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还拿他人的东西,父母要警惕
最近,听到一个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小刚不愿意分享玩具的故事。
她说,“自家孩子的玩具从来不主动分享给他的好朋友小强玩,但相反他的好朋友却总是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小刚,并让他拿回自己家去玩”。
遇到这种情况,这位家长也试图去劝说孩子要学会主动分享,但孩子就是不听劝,甚至还嚎啕大哭。
的确, 从小教导孩子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很慷慨地分享给他的朋友,可以让孩子切身感受到,慷慨的人不仅会得到更多,而且还能得到他人的赞赏与尊重。
比如,我们从小听到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一颗谦让之心,不能凡事只以自己为先,要多多考虑他人。
如果孩子总是想独自占有东西,家长就一定要小心孩子的贪婪之心。
贪婪,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应尽早铲除。
而对于那种乐于赠送他人的品质,家长则要用心培植。
当然,培植的过程要用到大量的鼓励和表扬。
同时,家长也要让孩子感受到他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他好,这不仅没有什么损害,而且还可以收获朋友。
不过话说回来,孩子年纪尚小,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没有太多理智,所以孩子们也非常容易偏离是非的标准,也都可以理解。
但是在 社会 公德方面,每一个细小的偏差都可能引来重大的灾祸。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说明了注重细小事情的重要性。
任何问题的出现,一开始都是芝麻大小的事情,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发展为严重的后果。
就像“墨菲定律”说的那样,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所以,当孩子第一次出现任何非正义、非公德的事情时,父母一定要尽早遏制。
比如,孩子自己去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孩子小时候,相互邀请到家做客是很平常的事情。
所以,家长更要提前将“我的”与“你的”的权利讲给孩子听,让他们了解什么东西可以拿,什么东西不可以拿。
如果孩子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父母可以从孩子那里拿走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并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意识到, 他们自己如果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结果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因为他们一定会失去自己认为更为重要的东西。
如此一来,可以及早打孩子们的这种不良行为。
若一旦形成习惯,它的作用要比理性更加持久!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我写的文章,能带给您更多的启发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