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笔译考研经验分享?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笔译考研经验分享
一. 择校
选择目标院校,除了考虑“梦想”、自身实力和难度(比如报录比),我还要提醒大家一定要关注各院校的招生简章、参考书目和题型。招生简章一般在院校的研究生网可以搜到,比对一下你心目中几个目标院校的考题,做一下近年考题试试,选出你最拿手或者最感兴趣的一套题。比如我不喜欢背模板类型的题目,如百科应用文写作,也不喜欢刷语法选择题、词汇题,所以比较喜欢上外的题型。根据以上几种指标综合选择院校,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当然,确定了最终的目标院校之后,也别忘了研究一下近几年的考题,找找规律,比如上外的题型是每三年一次大变化,而第一年备考的我还傻傻地背了好几个月词条……19年是最近的一次题型大变化,20和21年(也就是今年12月份的考试)都不会做大调整(小调整还是有的),想考的童鞋们快快瞧一瞧看一看了啊,考不了吃亏考不了上当!!
推荐备考资料:
上外官网没有指定初试的参考书目,但公布了复试参考书目,如下:
英语笔译:
《笔译训练指南》吉尔著刘和平等译,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法律翻译解析》Legal Translation Explained by Enrique Alcaraz& Brian Hughe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公文翻译》Translating Official Documents by Roberto Mayoral Asensio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57英语翻译基础
基本题型:
没有常规的词条翻译,只有两篇篇章翻译。
推荐备考资料: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叶子南
《高级口译教程》 梅德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
《非文学翻译》李长栓
备考经验:
翻译的基础就是充足的词汇量和句式积累,因此背单词一定是要提前并且长久坚持的,可以背专八单词,以及雅思GRE单词。
上外翻译基础一般只考察篇章翻译,虽然不用准备词条,但是难度也是在的,考察的范围比较广,像外刊、文学作品、甚至是偏科学经济类的翻译都可能出现,文化类和社会生活类主题的文章需要重点注意,政府工作报告这些偏时政的内容也得准备到。
练题方面可以选择三级笔译、二级笔译加上政府工作报告。也是和作文一样的,不仅仅需要花时间去练习,实际上最重要的环节在练习之后的批改和复盘!批改能够很直观的反馈出自己的不足和错误,由此进行复盘整理之后就会比原来多一些积累和经验,在之后练题时注意方法技巧的活学活用以及规避总结过的错误操作。
另外,可以每天安排一点时间积累外刊,对提升阅读理解和翻译的做题速度和词汇积累都是有帮助的。
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基本题型:
推荐备考资料: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林青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化读本》(中文本)叶朗 朱良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国文化概要》陶嘉炜
备考经验:
上外的百科出题主要偏向于文学类,尤其是中国文学类。可以用以上参考书进行准备,涵盖范围还是挺广的。不过也是需要做题练手的,可以练真题或者是与上外真题风格类似的经典百科习题。
当然啦,像涉及中西方文化、国内外政治、经济包括一些时政也都是有可能考察的,在准备翻译基础是也会接触到,各科之间的复习也都是相互辅助的。
应用文部分上外21和22年都考察的古文翻译+评论,其实也和准备翻译和作文的步骤一样的,即积累+练笔+复盘。
大作文的主题一般是为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类,在积累素材时可以先着重积累这部分,另外一定要真正有自己的行文观点,只一味的套用万能句模板是不可取的。
二、备考(初复试)
1.政治(全国统一命题)
我的政治倒是名列前茅……因为今年上外突然改革,政治不再算10%,而是100分了——也就是说上外取消了独特的技术分,所以我在政治上下的功夫比去年更多。我的整个复习是跟着徐涛老师的,当然跟肖大大或者腿姐也没问题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首先,我在9月份开始看徐涛老师的强化课程,尤其是跟着划重点。徐涛老师讲课贼精彩,就连我妈都很喜欢他慷慨激昂的音色,常常凑过来听。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或者不同符号区别重点:背诵重点、选择题重点、时政热点、反押题重点。徐涛的《核心考案》我从头到尾都跟着他过了一遍,看完一个单元就做配套的优学案,重点是选择题。大概一直到十月初才完成这项工作。
等到肖大大和徐涛都出了八套卷,那就是真正的刷题开始了!我依然是先做的选择题,每做一套都要把错的知识点和不清晰的知识点在《核心考案》或者小黄皮上标注出来。而且这几套题对我来说很珍贵(因为并不打算买其他人的题了哈哈),所以我不会求量,而是慢点消化,甚至每隔一天才做一套选择题,把错题复习一下再做新题效果更好哦!最后一个月肖四和徐涛的押题卷才出来,立马开始分析题背诵!我先是看了两位的押题课程,划出“重中之重”,补充时政热点的分析题和选择题,总结过去一年的重点考点,最后再背背背!去年两位的押题在很多方面都有重复,所以我把两位的答案结合着看,比如肖大大回答得字数少的题,徐涛说得多,那就理顺逻辑,添添补补;肖大大有说,但徐涛没说到的小点,也要互相补充。每天都要逼自己背徐涛的押题小黄皮!第一天背两个题,第二天先复习第一天背的,然后再往下背俩,以此类推……背着背着就差不多记住了!
还有要提醒的一点:融会贯通,学会自己表达。去年的考题两位大佬确实几乎全部押中,但是我们不能像肖大大那样一个要点就写几个字,而是要结合材料分析;也不能像徐涛那样一大段,而是要每个知识点(书上原话那种)分一个点,12345这样排下来,一看就很整齐~这估计也是我没背下来最后一题结果主观题分数还挺高的原因!
基英:(思维+眼界)
这次题型是长阅读后跟简答题和论述题,文章主题是大数据,最后一道论述题相当于往年的作文,只不过题目还是紧贴阅读文章的大数据。虽然题型稍微有所调整,考察的基本功内容没变,即思维和眼界。
备考书籍主要是《英美散文选读》,书中文章难度和深度基本吻合考试阅读难度,关键是书里每篇文后都有类似的简答题,可以对照书》里《英美散文选读辅导用的答案,训练答题思路,学会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相同的内容;这本书里的文章都是名家之作,遣词造句地道精炼,可以节选背诵,用于作文和翻译,一举两得。
作文素材的眼界训练主要靠平时积累,比如看TED,毕业演讲等,分析别人文稿的论述切入点,锻炼自己对当下热点问题的思考力。基英考了87,大概率是最后的论述切入点比较新颖,再加上上外老师这次是真的很慷慨,哈哈~ 另外还看了魏剑峰老师的《地道英文写作进阶》,书里全是外刊常用短语,背诵后用于作文和翻译也不错。
翻译:(复盘+整合)
题型很简单,一篇汉译英,照例是社会热点(教考队伍庞大),一篇英译汉,偏哲学,都是翻译划线部分(从开始考研就一直坚定考上外,就是因为上外题型很简单)。英译汉稍难一些,我在汉译英上分配的时间有点儿多,导致英译汉没有足够的时间琢磨用词和表达,最后的分数并不理想,所以大家注意时间分配上要合理些,平时注意训练和把握自己的节奏。英汉互译难度的把握我用中国高翻团队出的《上外MTI真题及参考》。
刚开始练翻译,尤其是汉译英,挫败感比较大,不容易坚持,所以先看了韩刚老师的《90天攻克CATTI二级笔译》,对汉英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有个系统的了解,接下来就是自己动手翻译,翻译时尽量选择有参考译文的材料,比如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西南联大英文课》,《英汉翻译简明教程》,还加了中国高翻团队的考研群,每天群里都会推送最新的热词翻译和经济学人资料。
我一贯坚持的是物尽其用,翻译材料不求多而求精,用复盘的方法,一本书同时用来练习汉译英和英译汉,比如西南联大的书先看英文,自己翻译成中文,对照译文和韩刚老师的技巧,修改总结,再看着中文翻译成英文,其他材料也是同样的练习方法。
二是注意整合,基英的材料可以用来练翻译,翻译的材料可以用到作文素材的积累上,虽是两门考试,但都是对语言掌握能力的考核,不要忘本。尽量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找资源和寻找参考译文上。
百科:(古今中外)
百科今年的题型做了大调整,往年都是四道论述题(古今中外)和一道大作文,今年题型超多,有五道大题----
四五个名词解释
翻译一篇诗词(考试正值冬至,词的内容就与冬至有关,可见上外老师选题很细腻,无奈我功力太低,没能参透...)
一道小的材料作文(给了两篇材料,一篇是电商,一篇是英国脱欧,二选一)
接下来是阅读概述(阅读材料偏长,内容是有关翻译理论的,概述有字数限制)
最后是800字作文(有关教师体罚的)
考前有看到新华网和人民日报的公众号推送了教师体罚的相关新闻,跟基英作文准备相同,平时注意收集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细品相关评论的切入点和逻辑,最后就是自己动手写,循序渐进,刚开始只写100字,慢慢增加,我现在已经养成天天写随笔的习惯,到考试那天,800或1000字的作文基本能快速搭框架 ,添细节,不会看到题目后脑子空空无话可说。针对名词解释和诗词,平时多看一些古文翻译,我买了全套《中华典故》和《古文观止》,还有中国高翻团队出的《成语积累精选》,其实还应看看唐诗宋词有关的品读书籍,对准备论述和写作也有帮助。
复试准备
今年是网络复试,考试流程参考意义并不大,跟往年相比没有变的是政审内容和面试环节。面试前,会填写素质问卷,比如考研原因和读研计划,对集体生活的交流沟通看法,遇到问题会怎样求助等等,还会贴心的收集个人的作息时间,录取后宿管科会尽量把作息时间相同的学生分到一个宿舍,不得不说上外真的是细节做得很到位,感动~
由于网络面试,取消了之前线下复试的笔试环节,直接现场给5min翻译一小段中文,我翻的是疫情相关的一个生活小故事,看来上外真选题是真的很贴近社会时事,翻译完可以拿给老师看,也可以读给老师听,老师会针对译文提十来个问题,这些问题会很细腻,比如如何理解文中的“坦诚”,你会如何翻译这个词?没有回答到老师的心里,老师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哈哈~ 面试完的感受就是,即使最后没有被录取,这短短的二十来分钟也能从老师身上学到很多,受益颇深。
感谢中国高翻团队和符学长,从初试到复试一路陪伴,尤其是复试期间的爱心答疑对接,不需要自己找信息和资源,就能跟上外的学长学姐直接交流,真的很感恩。我其实是沾了今年扩招的福气,不然很难进复试,复试分数还可以,可能是心态比较稳,做到了正常发挥。其实努力这么久,不管最后有没有录取,都能坦然接受,备考这两年成长了不少,学会了自我管理,时间管理等很多受益终身的技能。路有很多条,没有名校加持,一路考证,积累实战经验,照样能在翻译这条路上行稳致远,只要你对翻译有那份赤诚和执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幸运,做了决定,就全情投入,体验它并享受它。
考研是一场综合素质的比拼,如果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却败给心态,岂不可惜。大家都会紧张,都会焦虑,关键是要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关键时刻拎得清。沉住气,前景一片光明。沉不住,则很可能前功尽弃。善始的人有很多,却未必都是能善终的。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在学习的道路上不忘初心,戒骄戒躁,时刻保持谦虚的求学态度,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