,二百五只不过是个普通的数字,直到某一日,它突然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成了一个骂人的数字。
关于二百五为什么变成骂人的话,说法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几种。
传说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苏秦,身佩六国相印,很是威风,但也因此树敌众多。
他在齐国做客卿时,齐国众大夫看不惯他,于是派人刺杀他。苏秦重伤未死,齐王派人捉拿凶手,但没抓到。
苏秦将死时,要求齐王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诱惑贼人出现。
于是齐王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间谍,杀了他的人是大功臣,特赏黄金千两,快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站出来说自己是凶手。
齐王让他们考虑好再说,四个人却都很坚定。齐王又问:“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
四人回答:“一人二百五。” 齐王道:“来人,把这四个 ‘二百五’ 推出去斩了!”
说法二:源于民间故事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日夜苦读,连传宗接代都顾不上。可虽然付出了巨大努力,却一直与功名无缘。到了晚年,老秀才心灰意冷,决定认清现实。不曾想老来得子,添了一对双胞胎。
老秀才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老秀才专心在家教育孩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一天,老秀才吩咐妻子:“我要去集市上买东西,你在家督促两个孩子练字,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
老秀才赶集回来后,询问二子用功如何,妻子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说法三:源于唐朝故事唐朝的长安京兆尹权势很大,每每出巡时,都是声势浩大。在最前面开路的官差叫“喝道伍佰”,手拿一根长竿驱赶路人,很是粗鲁凶悍,百姓们都很反感这些声势浩大,作威作福的官吏。
后来“喝道伍佰”变为二人,但百姓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是共称伍佰,于是单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手中各持一条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杆子。渐渐地,“二百五”变成了莽撞无礼、行为粗鲁的代名词。
纵横家苏秦效力齐国,说服六国联盟共同抗秦,后来被刺杀。齐国君主为了缉拿刺客,将苏秦头颅砍下,悬于城门,并向百姓宣告:苏秦是内贼,谁杀了他便奖千金。结果有四个人前来领赏,齐王说:你们四人如何分这千两黄金?四人不觉死,道:每人250。后被齐王派人斩杀。
如此二百五便成骂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