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计时方法
1.十二时辰制
西周开始,中国的历法逐渐稳定了一岁十二个月的概念。
以日比作岁,也采用十二时辰划分一日、并将日期切分点(换日点)固定在夜半。
十二时辰的十二个时间节点(起点),为十二时。
以晚上十一点为子时、凌晨一点丑时、凌晨三点寅时、早晨五点卯时、上午七点辰时、上午九点巳时、中午十一点午时、下午一点未时、下午三点申时、傍晚五点酉时、晚上七点戌时、晚上九点亥时。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
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4.十六时辰制
十六时辰制是历算的副产品。
中国早期的历法,从阴阳五行历转变为四时八节历,历算过程中,将一年切分为十二个月时,会出现以16为分母的分数。
古代人很早就认识到,一年的长度为365又1/4天,切分为12个月,则每个月30又7/16天。
十六时辰制,就是配合历算而进行的时间划分。
4.百刻制
百刻制是十时辰制的进一步划分,即把十时辰进一步划分成均衡的一百刻。
百刻制可能起源于商代,有出土的汉代日晷,盘面上的刻度为一百刻中可能用到的69刻。
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扩展资料:
时刻制是十二时和一百刻配合使用。
早期的表述方法为“时x刻”,即“时后第x刻”;宋代以后为“时初x刻、时正x刻”,即“时初现后第x刻、时正位后第x刻”
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的一日六十的分法传入中国,与十时辰制配合使用,形成了更点制。
常用表述方法有x筹y点、x鼓y点、x更y点。
x筹y点,反映了十时辰制在历算中比十二时辰制更便于筹算。
钟鼓楼授时,通常鼓声为更、钟声为点。
古代城市实行宵禁,定时开门、关门,早晨开城门时间并不是太重要,因此人们通常会注意到相当频繁的钟声;晚上关城门时间则需要关注(不注意就得睡城里大街上),因此净街鼓(起更)必然是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