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中的和制语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春紫哥
2022-12-07 · TA获得超过20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38
采纳率:42%
帮助的人:42万
展开全部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早在东汉,日本遣使入洛阳,求皇帝赐名,愿作汉臣藩,汉光武帝赐予“汉委奴国王金印”以示嘉许。自此,中国与日本开始广泛的文化交流,并在隋唐时期达到顶峰,在直到清朝末年之前的近两千年里,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始终没有中断,然而要明确的是这个长达两千年的交流过程一直是单向的,是传统文化从中国源源不断的流出,日本始终是中国文化的接受者和输入地。

直到清朝末年,这一单向输送的局面被打破。尤其是在甲午海战失败后,残败不堪的晚清王朝风雨飘摇,大量的“和制汉语”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涌入中国。直至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来源于日本的“日源词”,已经多到除非我们刻意识别,否则普通人不太容易搞清楚——这是我们的祖先就在使用的传统话语,还是“日语借词”?

一、什么是“和制汉语”
所谓的“和制汉语”,通常也被称作日制汉语,日语借词,日源词,和来语等等,是指现代汉语中从日语借用的新词。由于前面说过,近两千年的中日文化交流始终是单向的,古代中国的词汇体系不接纳,实际也不需要日本的特有词语。

但是自日本自明治维新时代开始,日本全方位积极拥抱西方文化,推行所谓的“脱亚入欧”的路线,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开始大量接触并翻译西方的典籍和著作。但对于大量从未出现在“大中华文化圈”里的西方词汇,当时的日本知识分子开始通过变体汉文进行解决。所谓变体汉文本质就是用中国的汉字创造新的词汇,以承接和满足西方语义翻译的需要(如电话、名词、细胞、元素等),而这种新词及其所附带的内涵,进入现代汉语被统称为和制汉语。与之相对的是“华制汉语”,则是清末知识分子自主接触西方文化,自主或与外国人合作进行翻译,所形成的本土汉语之外的新的派生词语(如严复翻译的物竞天择、逻辑、进化、乌托邦等)。

不得不说,在数量上“华制汉语”至今仍在使用的数量远远少于“和制汉语”的使用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了解这一问题后,会惊讶于为什么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会有这么多的“日源词”,甚至有人夸张的认为“在今天离开日源词,我们已经无法完整表达”。如果探寻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人认为最直接而简单的原因在于“严复(们)输了”,但我们却又无法责怪严复,即使他输了,他也没有做错什么。

二、严复为什么输了?

如果要问严复是谁?出使日本的晚清大臣也曾这么问过。

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晚清五大臣出使日本,时任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接待使团并问及了他留学英国时的同学——严复现况如何,结果五大臣却并不知道其为何人,经旁人提醒才知是翻译《天演论》的译者。伊藤博文见此情景说道:“英国留学时,他是高才生,爱国热忱不在我下,同时回国,今我为首相,他却只是个翻译。”

当然,上面这段剧情完全是杜撰,实际上这是一个在民国时期就流行的故事段子,无论从年龄、经历等各个方面,此两人都绝不可能是同学。然而,用这个故事来说明晚清王朝对于像严复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忽视和冷落,确实恰当无比的了。

严复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他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至今被奉为我国翻译领域的圭皋。当日本人在对西方世界进行积极引入和翻译的时候,以严复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同样没有松懈。严复作为“华制汉语”的积极提倡者和践行者,始终在顽强地努力着,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期冀通过倡导“华制汉语”来抵抗日制汉语对我们本土文化的侵扰。

实际上不只是严复,在当时的晚清,像张之洞、章太炎、林纾等一大批社会名望,均对日制汉语的大量涌入表现出强烈批评和抵抗,尤其是关于张之洞对于和制汉语的抵制,流传下来的很多故事,让人看到了这个位高权重的朝廷忠臣执拗到显得可爱的另一面。

至于严复在这场中国与日本的翻译竞赛中为什么会输,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1、严复在翻译上,对于文字的“洁癖”。
这种对文字的洁癖可以理解为,严复试图在翻译过程中保持所翻译的两种文字在内涵和外延上要做到严丝合缝,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严复所设立的“信达雅”三个标准中,信是居于第一位的,而且重要性远高于后两者。而要完美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例如,在最常见的“economics”一词翻译中,在严复之前已经有日本人译的“经济学和“理财学”两个名称,也有梁启超翻译的“平准学”一词,但严复均不满意。认为这三个翻译远没有做到“信”的标准,他认为“经济”在中国古文中是指经邦济世、经世济民的含义,显然“经济”一词在古汉语中其济世抱负的色彩更重,与英语中的意思差距极远。而对于“理财”和“平准”,严复则认为这是对英语原意的严重窄化,也不可取。与此同时,严复结合古籍中古人对于“国计”、“家计”、“计相”、“计诸”、“会计”等词的意义和用法,认为英语原词与“计学”最为贴切。遂采用“计学”作为翻译。这也就是很多人说他“太务渊雅”的原因。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从翻译的角度而言,严复的翻译毫无疑问是最好的。但严复的困境也正在于此:他的翻译既力图要将外语的内涵与外延在传统典籍中找到一个最为严丝合缝的对应词,而且还要使这个选用的词通俗、常用、易于理解,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相较之下,日本人通过变体汉文的方式进行翻译,则完美避开了这些问题。既然是变体,那就不会苛责古文原意的对应,也就是说严复做的是在古籍里找到一一对应的词,而日本的翻译方法是照着外文的葫芦画一个中文里的葫芦,这显然是更取巧的方式。但也不得不说,这样的翻译就只是翻译,很难从翻译的词中,找到严复译词中“中外贯通”的境界。
匿名用户
2022-12-07
展开全部
和制语(わせいご)
日语中有一些语汇,其实它们并不是从外部语言音译过来的,而是日本人自创的“日式外语”。
例:アフターサービス、コインロッカー、シャープペンシル(简称シャーペ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