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构建高效课堂

 我来答
百度网友ded4135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6-04-15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7万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1.2亿
展开全部
  当今世界,教育改革蓬勃兴起,特别是新教材,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施新型的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处于特定的环境中,多感官的参加活动,从而达到激发兴趣、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目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知识。如教学分数1/2和1/4比较大小,让学生拿出同样大的两张长方形纸,一张平均分成两份,一张平均分成4份,各取其中的一份是1/2和1/4,通过比较发现1/2大于1/4;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比较1/2、1/4、1/8的大小,由此让学生总结出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获得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二、积极参与,主动探索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接受机械学习,个性得不到发挥,在课程的改革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想象、探索,发展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可以促进师生互动与交流,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选择正确、有效的学习方式。如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探索新知识,在参与过程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被动的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乐学,学得轻松,学得扎实,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交流反馈
  这个过程是让学生之间和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地发表个人意见,将解决问题的的过程变成合作探索的过程,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老师参与其中了解学生的想法。通过讨论交流,老师收到多种反馈,解决了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交往能力,还使许多学生在相互叙述中得到启发。、
  四、归纳总结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概念的本质,操作活动和思维活动有机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如教学“分数的认识和意义”时,为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在课前请每位同学准备好几张长方形纸,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将每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怎样分?每份是每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学生通过三种不同的折法,认识到无论分得的形状是否一样,只要分得的每一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就可以用分数表示,上图都是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用1/2表示,这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人表演,要给学生创造自己的表演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教师要大胆创新,不断开拓新型的教学模式。 (编辑:李荣维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