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可以自愈吗?
14个回答
展开全部
总说抑郁症是心理的感冒,像感冒一样常见,像感冒一样莫名其妙自己就好了,但也像感冒一样,如果太严重,可能会引起别的并发症。但是我们没有像应付感冒一样,有足够的经验去应付抑郁,没法衡量现在的症状是轻是重,是应该自己调整还是严重到需要求助于医学,所以这里附上一张图表,有抑郁情况的小伙伴对照寻找合适自己的处置方式,切莫讳疾忌医。抑郁症如果长期严重发展,是会改变大脑结构的,而并非只是“心理有点问题”这种好像自己认知有毛病的原因,且若干身体疾病亦会引发抑郁,(因为思维来自于大脑,大脑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大脑受身体状况影响,思维和心理因此也会受到影响。)所以除了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还要警惕是否身体不适,即使做相关检查排除疾病。图表如下:=================我是旧文分割线================我认为是可以的,也说说自己的经历希望能有帮助,虽然我自行寻找心理学书籍,搜寻信得过的医生求助过。首先我外婆和妈妈的性格跟我类似,也有一点这种倾向,所以我觉得我发生这个情况也有一部分基因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大概8、9年——我都在一种迷惘的、感觉禁锢的、相当孤独而不能平静的心情当中,当我在并不喜欢的国外熬到第四年的时候,这种状况开始变坏,以前可以算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但是从我不注意的某一天起,我开始逃课,不交作业,不去记考勤的自习,最后没有考期末考试,然后,我挂科了。那时我开始了能意识到的自我厌恶期,我一边放纵自己的不靠谱,一边谴责这样不给力的自己,乱七八糟的自我怀疑和否定压垮了我,半年后,我无法正常独立生活了,更不要说学习。我整天整夜地躺在床上大哭,内心充斥着无尽的虚无,毫无活力,无法对任何事情产生兴趣,包括自己的生命。在这之前我曾读过《遇见未知的自己》,虽然里面很多内容并不让我赞同,但我学会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技能——关注自己的情绪,审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它让我跟深层的自我产生连结,使我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劲,然后求生的本能可以开始作用,让我去寻找让自己继续活下去的方法。能够发现问题与寻求解决方法和帮助,我认为这是自愈能否开始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后来看了更多心理学相关书籍和资料的我明白了人最大的痛苦来自于与自我的分裂,而以观察者的角度关注情绪和思想使我能够与“她”短暂连结。那时我只是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劲,并且觉得不能再扛下去了,我认为自己需要散散心,一切都是因为那个环境的关系。休学半年的时间里我走了几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拍了漂亮的照片,在家人朋友理解和不理解的关怀中,暂时忘却了烦恼。我以为这就是我的自愈了,我又活过来变成“优秀的我”了。但当我重新置身于令人压力巨大和有着熟悉的烦闷的大学环境中,相似的问题接踵而来,状况再次迅速恶化,那个不能完美自控的自己、令他人和自己厌恶的我、暴躁的拖延的不善交际的人,多么恶心。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解决过,我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成为令自己讨厌的人,旅行根本什么也没改变,我意识到自己只是逃开了,以为问题是环境的,却原来都在自己身上,我并没有正视它,我为自己找了大家都会说的理由,我以为那就是真实。状况很快一发不可收拾,我不得不再次休学,也从那一刻起,我意识到我需要为自己的问题和痛苦寻找答案。我想这就是关于自愈的第二点,正视所有的问题,问自己它们是什么,从何而来,且只关注问题本身,不是一味聚焦于它们所带来的不良好感受。这一年里,我看了更多的书。但让我真正发生转变,如涅槃重生般“活”过来的,是底下这段话——我通过我的灵魂与肉体得知,堕落乃为必需。我必然经历贪欲,我必然去追逐财富,体验恶心,陷于绝望的深渊,并由此学会去抵御它们。学会热爱这个世界,不再以某种欲愿与臆想出来的世界、某种虚构的完善的幻想来与之比拟。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 热爱它,以归属于它而心存欣喜。——黑塞《悉达多》“某种欲愿与臆想出来的世界”“某种虚构的完善的幻想”,这正是我的问题所在,也是很多人的问题。不接受自己,不接受不那么好的、有着众多缺点的、不能达到自己和别人期望的自己,所以自我厌恶,所以觉得别人总不喜欢自己。同时我也在否定这个世界,同许多人一样,以为自己认为的即是真实,为不合意的事情感到愤怒却不自知,不能宽容于与自己相悖的存在,哪怕相悖的那个存在包括自己。再后来我又看到一句话——“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我开始以全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没有优劣,只是看到它们的存在本身,以所有我能想到或想不到的方式,思考它们存在的意义。比如有些人动作慢,他可能更加从容和谨慎,但容易错失良机;有些人性子急,他可能更焦躁脾气更不好,但他有很好的行动力。深刻地观察身边的所有,寻找他们的两面性,从内心真正理解存在即是存在,它有存在的意义,必先全然地接受它们的存在本身。这是自愈的第三点,完全地、毫不强迫地、自然地接受所有,认同它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以归属于它而心存欣喜”。所有里包括自己。肯定自己的优点——它们并不因为不一样的环境、面对不同的人、有其他缺点而消失,它们一直在你身上;接受自己的缺点——承认那就是你的一部分,它并不羞耻,它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有存在的价值,甚至你以为是缺点的东西,只是因为评价的出发点不同。不,甚至不应该分优缺点,只是特质,因为基因、环境、成长经历等等的不同,赋予了你一切所现有的特质,这就是你。接受了自己的我,仿佛放下了一切沉重的担子,很多问题变得迎刃而解,整个人像突然间可以飞起来般轻盈。后来的阅读帮我理解,这是再次与自我建立连结,不是分裂的自我,不再用一个自己去排斥令一个自己,和谐而统一的感受使我远离了分裂的痛苦,从而安抚了情绪。我又再读到《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它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尝试从里面找到中国文化的特质(ps这真是一本好书)。它对我很有启发,因为我在14岁以前都成长于这个文化中,(不记得从何处看到的心理学资料称,一个人十四岁以前的经历决定他的一生性格;还有说法是性格的80%来自基因,7岁以前的生活决定10%以上,而剩下为数不多的一点可能跟后来的经历相关。不过抱歉不能提供资料来源。)所以我必定有它的特质。而作者提到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决定他是“二元”的,与欧美国家的文化相比较,我们总以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身份定义自己,君臣、父子、夫妻、朋友,我们的自我建立在他人的身上,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来源于他人的评价,这必定是一种容易崩塌的摇摇欲坠的方式,因为你不能控制他人。我想这是我总是无法坦然面对他人眼光的原因,并且我那萦绕不去的孤独感也在于此,因为我空洞的自我总是希冀他人来填补,却又无法完全合意和长久——谁能比自己陪伴自己更久而且更契合呢?另一本非常棒的书是《自控力》,它来自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这是他集理论与实践一体的一本好书。我意识到让我生活一团糟的除了人际就是总也不听话的自己,所以我找到了这本书。里面每一章节的内容都很棒,告诉我们事实,纠正我们那些看似合理的想法,并告诉我们几个容易实施的方法,给我们时间去尝试去做,且这些方法已经得到他的学生检验以证明大部分有效。这是本可以切实指导人的书,我从中受益匪浅。最明显的,我半途而废了两次的极难的大三课程一门都没挂,而且还拿了一个HD和两个C。(真的,我们课很难的!)我面对未完成却很快就要交的作业、未复习可明天就要进行的考试,不再是无头脑地焦虑和惧怕失败的结果,而是关注于有限的时间我可以再做些什么,它帮我平定情绪。另外我要特地说的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自己以前是多么蠢地对自己刚愎自用着(这个修辞真的没问题么?),我曾以为自己的精神无比强大,我的一切被自己所掌控,所以任何失误和脱轨都是自己的错误。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自己的精神是受大脑掌控的,而大脑是身体的一部分,是这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他被这个世界所影响,不良好的饮食、不足的运动、不够的日晒、糟糕的睡眠,都从根本上瓦解我的精神和意志力,因为精神产于大脑,它是一切思考的基础;而另一方面,我所以为的精神(表意识)其实只是大脑活动的很小一部分,很多在进化过程中留下的大脑工作机制(它们大多有保证我们生存的意义),在我的思想并未意识和关注的地方持续工作,以一些我们从来不了解的方式,它们甚至是不可抗不可改变的,并不是我的精神想如何就如何,因为大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而决定。我们需要了解它们,顺应它们存在的方式来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而非一味粗糙地强迫自己。所以关于自愈的第四点,这是一个长久的工作,那就是观察与思考自己的问题,并且努力去寻找答案,建立起真正的自我,一个不因外界的改变、怀疑而瓦解的自我。提出疑问,去看书,去听课,去尝试解答,去了解自己,得到独属于自己的东西;关注自己真正的欲望与渴求,去满足它,以此为动力走下去。我想我很难再反复了,我觉得我以后遇到任何逆境都可以走下去不再陷落于抑郁中,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得到最根本的最核心的东西,我可以与自己和谐又统一地相处,所有困境带给我的不良情绪我都可以全然接受,让它们如流水一般自然地淌过,所以我有更多的能量解决它们,而不是用于对抗负面情绪。因为经历过那种痛苦,明白它的可怕和难以表达,所以我更加希望我的经历可以帮助看到的人,使他们得以“自愈”。最后放一句我喜欢的话——迷失的时候,选择更艰辛的那条路。
展开全部
轻度抑郁症患者,如果平时多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以及配合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是可以治愈。
治疗:
首先,要了解抑郁症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其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患者自杀以及自残倾向,并且消彻底消除患者临床症状,预防类似症状的复发。
其次,要了解对抑郁症治疗的原则,个体化针对性治疗; 用药剂量逐渐递增,即使用最低有效量,将不良反应控制在最低水平; 足量足疗程治疗; 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应对治疗; 可以联合心理咨询一起治疗,积极治疗与抑郁症相关的疾病。
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一线抗抑郁症治疗药物包括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等等。
物理治疗:建议采用经颅磁刺激(TMs)活疗,可以无痛无创在大脑皮层产生调节活动,起效快,无副作用,安全价廉。
心理治疗:对于用药效果不明显患者常常联合心理咨询治疗,常用的心理疗法认知行为治疗最为常用。
积极适当锻炼身体,例如文体活动,迎着阳光散步,亲友聚会聊天等等。
诊断:
情绪持续低落:抑郁症患者常常表现为郁郁寡欢,轻度抑郁症患者闷闷不乐,没有愉快感觉,严重者则会出现痛不欲生,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
思维反应缓慢:抑郁症患者的思维转变速度明显减慢,表现出话语减少、声音低沉,严重者无法进行交流;
意志力活动减退: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对于自身意志持久的抑制,主要表现为行为行动缓慢,做事情被动,懒散,不想和周围人接触,不想出门,多半抑郁症患者都存在社交恐惧,严重时连个人卫生等等都不管不顾;
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症患者表现处记忆力下降、抽象思维能力非常差等等能力减退,预后较差;
身体症状:抑郁症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便秘、性欲减退、阳痿等等一系列症状。
治疗:
首先,要了解抑郁症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其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患者自杀以及自残倾向,并且消彻底消除患者临床症状,预防类似症状的复发。
其次,要了解对抑郁症治疗的原则,个体化针对性治疗; 用药剂量逐渐递增,即使用最低有效量,将不良反应控制在最低水平; 足量足疗程治疗; 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应对治疗; 可以联合心理咨询一起治疗,积极治疗与抑郁症相关的疾病。
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一线抗抑郁症治疗药物包括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等等。
物理治疗:建议采用经颅磁刺激(TMs)活疗,可以无痛无创在大脑皮层产生调节活动,起效快,无副作用,安全价廉。
心理治疗:对于用药效果不明显患者常常联合心理咨询治疗,常用的心理疗法认知行为治疗最为常用。
积极适当锻炼身体,例如文体活动,迎着阳光散步,亲友聚会聊天等等。
诊断:
情绪持续低落:抑郁症患者常常表现为郁郁寡欢,轻度抑郁症患者闷闷不乐,没有愉快感觉,严重者则会出现痛不欲生,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
思维反应缓慢:抑郁症患者的思维转变速度明显减慢,表现出话语减少、声音低沉,严重者无法进行交流;
意志力活动减退: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对于自身意志持久的抑制,主要表现为行为行动缓慢,做事情被动,懒散,不想和周围人接触,不想出门,多半抑郁症患者都存在社交恐惧,严重时连个人卫生等等都不管不顾;
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症患者表现处记忆力下降、抽象思维能力非常差等等能力减退,预后较差;
身体症状:抑郁症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便秘、性欲减退、阳痿等等一系列症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抑郁症原则上来说是不可以自愈的。抑郁症患者的神经细胞递质出现了某种障碍,所以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调节大脑的神经递质,尤其是五羟色胺的代谢等。这就需要一个长期严谨的治疗过程,所以患者要有耐心和信心。
抑郁症的治疗以药物为主,配合其它的辅助治疗。在此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可能会有所波动。完全控制好病情以后,还要进行长期的观察,防止复发。目前对于抑郁症,虽然能够比较好地控制,但是还没有预防发病和防止复发的措施,所以还要耐心地进行长期观察。
抑郁症的治疗以药物为主,配合其它的辅助治疗。在此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可能会有所波动。完全控制好病情以后,还要进行长期的观察,防止复发。目前对于抑郁症,虽然能够比较好地控制,但是还没有预防发病和防止复发的措施,所以还要耐心地进行长期观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除重度抑郁症患者之外,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都是能够自我疗愈的,如果意味到自己有抑郁症的倾向,一个有悟性的人就应该做出改变,第一个,要树立自己的理想,有了理想,就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就有了精神,就有了干劲,就不会为任何困难所吓倒;第二个,要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第三个,要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通过爱好释放焦虑、压力、紧张和不安;第四个,要勇敢地走出去和别人正常的交往,在交往当中,娱乐心情,开开心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抑郁症是日常悲伤情绪的持续性夸张的现象,这种情绪障碍,病程两周才够诊断标准。根据许又新先生的介绍,抑郁症大致包括六种表现: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对前途悲观失望、无助感、感到精神疲惫、自我评价下降、感到生活或者生命本身没有意义。抑郁症是心情低落伴随尖锐而持久的心理冲突(对立的认知因素所造成,通俗说是过度跟负面思想纠缠),那么,想要不吃药抑郁症能自愈就需要从构建合理的思维模式入手。
行为表现(情绪低落等)是内在思维模式的外化,当你处于不合理情绪与负面情绪持续纠缠时就失去了平等心,当然也不在“觉知”当下的感受,一旦进入负面情绪的漩涡就很难自拔。
药物有时的确可以到达缓解和控制病情的作用,但是心理问题想要痊愈还需积极寻找内在思维模式改变的方法,构建合理的积极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彻底自愈。
这个方法就是观息法,所谓“息”,是指一呼一吸。呼吸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呼吸也是情绪的镜子,它既可以掌控我们内心的喜怒哀乐,又如实映射出我们内在的情绪变化。呼吸看起来在平常不过的现象,却与我们的心理紧密相关。我们的信念变化与情绪的起伏无时无刻不穿梭在呼吸间,只要认真地去觉知,就会发现当下的呼吸品质就是当下的身心面貌。呼吸不是来自过去,更不是源于未来,它是活生生当下的每一个瞬间,“当下”完全是真实与安定的,借助观察呼吸,让我们迷茫漂泊的“心”回归当下,平静与光明自然回归于心灵的高地,进而瓦解造成我们痛苦的观念,冲破负面思想的纠缠。
所以,我们通过观察呼吸的方式来平衡内心的情绪,以持续专注的心如实去观察、觉知当下鼻孔处的呼吸进出,对于当下所经验到的任何感受、想法、念头都保持“觉知”、保持“平等心”,不去跟头脑中出现的任何想法、念头纠缠,当觉知到注意力跑掉了,就将注意力再拉回到呼吸上,就只是持续专注当下呼吸的进出。这样负面情绪就会被化解释放,自然内心就回归平静,这就是观息法,这就是可以不吃药抑郁症能自愈的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观息法的具体练习步骤和疑问解答详见《淡定是修炼出来的》第二章第二节)。
行为表现(情绪低落等)是内在思维模式的外化,当你处于不合理情绪与负面情绪持续纠缠时就失去了平等心,当然也不在“觉知”当下的感受,一旦进入负面情绪的漩涡就很难自拔。
药物有时的确可以到达缓解和控制病情的作用,但是心理问题想要痊愈还需积极寻找内在思维模式改变的方法,构建合理的积极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彻底自愈。
这个方法就是观息法,所谓“息”,是指一呼一吸。呼吸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呼吸也是情绪的镜子,它既可以掌控我们内心的喜怒哀乐,又如实映射出我们内在的情绪变化。呼吸看起来在平常不过的现象,却与我们的心理紧密相关。我们的信念变化与情绪的起伏无时无刻不穿梭在呼吸间,只要认真地去觉知,就会发现当下的呼吸品质就是当下的身心面貌。呼吸不是来自过去,更不是源于未来,它是活生生当下的每一个瞬间,“当下”完全是真实与安定的,借助观察呼吸,让我们迷茫漂泊的“心”回归当下,平静与光明自然回归于心灵的高地,进而瓦解造成我们痛苦的观念,冲破负面思想的纠缠。
所以,我们通过观察呼吸的方式来平衡内心的情绪,以持续专注的心如实去观察、觉知当下鼻孔处的呼吸进出,对于当下所经验到的任何感受、想法、念头都保持“觉知”、保持“平等心”,不去跟头脑中出现的任何想法、念头纠缠,当觉知到注意力跑掉了,就将注意力再拉回到呼吸上,就只是持续专注当下呼吸的进出。这样负面情绪就会被化解释放,自然内心就回归平静,这就是观息法,这就是可以不吃药抑郁症能自愈的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观息法的具体练习步骤和疑问解答详见《淡定是修炼出来的》第二章第二节)。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