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这可能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一件事情发生,或者未发生,都会带来某种影响,提前预见一下最坏的结果。那么当情况真的发生时,你至少可以保证它在你的心理承受范围内。就算真的很难接受,你不至于惊慌失措。形成这种心理防御机制跟早年生活经历有关,特别是幼年时的经历。
其二,总是把事情往坏处想,可能会有一些强迫的思维,会把幻想当成现实,把可能要发生的事情,当作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这样反而让自己更痛苦。
其三,不断幻想坏的事情发生,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内心的心理冲突。症状也许只是表面的现象,内在的心理冲突可能才是真正的原因。
对于我来讲,这可能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一件事情发生,或者未发生,都会带来某种影响,提前预见一下最坏的结果。那么当情况真的发生时,你至少可以保证它在你的心理承受范围内。就算真的很难接受,你不至于惊慌失措。
所以,有时候我会有种麻木的镇定。觉得已经发生的这件事其实和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像一个局内人,旁观者,能够相对冷静的处理。后果可能就是别人会觉得你很冷血。
这种问题大部分人都有,有种解释叫摩尔定律,说越怕什么事情发生就越可能发生,其实,只要你自信了,大部分都能避免。当然,有些事情是无法预测的,只能听天由命,但很多事情是可以掌控的,而掌控的时候,就是你心态来决定了,你自信了,事情大都能成功,你消极了,觉得听天由命了,大都会失败。那么,怎么控制自己的心态呢?锻炼!平时多去强迫自己往好的方面想,多去培养乐观情绪,这样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带着阳光的心情,积极乐观,事情就会变得容易,所谓时运亨通一帆风顺,就是这个道理。
这种生活态度根植于我们的三观,它是由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潜移默化塑造而成的,无法如臂指使地以理性意识来“控制”。
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完全无法改变它。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这一生活态度,首先要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几十年造就的人生观绝不可能在几天里改变。
其次,我们要通过深入探究回忆,慢慢理解自己是如何一点一滴形成这种悲观的生活态度;
第三,我们要让自己勇敢地去体验生活中的其他可能性。比如,赶飞机时有些人为了怕迟到,不惜提早三五个小时出发,哪怕自己每次事后都觉得没必要,但下一次还是会忍不住这么做。这时,我们就要克服内心的忐忑,有意识地让自己不要这么早出发。
第四,当我们以新的方式胜任生活后,要主动去回顾、分析,让自己的感性体会到:成功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有据可依,切实可行的。
第五,在试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挫败,这时绝不要一竿子把之前的努力都打死(对过往的守旧与对未知的恐惧通常会驱使人这么做),而要尽量冷静、理智、客观地分析,鼓励自己继续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度。
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过往的恐惧限制,并体会到它的局限性时,遇事就往坏处想的态度也就会潜移默化地慢慢改变。
也就是说产生坏的方向的时候,用好的方面具像的东西来冲击它。比如想像一下自己吃美食的样子与味道。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要把不利的因素给踢除,因为这个不利因素就是让你产生这种往坏的方向的一个根源。
另外我们要重新构造自己新的思维模式,虽然这在开始的初期困难重重,可是一旦改变了思维,效果就是惊人的。
也可以和其它的人建立一种联系,当你不开心或者往坏处想的时候,就与这个人做些开心的事情。
或者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方向,这样就不会再往坏的方面上想,而是去做这下让自己专注的事情
想控制的事情肯定是已经发生了的,那在发生以后没办法弥补的情况下,首先不要自己吓唬自己,既然事情是自己做的就要负责,是不是正确?是不是对错,那就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说对的就有说错的,跟你想法一样的人,觉得你做的没问题,跟你想法不一样的就会觉得你做得不对。这是由人性根据自身的条件做出的选择。但是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首先自己不要吓唬自己,把事情老往坏处想,患得患失的!等事情结果出来了,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了,没必要老是放在心里想着做错了怎么办。所以事情出来后,就坦然面对,该想法解决就想法解决。没必要一直往坏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