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理你都懂,却不会安慰人?

 我来答
SZ宝典
2019-11-20 · TA获得超过97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79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33.5万
展开全部
解释的核心常常围绕着“不是你想的那样”、“你想的不对”、“他也不是故意的”、“我没有什么恶意”。每次解释来解释去都把我解释得冒火,“以后我和你抱怨谁,你就负责跟着我骂对方就行,不用解释!”
大多数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是因为不懂得接纳对方的感受,当对方已经清清楚楚地在表达自己的痛苦、失望、伤心、沮丧的时候,我们想的却是与他们争辩,“你不应该这么想,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或者,“你已经很好了,好多人还不如你呢”,缺乏共情的回应使安慰和鼓励总是错位,变成了一种令人反感的否定,仿佛在传递着一个信号,“你的感觉不应该有。”

那些感觉不到被理解的人,置身于一种无法排解的孤独之中。而易地而处,我们即他们,我们不理解一些人,然后又感觉到自己不被另外一些人理解。

只有拥有共情能力的人,会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感受,明白对方所处的处境,站在对方的需要上给出恰当的反应。这些人,就是生活中令我们稍一接触便觉得如沐春风的那种人,只可惜,谁都想遇到这种人,却谁都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成为这种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kxmdlmdn

2019-11-20 · TA获得超过176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822
采纳率:62%
帮助的人:337万
展开全部
经常见人吵架了,都会埋怨对方说为什么道理你都懂却不会安慰人,如果他还会安慰你的话,他就不会让你操驾,更不会让你生气,所以他竟然不会安慰人,那么你也没有必要跟他吵架,毕竟他还是情感比较幼稚的。
在吵架过程当中呢?往往人和人的情绪就都要发生变化,在情绪不理智的情况下,往往人会做出来一些偏激的判断。这时候呢,你老希望对方理解你,而对方的难以从自己的情绪中拔出来,所以呢他也不会真正的理解你,这样你们只会让矛盾越来越深化,不如两个人都安静下来去到一个新的环境里面,彼此曾经以下想想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你就会感觉到自己当初的冲动了。
每个人要想安抚对方的话,那你首先要豁达一些,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为对方着想,你才能找到一个安慰对方的词语。有了这个切入点的话,你猜为对方着想去想想他怎么能够更好地被你理解。天天说事理解万岁,万岁,那么是多么珍贵的一件事情,所以呢理解对方才能。站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既然懂了这样的方法的话,那么想要安慰对方的话就容易多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最爱你的我1234
2019-11-20 · TA获得超过391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55
采纳率:73%
帮助的人:58.7万
展开全部
如果知道大道理就能够过好人生,那么人生也就没有任何难度可言了。

知道大道理却做不到,或者缺乏执行力,归根结底,是两个原因:

——要么你并不是真的懂这些大道理。

——要么你对大道理指引的后果并没有足够强烈的渴望。

关于你并不是真的懂这些大道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小的时候我们都听父母讲过一些大道理,道理通常以这样一句话结尾:“你现在还小所以不懂,长大了你就明白了”。

通常来说,我们对这句话本能的反感和抗拒,尤其是在青春期。但是我的经验里无数次发现:哦,原来当年我以为懂的大道理,其实并不真的明白。

比如小时候父母劝我们多读书,常常会说“读书会改变你的命运,现在不多读书,长大的你就没时间读书了”。

我也对此常常对此感到不屑,人生那么长,我怎么就没时间多读书了呢,想读的时候就可以读啊。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明白了——绝大多数人人生里博览群书的时间,真的就是从小学到大学这段时间。

甚至有很多人因为中学的课业繁重或者大学里打游戏、泡妹子,认真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我见过很多朋友买了Kindle,但是真正使用频率很高的寥寥无几。

因为工作以后白天压力大,晚上下班回到家又只有那么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普通人主要的需求是放松,而阅读带来的愉悦和轻松通常远不如看几集电视剧或者看看直播。

而小时候,无论是上课面对不感兴趣的课业内容,还是下课不能打游戏不能出去玩儿不能看电视所以只好在作业下面藏一本小说的我们来说,这些不去读书的理由是超越经验范围的。

我们没有经历过,所以不能想象,也不能理解。

我们也许在当时懂得看书的好处,也似乎去想象长大了也许事情就多了,但是这种想象距离遥远、也不具体,我们其实还是在凭借自己的固有经验去判断问题。我们不珍惜小时候看书的时间,是因为我们从心里并不懂得这种自由看书时间的宝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fgmj66
2019-11-20 · TA获得超过80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49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96万
展开全部
很多人,包括我们的父母,他们并没有搞清楚“安慰”的实质是什么。

安慰的实质,就是让被安慰者做主角,让他们说出内心的痛苦,安抚他们的情绪。

如果你一开口就是“你应该怎样怎样”。那就会适得其反,这种话只会让人感到被控制和被干涉。

我们小时候,父母会灌输“应该”多吃饭,大一点就“应该”认真学习,毕业了“应该”找份好工作,成人了“应该”找个好对象…

当你把自己的男朋友介绍给朋友认识时,如果你的朋友说“以你的条件,他根本配不上你,你应该找更好的。”

你听了会有什么反应?你肯定会生气,肯定会在心里想“你怎么知道他不适合我?什么叫我应该找更好的?” 

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别人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谁说旁观者就一定看的清?

很多人特别享受做别人“人生导师”的感觉,他们总会打着关心的旗号去越界指引他人的人生,那句“你应该”就成了他们沟通以及安慰他人最常见的狗皮膏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75好女仔
2019-11-20 · TA获得超过158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93
采纳率:62%
帮助的人:49.5万
展开全部
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奇怪,受了天大的委屈都不会吭声,但听到安慰的话却泣不成声。那些硬生生憋回去的眼泪,往往会败给一句简单的安慰。

百毒不侵的内心,往往会被一句简单的安慰打败。刀枪不入的伪装,常常在懂你的人面前彻底投降。

有那么一刻,你很想他知道你心情糟透了,你好想趴在他身上痛哭一场,听他说一些安慰的话,然而他根本没有看出你的沮丧,也没有问你发生了什么事。就在那一刻,你把话吞回去了,他后来再问,你已经不那么想说了。

当你一个人熬过所有的苦,当孤单变成习惯,就再也不会奢求不及时的安慰和体贴。失望到极致时,本想说一长串证明的话,话到嘴边却变成苦笑,说一个字都觉得多余。

任何安慰都没有自己看得透彻来得奏效,所以别再难过了姑娘。明明还有好多路要走,好多坎要过,好多关要闯,好多照片要拍,好多衣服要买,好多美食要吃,好多地方要玩,好多时光要细数。所以乖乖闭上眼睛睡个觉,明天又是一条好汉。

没人会真正的感同身受到你的痛楚,也没人会真正的去在意你一路走来所遇过的坎坷与负过的伤。

所以别再为了寻求安慰而四处同人诉说你的苦,因为旁人只看结果,也只关心结果。成长本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过程,你必须得学会独当一面。

也许别人给得了你安慰,也给的了劝慰告诫,却永远不知道你心底是多么的万箭穿心。所以不论有多少的委屈,多么的难受,记得最终能治愈自己的还是自己。

就像剪掉烫坏的头发,安慰只是温暖的后话。至于未来会怎样,要用力走下去才知道。记住先变成更喜欢的自己再遇到一个不需要取悦的人,反正路还长,天总会亮。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不听,不理解换位思考。许多人,包括我们的父母,不理解“舒适”的本质。安慰的本质是让被安慰者带头,让他们表达内心的痛苦,安慰自己的情感。如果你说“你应该做什么?”。当我们年轻的时候,父母会反复灌输“应该”多吃,当我们老的时候认真学习,“应该”,当我们毕业的时候找到一份好工作,“应该”,当我们成年的时候找到一个好对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