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孙悟空更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民间很多小孩都知道唐三藏西天取经,并且历经了81难。而孙悟空那聪明顽皮的人物形象更是深得民间小朋友的喜爱。特别是那种老版本的《西游记》,可谓是百看不厌。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为什么塑造孙悟空这一形象?吴承恩生活在我国历史上的明朝,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封建社会,像孙悟空那种性格的人物形象可以说一般人想都不敢想,更别说写成书了。但吴承恩敢!而且写成了千古名著。并且还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这其中就反映了我国古代底层老百姓对封建统治和压迫的潜意识的不满。
孙悟空是什么啊?天生地长,吸收日月精华,无任何背景和后台。但他向往自由生活,不怕强权,不服暴力。对一切企图压迫和欺凌他的势力敢于挑战,这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本来就该有的正能量。而在当时封建统治的明朝,这种人就是“异类”。是不允许存在的。所以吴承恩写《西游记》也可以说是对当时社会的极度不满。
说到这里,我们就得了解一下《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生活经历了。因为凡是文学艺术必须来源于生活实践,更别说像《西游记》这样的名著了。所以吴承恩必定有着很不平凡的生活遭遇。下面小编就来说一下吴承恩在写《西游记》以前的生活经历。让大家在很好的了解吴承恩的生活遭遇的同时,更能看懂《西游记》。
吴承恩(公元1500年—公元1583年),淮安府山阳县人,祖籍安徽。他自幼聪明好学,精于绘画,书法,填词度曲。但是在科举中却屡遭挫折。直到公元1550年,吴承恩都快50岁了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公元1551年接任过河南新野县知县。公元155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在公元1558年,受人诬告,因不堪忍受上司的排挤打压而“拂袖而归”。
以后便退隐仕途,以卖画写书为生,这其间,吴承恩深深体会了封建社会官场的腐朽生活。所以,他蔑视权贵,用笔杆子抨击当时的黑暗社会。写过很多的作品。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西游记》。在《西游记》中,他通过塑造孙悟空这样一个勇于向权贵和恶势力抗争的人物形象,来抨击当时明朝封建社会的黑暗。
像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闹龙宫、进地府等等。都是在具体的故事中深含寓意的。就连如来佛祖这样顶级权威人士,孙悟空也敢赌上一赌。所以,吴承恩的《西游记》可不是一本赤裸裸的神话故事,其精神意境,就是我们如今的现代人也不一定做得到的。
孙悟空是一个藐视权威,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疾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的英雄形象。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表现了作者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藐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思想。以及对斗争精神的讴歌,同时赞美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名学著作的赏析,以及人物性格分析鉴赏能力。
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民间文化中代表了机智、勇敢。自唐代出现西游传说,一直延续至明清,明代出现这些传说的集大成本《西游记》。孙悟空在历代的这些民间神话里,被中国人奉为神明。
扩展资料: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第一步,画线。
画出交代人物身份、地位、经历等的句子,画出关于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句子,画出其他人对该人物的评价,画出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第二步,转述。
转述人物的表现,即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考生在这一环节要力求语言简洁。
第三步,提炼。
提炼出最能概括人物特点的形容词。这恐怕是大家最为头疼的:往往心中有人物的形象,却苦于一时没有恰当的词去概括。为了避免考场上的词穷,大家应当在平时多储备一些常用的词汇,准备一个关于人物形象概括的“词汇收纳箱”。
在当时的年代,社会之黑暗。作者以写书的形式发泄出来。其中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齐天大圣为经典段落。其中就包含了作者吴承恩对当时社会某种现象的不满而抒发出的情绪。
目的: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无能; 表达对封建等级制度的痛恨
顽皮、武艺高强、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勇敢
表示对封建等级制度的痛恨与强烈不满
敢作敢当 武艺高强,勇敢机智 敢于反抗
目的: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无能 表示对封建等级制度的痛恨与强烈不满
打闹天宫 形象:桀骜不驯 敢作敢当 顽皮 武艺高强,勇敢机智,嫉恶如仇.敢于反抗
目的: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 表达对封建等级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