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地质背景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阿希金矿位于伊宁县城北30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81°36′30″,北纬44°13′45″。累计探明C+D级金金属量50.07t,规模为大型。该矿床位于吐拉苏火山断陷盆地,吐拉苏火山断陷盆地位于赛里木-准噶尔微板块的博罗科洛奥陶纪岩浆型被动陆缘之上,为早石炭世北天山(巴音沟)洋区的弧后区发育起来的一套中酸性—中性火山喷发岩系(见图版Ⅳ-1),其下部大哈拉军山组喷发不整合于中奥陶统具浊流沉积的砂板岩之上(见图2-5)。早石炭世早期经历了初期沉积-喷发相系→中期喷发相系→晚期沉积-喷发相系。盆地基底有两套岩石组成:下部为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开尔塔斯组结晶灰岩;上部为下古生界中奥陶统奈楞格勒达坂组粉砂岩、泥岩和上奥陶统呼独克达坂组块状灰岩以及上泥盆统吐拉苏组砾岩、砂岩。盆地盖层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陆相中性、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根据漆树基等(1994)和毋瑞身等(1995)研究,大哈拉军山组火山旋回的厚度约为1500m,自下而上分为5 个岩性段,即石英霏细斑岩段,酸性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和酸性熔岩组成的酸性凝灰岩段,下安山岩段,火山碎屑岩段和上安山岩段。详细特征在前面一节已有介绍,不再重复。
盆地内侵入岩不发育,仅出露少量的次火山岩和中基性脉岩。吐拉苏盆地为早、中石炭世陆相弧后火山断陷盆地。早石炭世强烈的火山活动在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中性、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为形成金矿床提供了物质基础,盆地内金矿床均赋存在这些岩石中。因盆地内岩浆活动强烈,地热活动强烈,为金元素迁移富集形成金矿床提供了热动力条件。
基底构造格架以北西西向的深大断裂及其复式褶皱构造组合为特点。吐拉苏火山断陷盆地南、北两侧边界的近北西西向的科古琴山南坡深大断裂和伊犁盆地北缘深大断裂不仅控制了断陷盆地的发生和演化,对盖层的构造演化及其成矿作用有其深远的影响。盖层褶皱构造相对简单,地层产状平缓,以开阔平缓的短轴褶皱为特征,盖层中断裂构造以“反天山构造”(Anti-Tianshan Structure)最为重要。反天山构造又称“非天山构造”或“穿透性构造”,是指与天山构造方向无关的断裂系统(田培仁,1993;孙培基等,1996;王学潮等,1996),包括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东向3组构造。该断裂系统受基底构造的影响,控制了岩浆热事件的分布。反天山构造两侧,尤其是构造结点附近发育有次一级的断裂及裂隙系统,是重要的容矿构造。盖层中另一种非常醒目的构造是环形构造,主要由火山机构组成。
区域控矿构造为北西西向基底断裂带,位于吐拉苏火山断陷盆地中央部位的阿希大型金矿分布在长达800多公里长的北西西向构造带上,这一构造带与博罗科洛岛弧带相平行,而且也平行于霍城-哈希勒根达坂缝合带。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这一构造带内的断裂多是向北倾的区域性逆断层,其形成与赛里木-准噶尔微板块和乌孙-阿吾拉勒微板块之间的聚合作用有关,对沉积建造、岩浆侵入、火山活动及金矿成矿起着重要控制作用。前已述及,吐拉苏火山盆地呈北西西向展布,北南分别以北西西走向的科古琴山南坡断裂(F1)和伊犁盆地北缘断裂(F2)为界。作为吐拉苏火山断陷盆地南北界的伊犁盆地北缘断裂和科古琴山南坡断裂均属岩石圈断裂,断面倾向北北东,倾角50°~70°,具逆断层性质,形成于加里东期或更早,海西期强烈复活,控制石炭纪吐拉苏火山岩带的展布,进而控制与火山岩密切相关的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展布,构成北西西向金矿成矿带。盆地内断裂构造也十分发育,主要为与南北边界断裂平行的北西西向断裂(F10,F11,F12,F13,F14等),局部转为近东西向(F4),其次为近南北向的断裂(F6,F7,F8等),见个别北西向断裂(F5),另外还有一些构成环状构造的“环状断裂”。吐拉苏火山断陷盆地的北南界断裂及其盆地内与之平行的北西西向断裂多为加里东期或前寒武纪基底断裂,并在后期多次活动,对本区海西期岩浆侵入和强烈火山喷发活动具有重要控制作用。近南北向的断裂多发育在盖层中,形成于海西期,多为高角度的张性正断层,“环状断裂”主要与火山机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