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禅语是何意思?

“菩提本来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禅语是何意思?... “菩提本来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禅语是何意思?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4-01-11
展开全部
首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这是六祖慧能一首禅诗里的话。他和神秀的禅诗中提到的
“菩提树”、“明镜台”是来比喻自己对佛法的认识。而
六祖“菩提本无树”中的“菩提”,则指的是真实本心。

禅宗的核心,以及佛法的核心讲的就是“菩提”即真实本
心如来藏。而六祖的禅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
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时比神秀的‘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要高明得多。

因为“菩提”确实有空的体性,是无形无相的,无觉无知
的,是“诸入不会”的。所以,并无菩提树、明镜台等实
物可供人“勤拂试”。但佛法不是如虚空一样的空,不是
断灭空,不是世俗认识所能了知的。是即相离相,无相无
不相的,是不即空有二边,而亦空有二边的。

所以说,这禅诗是在六祖亲证菩提之前的诗,并不代表他
后来亲证菩提后,对佛法的正确认识。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阳光文学城
高粉答主

2017-07-10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9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58万
展开全部
首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这是六祖慧能一首禅诗里的话。他和神秀的禅诗中提到的
“菩提树”、“明镜台”是来比喻自己对佛法的认识。而
六祖“菩提本无树”中的“菩提”,则指的是真实本心。

禅宗的核心,以及佛法的核心讲的就是“菩提”即真实本
心如来藏。而六祖的禅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
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时比神秀的‘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要高明得多。

因为“菩提”确实有空的体性,是无形无相的,无觉无知
的,是“诸入不会”的。所以,并无菩提树、明镜台等实
物可供人“勤拂试”。但佛法不是如虚空一样的空,不是
断灭空,不是世俗认识所能了知的。是即相离相,无相无
不相的,是不即空有二边,而亦空有二边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07-15
展开全部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突显了大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菩提本来是指的菩提树,菩提本无树,就是否定了菩提树的有形实质。明镜亦非台,同样也是否定明镜台的有形实质。这两句是说,菩提就在你的心中,明镜也只是你的心。菩提树也好,明镜台也好,本来都是空。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意思是说,既然本来一切事物都是空,那么沾染尘埃又从何说起呢?尘埃也是空啊!这首诗的意境就在于空得彻底,一切事物都是空,就连小乘的本心、本性也是空。
佛像背后是金色的帷幔
佛的身上是斑驳的印记
佛的心…
是永恒的路标
我们看不见
我们听不见
我们看见我们看见的
我们听见我们听见的
佛只是笑着看我们看见的
听我们听见的
也默默的看我们看不见的
听我们听不见的

有生皆苦 , 有生皆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1-11
展开全部
这句话在字面理解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禅语表达的意思:这是佛家六祖慧能顿悟的体现,佛主张佛法以无念为宗旨,无相为主体,无住为根本。所谓无相,应是既看到事物的相状,又不拘泥留恋于它。所谓无念,就是既看到事物的相状,又不以之为心念。所谓无住,乃是人的本性,任何心念都不可能停留静止,一切心念都是循环延续的,都不应该被外境所沾染和影响。神秀的渐悟正是局限于没能参透佛学要旨,不但留恋于事物的相状,还把它具体化了,这就违背了无相无念的最高境界。慧能认为心静一切才能静,心空是一切才能空,心明一切自己明,本来是明亮的心境,何来的尘埃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