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 销项比例
进项 销项比例
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销项税减去进项税来缴纳增值税,但在实际工作中税务局会有一个税赋率来核查你的增值税。如果你的增值税税赋率低于税务局设定值,税务局就会采取一定的措施。
税赋率=(本期销项税-本期进项税)/本期主营业务收入
按照上述公式你计算一下,税赋率达到税务局的设定值即可。达到税赋率的销项税和进项税就是最佳比例。
进项税和销项税比例一样吗
增值税率依据行业、产品不同,适用不同的税率标准。
采购不同的货物进行税率也不同,这是允许的。只要按照票面税率抵扣即可。
一个企业的销项税率一般时固定的,你是17%的税率,采购的产品有17%、13%、6%的进项税率都很正常,按抵扣额抵扣就是了。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
第二条 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7%。
(二)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 1.粮食、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三)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称应税劳务),税率为17%。 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进项税和销项税交的比例一样吗/
你公司的税率是17%,但是收到的税票不一定是17%的,这个进项和销项的税率没有说要一致。开出的17%是不能变的,但因收到税票的企业性质不同,而会有不同税率的进项税票。如3%,10%,13%,17%等,不影响你抵扣,但抵扣金额要按你收到税票上的税率及税额来进行抵扣地。不能按你的17%来进行抵扣。
一般纳税人销项与进项比例有规定吗
没有具体规定,但税务局会考核公司的增值税税负率。增值税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如何评价企业增值税税负率的合理性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税负率是重要的评价指标,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需要分析企业的税负率是否合理。实行金税工程以后,税务机关获取行业平均资料比较容易,但如何把握不同企业之间的个体差异难度比较大。分析企业税负率的合理性必须从企业的经营特征入手,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方式不同,税负率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具体分析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分析企业的价值链
制造企业的价值链通过包括了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销售、运输、售后服务、行政人力资源等部分。对于一个独立的企业,往往内部囊括了以上价值链的全部,各个部分产生的增加值在同一家公司汇集,企业税负比较高。对于集团公司,内部价值链各个部分可能是分开的,因此,每家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比较低。
我们看一个例子:
如果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最终销售价为1000元,产品可抵扣的成本是600元。现在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生产和销售在同一家公司,一种是生产和销售分立。
如果选择方式一:交纳增值税(1000-600)×17%=68元,税负为6.8%
如果选择方式二:假设销售给销售公司850元,交纳增值税(850-600)×17%=42.5,对应的税负为5%。企业虽然税负下降,但并没有异常,因为一部分税负转移到了销售公司。除了把销售分离出来,企业还可以把研发设计、采购、人力资源等部分分离出来,一家企业的价值链越短,相应的税负越低。可以看出,价值链分割将会导致各个部分的税负下降,但整个价值链的税负是相同的,因此,在比较不同企业的税负时,需要对两家公司的价值链进行比较,价值链不同税负不同属于正常现象。
2、分析企业的生产方式
企业的加工费用包括了折旧、人工、辅助生产的费用,这些费用都没有对应的进项可以抵扣。但如果企业将部分产品发外加工,对方开具专用发票,这些加工费就产生了进项,企业销售额相同的情况下,交纳的增值税减少,税负下降。企业高速成长过程中,选择发外加工模式的情况很普遍,所以分析税负率时,要分析企业是否存在发外加工的情况。
看一个假设的例子:
某公司年销售额1000万元,其中加工费用占30%。全部自己生产的税负为5%。现在一半产品发外加工,新增进项1000×30%×50%×17%=25.5万元,应交纳的增值税为1000×5%-25.5=24.5万元,计算出的税负为24.5/1000=2.45%。税负下降的原因在于接受委托加工一方承担了增值税。
3、分析企业的运输方式
现在企业销售产品往往是送货到对方的仓库,运输成本比较高。运输费用的处理有不同的方式,我们比较两种常见方式的税负差异:
一是买方承担,运输公司直接开具发票给买方;一是卖方承担,运输公司直接开具发票给卖方。
假设第一种方式产品售价1000元,第二种方式的售价就会加上运费,假设运费为100元。如果第一种情况交纳增值税5%,即50元;第二种情况需要多缴(100×17%-100×7%),即10元,第二种情况的税负是(50+10)/(1000+100)=5.5%。可以看出,对运输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企业税负也就会不一样。
4、分析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
现在分析税负时比较强调同行业比较。其实,同一行业的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往往不同。有些企业树立品牌形象,走高阶路线,产品品质好,销售价格贵。有些产品重视低成本运作,重视大众市场,市场容量大,赢在薄利多销。由于市场地位不同,产品的毛利不一样,利润是增值额的一部分,利润越高,税负越高。因此同一行业中,做高阶产品的企业税负比较高,做低端产品的企业税负比较低。
5、分析企业的销售策略
影响增值税税负的因素还包括企业的销售策略。基本的营销策略有两种:一种是推动式。方式的特点是给予经销商大的折扣、优惠、返点、奖励,靠经销商来推动市场。另一种是拉动式。方式特点是通过品牌运作、广告投入、营销活动使最终消费者对产品认同、产生好感,拉动市场,对经销商没有特别的奖励和优惠。
假设一家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市场零售价是1000元,可以抵扣进项的原材料和其他成本是500元。我们可以比较不同销售模式的税负:
第一种推动式:产品按市场价的7.5折批发给经销商。企业应交纳的增值税为(1000×75%-500)×17%=42.5元,对应的税负为42.5/750=5.67%;
第二种拉动式:产品按市场价的8.5折批发给经销商,另行投入100元的广告宣传费。企业应交纳的增值税为(1000×85%-500)×17%=59.5元,对应的税负为59.5/850=7%。
6、分析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
企业与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一个理想、完整的生命周期包括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根据成本的经验曲线,产品刚开始生产的时候,产品的成本比较高,随着生产管理、装置执行、员工操作的熟练,产品的成本开始下降。因此,新产品投入市场时增值额比较低,增值税税负比较低,产品生产成熟以后,增值额上升,税负也会上升。所以,判断税负的合理性要考虑企业目前生产的产品属于哪一阶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增值税税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密切相关,分析企业税负,除了参考行业统计的结果,还必须了解、分析企业的经营特征,抛开企业的经营特征分析,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纳税评估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认证时进项税跟销项税的比例为多少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分13%,17%和0三个等级,不管进还是销都应一样的,都可能涉及不同产品,而相对应不同的税率,如果销售项税全都是13%也是可能的,那就是公司申请的是低税率,它所有销售的货物都属低税率货物
求采纳
到底是销项抵扣进项还是进项抵扣销项
进项抵扣销项
销项税是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的专栏.它们的关系是这样的;
应交税金科目下设定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定: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已交税金,进项税额转出,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等专栏.
进项税,就是从别人那里买东西,要付的增值税
销项税,就是别人从那里买东西,他要交的增值税(也就是收到的
如果是一般纳税人,所交的增值税就是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的差.
当月的进项税小于当月的销项税额,就要交这个差,如果当月的进项税大于当月的销项税额,当月就不必交税,自己找题做一做就明白了,典型的很好理解.要知道,销项税月末是没有余额的,而进项税可能有余额,余额部分可以抵扣下月的销项税. 努力学习吧.这东西是最基础的。
每个月的进项税与销项税按什么比例最合适
不用做分录,留待下月继续抵扣就行了。 进项税大于销项税,不要做什么处理。 不用账务处理 进项大于销项税 是留底税 以后各期可以继续抵扣 也
增值税抵扣是销项减进项还是进项减销项
增值税抵扣是用销项减去进项得出。增值税抵扣的公式:应交的税费=销项税-进项税。
销项税是指增值税纳税人销售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按照销售总额和适用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增值税税额。销项税额的计算公式: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适用税率
进项税是指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加工修理修配的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
2024-05-27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