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朱棣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登上皇位,为何朱棣的骂名很多?
这两位都是家喻户晓的帝王,很多影视剧中也经常有他们的故事。比如《大明风华》《贞观之治》。相比较而言李世民的功绩要比朱棣强些,所谓一俊遮百丑嘛。当然也仅仅是强一些,不是很多。
李世民是通过杀害自己的大哥,也是直接竞争对手太子李建成后逼迫父皇李渊退位当上皇帝的,属于杀兄逼宫;朱棣是打着“奉天靖难”的名义打败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篡夺了皇位,名义上属于“反贼”。一个逆子,一个反贼,大家半价八两谁也别笑话谁[捂脸]先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对手的家人吧。
李世民杀了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后,将他们的十个儿子全部处死,手段不可谓不残酷,甚至有点泯灭人性,虽然李世民动用各种手段洗白自己,抹黑兄弟,来为自己杀害亲兄弟的行为找借口, 但是他霸占自己的弟媳妇,老三李元吉的王妃杨氏,就彻底暴露了自己的不仁不孝,无情无义。 在这里不得不表达一下对李渊的敬佩之情,一日之内痛失两子十孙,竟然还能沉着理智的应对李世民逼宫,并在退位之后一连生了二三十个孩子!果然是干大事儿的人,心理素质真好,想的开。
朱棣在登上皇位之后对朱允炆的孩子和兄弟姐妹并没有大开杀戒,主要是贬为庶人和圈禁, 其中朱文圭被抓获时仅两岁,等到明英宗朱祁镇将其释放的时候已经五六十岁了,由于从未接触过高墙以外的世界,连猪马牛羊都不认识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自己的评判标准,我无法统计骂他俩谁的人更多,只能比较一下俩人所做的事有何不同,大家见仁见智,各自评判吧。
第一:李世民本身对大唐开国立下了不世之功,也曾一度被李渊以太子之位许诺, 同为嫡子也是有资格,有能力,有资本成为皇位继承人的 。朱棣在这方面就谈不上什么贡献了,大明的天下是朱和尚打下来的, 是他大哥朱标和父皇朱元璋费尽心血治理出来的,皇位本就与他无缘,属于明抢。
第二:玄武门之变前,李家三兄弟就已经到了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地步了,如果李世民不做出应变,就只能坐以待毙,基本上是必死的结局。 李世民无论是为了自保还是为了更进一步都必须有所动作 。
朱棣并非是必死的结局,朱允炆削掉五位藩王,除了湘王不堪受辱携全家自焚之外,其余四位都只是贬为庶人而已,未杀一人。朱棣没有必须谋反的理由。他在朱元璋死后,内心本就蠢蠢欲动,并为将来的谋反做了诸多准备, 后来的“奉天靖难”“清君侧”不过都是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无论怎样辩解朱棣都是“反贼” 。
第三:“玄武门之变”仅仅是小范围内的政变,没有造成更大的动荡,对国家百姓的危害更小。功成之后李世民也尽量减少对太子一派文武百官的打击报复, 可以说是最大限度的,平稳的,完成了政权交替。
朱棣发动的“靖难”对国家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差不多四年时间打的国家动荡不安,百姓家破人亡,死伤无数, 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对建文时期的旧臣实行残酷的“瓜蔓抄”大肆株连,虽然这其中的确有该死的,但不少无辜之人也被滥杀。
第四:李世民和当时的士大夫阶级关系更紧密,更亲密,即位之后以相对宽仁的政策治理国家,对待门阀氏族的手段更加怀柔, 这些读书人手里的笔和口口相传就是舆论,所以李世民的口碑就相对好一些。
朱棣和朱元璋一直对士大夫阶级采取打压的态度,无论是洪武年间的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还是朱棣时期的方孝孺灭十族,瓜蔓抄,建立东厂,都是 站在了士大夫阶级的对立面,手段异常狠辣残酷。舆论的风向口碑自然大大不如李世民了。
第五:宋朝对大唐的态度基本上是自豪,羡慕为主,甚至在北宋某些时期还认为自己比唐朝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都是汉人政权,统一的文化传统背景,中间又有五代十国吸引了批判火力,宋朝所修的新唐书对唐朝基本上是一个积极正面的评价,武则天那部分除外。 后人对唐朝的骄傲,仰望,也就传承了下来。尤其是人们对贞观之治的向往加深了对李世民的个人崇拜。
清朝这边由于是异族入关, 清廷统治者采取各种手段方法对明朝进行否定抹黑,以此证明前明如何不得人心,自己是多么的天命所归 ,也就不可避免的加大了对朱棣功绩的否定和错误的扩展延伸,让他的个人形象变的更加不堪。
无论如何,李世民和朱棣,一个开创了贞观之治,一个打造了永乐盛世,都可以说是雄才大略,英明神武。都是开创了盛世伟业的人,些许的骂名并不影响他们的伟大!更不能否认他们为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 所谓一将功成尚且万骨枯,何况九五至尊的天子?伴随着血雨腥风也是其自身属性。
简单点说,唐朝李世民是与兄弟争储位,所以有了玄武门之变。而明朝朱棣就是为了当皇帝才有的靖难之役,属于篡位。所以才会有骂名。
朱棣有啥骂名?天子守国门,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我看做的不错呢,清朝编写的明史,自己看的时候戴上点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