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气质类型与教养
关于儿童气质类型与教养
关于儿童气质类型与教养,由于孩子的气质类型不同,爸爸妈妈的教养方式也应该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养方法。下面是关于儿童气质类型与教养的相关内容!
关于儿童气质类型与教养1
在美国,气质研究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行为科学家设计的量表和客观观察,能将气质很科学地归类和评量,儿童心理学者也总结出一套适合不同儿童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步骤。
此外,临床研究工作者也探讨过儿童气质问题与伴发或继发的病理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属困难气质的、难于抚养的婴幼儿,随年龄增长,70%会出现行为问题。困难气质的婴幼儿3—7岁时,较对照组易出现行为问题。
有人指出,3岁时易害怕的孩子,长大以后易出现神经症行为,而表现不安、多动的婴幼儿,在青少年期易表现为违纪行为。
另有研究发现,4个月时的婴儿,如果是高度运动觉醒状态,对刺激易激惹,长大容易变成胆怯、害羞的孩子,而另一部分不易激惹、低运动觉醒的婴幼儿,易变成开朗和社会化好的孩子。
气质是条线索,让我们可以看清孩子的特性,知道某种行为是他的气质所致,根据孩子的气质,用合适的方式来教养孩子,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的父母和教师需要了解儿童气质的原因。
很多研究结果提示,观察儿童的气质越早越好。
父母和教师要体谅和理解有些孩子由于气质特征,以及他们在学习上、与人和环境相处上所遭遇的困难。
我们要伸出温暖的、支持的手,更积极地引导孩子在家庭的人际关系经验中,逐渐发展出一种最能适合他的气质特点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的生理和智力上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孩子的确需要我们的帮助,帮助他们寻找在生活中克服困难和学习取得成就后的快乐,这快乐是支持他们继续探索、奋斗的永恒动力。
当孩子长大独立后,童年时代父母和老师与他共同努力的经验,将是孩子一生里最温暖的记忆,在今后人生的逆境中带给他最温暖、最有力的鼓励。
关于儿童气质类型与教养2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知、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孩子刚一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有的孩子好动,有的孩子性情急躁,有的孩子安静。
儿童期是一个人气质和性格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极重要的阶段,对孩子形成良好气质和性格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儿童的气质和性格虽然与先天的因素有一定关系,但特征明显的、稳定的气质和性格绝不是一出生就形成了的,而是经过后天培养的,成长环境和自我锻炼都对气质的发展有影响,所以儿童的气质是具有可塑性的。
气质的分类有很多种,孩子的气质类型大致分为三类: 平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1、平易型
平易型的孩子很招人喜爱,他们的生活特点为活动有规律,对新鲜的刺激(如陌生的人、物、景)的反应抱有积极态度,能很快适应不同的环境,情绪反应温和,活泼可爱,情绪良好,不用大人指导。
看见陌生人就会微笑,睡觉前及睡醒后不哭吵,即使哭吵也很容易安慰,喜欢积极地到处去探索、接受新事物,反应敏捷。
2、困难型
这是经常让家长头疼的一类孩子,这种气质类型的孩子生活不规律,饮食、大小便、睡眠都没有规律,对新的刺激退缩、回避,反应消极,甚至拿新玩具逗他,他都很难兴奋,表现出冷淡的态度。
很难适应新的环境或者适应较慢,情绪反应强烈,稍有不顺心就大发脾气。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反应更为强烈,不易接受安慰,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顽固,不容易与他人相处。
3、迟缓型
如果说平易型和困难型是孩子气质的两个极端,那么迟缓型可以被看成是这两个极端的中和。
这个类型的孩子不活泼,不好动,有一些胆小,对环境的适应不像平易型孩子那么快,但是经过反复的接触后,可以慢慢适应,属于“慢热”孩子。
这样的孩子不会经常兴奋、积极,但是也不会很冷漠,一直处在一个平平静静的状态。对新鲜事物缺乏强烈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对一些新奇事物要慢慢地才会感兴趣,然后变得活跃起来。
4、教养方式
平易型孩子教养方式比较容易,要鼓励孩子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精神,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要注意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人生态度,不要让孩子变得自负,马虎。
困难型孩子,要特别耐心和热情,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克制自己的脾气,多带孩子出去与他人交往。
让孩子适应不同的环境,尝试新事物,采取适合其特点、有针对性的方法,让孩子慢慢适应社会,学会与他人相处。
迟缓型孩子的关键就是“掌握好火候”,对孩子的要求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让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去适应这个社会。
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否则孩子会产生压抑感,要循序渐进,让孩子慢慢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对于自闭症谱系儿童来说,天生的气质类型可能导致孩子某些行为更明显,某些能力比其他孩子更弱,家长要仔细观察,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进行家庭干预。
如果因为孩子是谱系儿童,而一味地忽略孩子天生气质特点,强硬地把孩子往“理想模型”培养,不仅不会成功,还容易让孩子产生暴躁、焦虑、无助等负面情绪,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变得冷漠,疏离,造成亲子关系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