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为什么能使大唐王朝从盛世走向衰弱?有何原因?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唐初时,对边防将领的任用原则是不遥领、不久任兼统,且都是素质很高的名臣宿将,忠诚度、能力、名望都有保证。但是从开元年间开始,由于这个唐明皇好战喜功,边防将领变穗含成了久不更换、遥领兼统、尾大不掉。而那个李林甫,又弄出了个胡人勇决习战,这个可是把军权大把的给了忠诚度没有多少保证的人了。
唐朝自武则天以后,均田府兵制其实已经在后下坡路了,土地兼并严重,唐 *** 又默认兼并,导致了府兵的逐渐枯竭,不得不弄上了募兵制,而结合唐明皇时候节度使这个官的权利越来越大,地方上的反叛其实已经埋下了隐患了。
唐明皇自打从认识了杨玉环,那是彻彻底底的和昏君挂了钩了,实际上,连杨国忠都提醒过他安禄山要反,可是他压根就不在意,昏庸到这个程度也是该当的有这个孽报,只是更苦于兵祸的是百姓,不过这个时候的唐明皇,根本就没把老百姓当回事情了。
杜甫儿子饿死的故事,人尽皆知。这件事就发生在安史之乱爆发前一个多月,杜甫是个八品京官,结果还数族燃不能在长安住,还要回蒲城家里,路过华清宫,里头灯火通明、莺歌燕舞,结果自己还没进门就听到因为自己儿子冻饿而死传来的哭声,这个对比太强烈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是杜甫的夸张,是他的亲身经历,一个八品官尚且如此,何况老百姓。社会也是出了大问题了。
安禄山造薯虚反的其中一个诱因,除了这厮本性贪婪外,和杨国忠的矛盾也是造成他造反的原因,一开始打的旗号也是清君侧。唐明皇统治后期,唐明皇彻底昏了,随心所欲,漠视危机,高层昏庸奢华、明争暗斗再加上长期的边境战争可是伤了唐朝不小的元气。
边防军独大,中央部队和州县地方部队则是长期军纪涣散、武备松弛、腐朽不堪,安史之乱爆发时州县发官铠杖,皆穿朽钝折不堪用,这也是安禄山敢于造反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