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生活和生活即教育的异同之处

 我来答
闪亮登场la
高粉答主

2015-07-09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873万
展开全部
杜威的教育思想代表着西方教育思想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变,其特点是对传统的某些变革;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也代表着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对中国旧有教育传统和学习西方近代教育业已形成的教育传统的某些变革.强调对传统的反思、批判、重建,对时代社会发展的应对,对现实生活的适应,由此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重大而久远的影响,所有这些是两者的共同点和价值所在.从思想渊源上分析,陶行知留学美国,其思想显著受到杜威思想的影响,甚至可以认为是杜威及其所代表的西方“新教育”运动在中国的延伸.所以,选择中外教育史上的这两位教育家进行比较研究,很有代表性,不仅很恰当,而且有必要.事实上,对此问题学术界也一直有讨论.设计此题,用意在于:引导人们关注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家及其思想理论贡献;引导人们在教学和学习中努力将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加以融会贯通,懂得现今的教育理沦是融合中外古今的思想资源而积淀成的,做到开阔视野,深化思想.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和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共同点是都强调学校和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不同之处的根源在于: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影响不同.杜威所处的社会现状是:资本主义社会已经高度发展,而美国叉是有着崇尚个性、强调实用的文化,西方近代以来所形成的受机器大生产体制影响的强调划一的教育模式已存在问题,由此决定了他对教育的新理解和新设想.陶行知所处的社会现状是: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处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中,经济和政治水平低下,中国广大民众缺少教育机会.另—方面,中国学习西方半个世纪,所建设的新教育却又存在脱离社会生活发展、脱离儿童发展的缺陷,由此决定了他在吸收包括杜威在内的西方当代教育思想,并加以改造,而提出面对中国实际的主张.他们两人的其他教育思想就由这一基本点推演而来.这也成为进行比较的出发点.
百度网友b10118e
2019-04-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89
展开全部
简单来说: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提出背景是已经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所以他提出要把社会生活引入学校,是在鸟笼里人造一个树林,其实生活已失真。而由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生活即教育”是在中国社会普遍缺少教育的背景下提出,目的是为解决中国学校教育不普及和民众极其缺乏教育的问题,因此提出要把教育带进生活,在生活中得到教育,这样,即使不能进入体制完备的学校,民众也能从中获得基本文字知识。
相同点不言而喻:都强调了教育与生活要密切联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wfqsa
推荐于2017-10-08 · TA获得超过234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7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6万
展开全部
“教育即生活”强调的是生活,“生活即教育”强调的是教育。
所以首先两句话在概念上的侧重点不同。

至于相同之处,则无论教育、生活等等,都是人之存在的表达方式。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