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真的残暴?还是因为我们不懂历史?讲讲你不知道的秦始皇

 我来答
爱创文化
2022-08-13 · TA获得超过997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4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2万
展开全部
中国有几千年的 历史 ,有史记载,有无可循的为3700多年,而古时候封建王朝的统治为中央集权制,“一人最大,独霸天下。”秦王嬴政之前一朝君主皆称为王,嬴政之后便有了皇帝一词,有人说他残暴至极所以江山不久便被推倒,也有人说他功绩伟大,千古一帝也,其实他到底怎么样?各位看官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公元前247年,13岁时即大王位,先平定嫪毐叛乱,后又除掉权臣吕不韦,之后独揽大权,重用李斯,王剪等人,先后灭掉了当时分裂的华夏大地上的国家,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嬴政觉得此时的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就用了“皇”字和“帝”字给自己封了一个称号,“皇帝”,至此一国之君主皆为皇帝。

嬴政是秦庄襄王在赵国做人质的时候跟吕不韦的小妾所生的,出生在赵国的嬴政,自然跟自己的父亲一样作为人质。同样也跟自己的父亲一样,会受到很多旁观冷眼和不公平待遇,所以那个时候的嬴政可能就已经在心里有了统一六国的想法,让华夏子民不再有列国之分,避免再有王孙贵族留作质子的事情发生,后来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回到了秦国。嬴政十三岁时,秦庄襄王去世,嬴政顺位继承大统,登基称王,此时的嬴政已是君主,心中肯定会有完成伟大理想的念头,于是就开始了整治内患,安定朝堂的举动。

首先除掉了欲叛乱的嫪毐,随后又除掉了权倾朝野的吕不韦,此时的嬴政才是真正的“大权在手,天下我有。”

很多人知道秦始皇的残暴无非就是他“焚书坑儒”,动用几十万民夫修筑“万里长城”,这两大罪状,可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先来说说“焚书坑儒”一词,我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到:“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也就是说,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坑的是术士,并不是儒士,那为何有后来的“焚书坑儒”流传下来呢?根据有史可寻的资料记载,最早出现“焚书坑儒”的书籍是西汉末年的孔安国写的《〈尚书〉序》中。很多资料和影视剧中都有说过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最后儒家成为了我们国家的主流文化,那儒家的代表人物就是“孔子”,这个说“焚书坑儒”的孔安国就是孔子的第10世孙,大胆猜测一下,“焚书坑儒”应该就是文化流行后的一个误会,理由如下:

1,当时百家争鸣之后,儒家成为主流文化,那些失败的“学说家”的弟子们应该都转投儒家学说了。

2,“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在秦始皇去世前的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13年,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曾昭告天下,遍访名士,欲炼制长生不老药,所以那时候在始皇帝身边炼丹术士多如牛毛,都是想给始皇帝练出长生不老药,以求荣华富贵。这些术士用的是道家的技术,但是学习的可能是儒家的文化,所以被误认为是儒家子弟。

3,秦始皇是在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统一华夏大地的,那前221年到前213年这8年的时间,除了其他政务要做之外,长生不老就是他唯一的念想了,所以更加印证了“焚书坑儒”其实坑的就是炼丹坊士。

无奈当时儒文化流行以后,那些方士可能也被视为儒家之人,那些记载炼丹方法和材料的书籍,也被当成了儒家典籍,在那些术士无法练出长生不老药之后,被秦始皇愤怒之下,焚毁了。而作为儒文化代表人物的子孙,对秦始皇有误解也是正常的,所以在书中写到“焚书坑儒”。

再说说修筑“万里长城”,现代的长城虽然进行了修复,但是也只是连接修复,当年古长城主体依然是威严耸立,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当时秦始皇修长城是为了抵御北方的外敌,虽然秦之前已经有了长城,但是那时的长城并不相连,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广招民夫把之前的长城全部连接起来,但是其实那时候长城也并没有修筑完成,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大部分都是明朝时期修筑的,所以那时候秦始皇动用几十万民夫修长城的事迹,并没有确凿证据。可能大家会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反映出了当时修长城的民夫,常年不能回家,最后死在长城脚下的凄惨。侧面说明修长城时间长,环境恶劣,劳民伤财。但其实“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 历史 并无记载,其故事原型追溯到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左传》中,故事是想褒扬杞梁妻(也就是后世的孟姜女)在哀痛之际,仍能以礼处事,神志不乱,令人钦佩。第一个记述哭塌长城之事的人,是西汉末年的刘向。他在《列女传》中先重述了《左传》中杞梁妻的故事,然后他继续写到:杞梁妻没有子嗣,娘家婆家也都没有亲属,夫死之后成了个孤家寡人。杞梁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哭声十分悲苦,过路人无不感动。十天以后,“城为之崩”。但是真正变成现代传颂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明清之后,也就是说,这个故事从春秋战国时期,硬生生地经过两千多年的改变,变成了现在的“孟姜女哭长城”。这事压根跟秦始皇没有关系。所以秦始皇修筑长城并非残暴。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一千多年的华夏分裂局面,创造了帝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抵御外敌,增强了文化的交流和规则制度,重用“商鞅变法”革新,给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实纵观 历史 ,朝代的更替总会有流血牺牲,也总会有矛盾和仇恨,所以我们看待 历史 ,应该从最广义的客观角度去看待,总的来说,秦始皇在华夏统一的贡献上是不可磨灭的,也是为后世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功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