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实行了什么民族政策?举例说明与唐朝与吐蕃的关系(三例)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唐朝的政策是“融合”,唐太宗李世民本人就有胡人(少数民族)血统,所以他一向标榜胡汉一家,这点由文城公主远嫁吐蕃就可以证明 主要是任命各民族上层首领担任地方长官,不改变原有民族习惯与生活方式。他们职务世袭,代表中央政府对当地进行管理
公元7世纪30年代,松赞干布首建奴隶制的吐蕃王国时,正值唐太宗贞观年间的太平盛世 松赞干布主动增进与唐朝的往来,大力吸取中原地区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他几次派遣大臣向唐皇请婚后,于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迎娶了唐太宗的宗室女文成公主唐皇以释迦牟尼佛像、珍宝、金玉书橱、经书、经典360卷作为嫁妆,传说还赠给各种宝器、食物以及卜筮典籍300种,识别善恶之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书60种,能治404种疾病的医方100种,医疗器具6种,医学论著4种,还赠送了大批绸帛、衣物。文成公主以车载释迦牟尼像,以大队骡马驮运唐皇的上述赠品,还带了大批工匠,携带多种谷物种子、牲畜入蕃
公元649年,唐太宗卒,唐高宗即位,唐朝派使入蕃告哀,松赞干布特派专使吊祭,献金银珠宝15种置于太宗灵前,并致书唐朝司徒长孙无忌称:“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以赴国除讨。”唐高宗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后又晋封为“王”,还为他刻了石像,和唐朝其他王公将相的石像一同列于太宗皇帝的陵墓旁。这些史实都表明了唐蕃之间的政治关系异常紧密。特别是载于唐蕃会盟碑上的“甥舅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务令万姓安泰,所思如一,成久远大善,再续旧亲之情,重申邻好之义”等语,更是表明当时唐皇朝廷和吐蕃王朝之间,确实存在并盼望继续保持亲密友好的政治关系。
公元704年,藏王尺带珠丹即位,其祖母没禄(莫罗)氏听政,又多次派遣官员到长安向唐朝为藏王请婚。公元710年(景龙四年),唐中宗允以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金城公主入蕃,又带去了大量绣花锦缎、多种工技书籍和使用器物、龟兹音乐,还随带了工匠杂技等人员
公元7世纪30年代,松赞干布首建奴隶制的吐蕃王国时,正值唐太宗贞观年间的太平盛世 松赞干布主动增进与唐朝的往来,大力吸取中原地区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他几次派遣大臣向唐皇请婚后,于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迎娶了唐太宗的宗室女文成公主唐皇以释迦牟尼佛像、珍宝、金玉书橱、经书、经典360卷作为嫁妆,传说还赠给各种宝器、食物以及卜筮典籍300种,识别善恶之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书60种,能治404种疾病的医方100种,医疗器具6种,医学论著4种,还赠送了大批绸帛、衣物。文成公主以车载释迦牟尼像,以大队骡马驮运唐皇的上述赠品,还带了大批工匠,携带多种谷物种子、牲畜入蕃
公元649年,唐太宗卒,唐高宗即位,唐朝派使入蕃告哀,松赞干布特派专使吊祭,献金银珠宝15种置于太宗灵前,并致书唐朝司徒长孙无忌称:“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以赴国除讨。”唐高宗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后又晋封为“王”,还为他刻了石像,和唐朝其他王公将相的石像一同列于太宗皇帝的陵墓旁。这些史实都表明了唐蕃之间的政治关系异常紧密。特别是载于唐蕃会盟碑上的“甥舅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务令万姓安泰,所思如一,成久远大善,再续旧亲之情,重申邻好之义”等语,更是表明当时唐皇朝廷和吐蕃王朝之间,确实存在并盼望继续保持亲密友好的政治关系。
公元704年,藏王尺带珠丹即位,其祖母没禄(莫罗)氏听政,又多次派遣官员到长安向唐朝为藏王请婚。公元710年(景龙四年),唐中宗允以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金城公主入蕃,又带去了大量绣花锦缎、多种工技书籍和使用器物、龟兹音乐,还随带了工匠杂技等人员
展开全部
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是比较开明的。至于说唐朝与吐蕃的关系,说不上多好,至于说文成公主进藏是民族团结,我倒是不认可,要知道,松赞干布一开始是威胁唐太宗,说如果不和亲,就带兵打到内地。虽然说,最后是打败了松赞干布才和亲的,但我个人感觉这是出于军事和政治目的,和民族政策没一毛钱关系。而文成公主进藏,也只是个侧妃,很多人说什么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言听计从,我倒是觉得不可信,最多就是意思意思,因为文成公主进藏后四十年里才和松赞干布见过几次,而他和正妃的待遇更是差了不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