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在产后会有哪四大焦虑,为何会比在孕期还要紧张?
能不能照顾不好宝宝?
生老大的时候,即便是已经学习了很多育婴知识,并且成为了一名执照育婴师,但没有全天候照顾过自己的宝宝,我依然心里打鼓。因此遇到新手妈妈对我说:“担心我照顾不好宝宝。”的时候,我总用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在《妈妈的心灵书》中的话激励她们:“世界上没有照顾不好宝宝的妈妈,要相信自己的天性。”
其实,在小宝宝的护理中,除了在前几十天需要注重脐带的护理,黄疸的观察等等,对于宝宝更重要的是妈妈哺乳时的怀抱、温柔的轻声细语,以及在妈妈身边安心的睡眠。其实这些只要新妈妈遵循母性的指引,就完全能够给宝宝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况且面对小宝宝的各种状况,我们有太多的手段可以了解到足够的信息,去学习如何应对。比如网上医生的咨询、妈妈群里的经验传授等等,因此真的无需太过担心。
月子坐不好会不会影响身体?
我的朋友林蕾蕾刚出月子后,我去探望她。见到我她像见到救命稻草一样,来不及寒暄忙问我:“怎么办,我在月子里实在忍不住,洗了一次头。婆婆说我以后肯定会落下病,还有没有补救的可能?”
我赶紧安慰她,咱们现在这人居环境,家里地暖烧着这么暖和,不会头疼的。她这才放下心来。在我们做月子的时候,长辈来照顾,往往会带着他们做月子的“理论”。比如,不能下床走动太多、不能看手机、不能洗头、吃水果要烫一烫等等。
还会告诉我们,别以为现在没事儿,老了准会发病。搞的很多产后妈妈都紧张兮兮。其实,如果真正了解坐月子到底是为了恢复什么,很多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首先,妈妈们需要知道“坐月子”是说妈妈在生完宝宝之后,让身体和生Z系统恢复的6-8周左右的时间,在产科中被称为“产褥期”。在这段时期内重点恢复的是新手妈妈的体能和生Z系统,主要是让子宫收缩为正常的大小。
其次,在这段时间内,妈妈不仅需要迅速的恢复身体,更需要承担起妈妈的重任,照顾好新生的宝宝,还需补充更多营养。所以,这8周对于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最后,了解了坐月子的重要目标,就无需那么焦虑了。抓住两个重点,第一营养均衡多多补充水分,让身体尽快复原;第二,做好子宫的养护工作,适当运动让恶露排出,心情愉悦。
PS:产后42天去医院产检,如果报告没有问题,就不要再过分担心了。
母乳不够怎么办?
曾经有一位学员,对我说她产后体重并没有减轻,甚至出了月子和怀着孩子一样重,整个人都不好了。仔细一聊,才知道在月子里她母乳不是很充足。
婆婆为了给她“催乳”,每天都大鱼大肉的吃着。但是她母乳不见多,身材却吹起了气球。在坐月子期间,相信母乳到底够不够是很多新手妈妈的''心病''。那么,到底如何判断母乳够不够呢?
一看:宝宝大小便。如果月子里的宝宝每天尿湿八九次尿不湿,那么就说明母乳是足够的。如果大便呈正常的金黄色,就说明母乳充足;如果颜色发暗,量少次数少,或者其中有粘液,则考虑母乳不足。
二看:吃奶后精神状态。宝宝吃完奶,心满意足不哭不闹,可以坚持到两到三个小时后再吃奶。说明母乳是充足的。
如果新手妈妈母乳不足,也不必猛加营养,大鱼大肉。因为过多的脂肪反而会导致母乳阻塞。一方面,营养均衡,加强蛋白质摄入妈妈才会有足够的“原料”产乳。另一方面,宝宝的吮吸能刺激大脑分泌催乳素,让妈妈更多的产奶,所以让宝宝来帮忙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Tips:神奇的母乳和宝宝的需求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如果今天不够,宝宝就会长时间的吮吸,第二天妈妈的母乳就能达到宝宝的需求了。
产后还会恢复原来的身材吗?
生完二宝之后,我也对着镜子中自己的身材深深的叹息。事实上产后身材的恢复,已经影响到了我的自信心。队友感觉到我的焦虑,就背着我偷偷给我报了一个产后的形体班。在跟教练的交流中,我才发现,产后的身材恢复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没办法一蹴而就。
而在这段时期,比起体重称上数字,更重要的是重点部位的恢复和体态的调整。
一方面,产后妈妈最需要恢复的部位是腹直肌。因为,怀孕期间,胎儿在妈妈肚子里逐渐长大,导致孕妇腹部隆起腹直肌被撑开。产后尚不能恢复,就会感觉小肚子很明显。每天刻意做仰卧-抬腿的动作,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状况。
另一方面,让产后妈妈看起来和从前不一同的原因,还有体态的影响。如上图所示,孕期准妈妈的肚子太大,为了保持平衡,孕妈不得已必须保持盆骨前倾的姿势。
如果产后不去注意姿态,很容易形成右侧那种含胸驼背的体态,看起来肩膀很圆,很显胖。因此,除了运动和控制饮食进行减重,更重要的是体态和肌肉群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