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避免产生雾霾
首先应从观念的先行上做起,要建立起新的生态理念与政绩衡量标准。要呼吁人们树立生态理念,从观念上提高对生态的重视程度,增强整改生态污染的紧迫感,使生态文明深入人心。在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上,要改变以往的政绩考核指标。也就是说衡量地区发展程度已经不能仅仅以GDP作为标准,而应将生态环境的改善、雾霾的治理也纳入其中,这要成为各地求发展的一个共识。
其次,法律法规是重拳出击应对雾霾的坚实后盾。英、美等国的经验表明,法律是进行雾霾治理的有力工具。事实也表明,不能仅靠市场上污染制造者的“良心发现”,只有将治理雾霾纳入治理轨道,才有可能取得实效。政府应从全局的高度加快环境立法,并严格执法,加大惩治力度,明确污染废气废物品名录及其超标量,绝不姑息与纵容违法超标的企业行为与个人行为。
再次,发挥技术创新对雾霾治理的关键作用。相比其他先发展国家治理雾霾的漫长过程,德国只用了10年时间就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因为其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从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燃煤等排污大户到厨房中的炸、煎、炒等,为了减少污染、控制雾霾,都充分运用了科技手段,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借鉴。有必要加大环保科技的资金与政策支持,降低清洁能源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成本,扩大新能源的使用范围,从而有效助力解决雾霾难题。
扩展资料
他国雾霾治理的经验:
上世纪下半叶,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迅速发展时期也出现过重雾霾天气,并酿成了严重苦果。如今几十年已经过去,英国“雾都”摘帽,美国洛杉矶“天使之城”再现,日本享有了“绿化王国”的美誉。发达国家在应对雾霾问题上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积累了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英、美、日三国在治理雾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法治;二是源头治理。从法治来看,世界上第一部关于空气治理与保护的法案《清洁空气法》在1956年诞生,到后来《制碱等工厂法》、《国家环境政策法》、《空气污染控制法》等的颁布,都旨在以铁腕手段强制性控制雾霾污染。
从源头治理来看,主要是针对空气中弥漫的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英国在上世纪针对交通污染,对不达标的汽车尾气排放进行重额罚款,要求1993年以后出售的新车必须装有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同时全力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美国洛杉矶政府则要求1994年后出售的汽车都必须安装“行驶诊断系统”,以便及时监测和维修超标机动车。日本东京立法要求汽车必须安装过滤器,有些地方还在交叉路口设置废气浓度测试点。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治理雾霾要打持久战
十万个冷知识
1、拼车。
可以充分利用空闲车辆,合伙搭载减少汽车使用,进而降低尾气排放。
2、制造大量清洁能源。
继续增大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制造,转向绿色能源开发。
3、电动自行车。
选择传统的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旨在提高空气质量,改善交通拥挤状况。
4、支持新都市主义。
城市规划专家彼德-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提出了新都市主义规划,致力于打造绿色城市,如果未来中国一些城市采用新都市主义规划设计,或将改善空气质量。
5、清洁厨房炉灶。
燃煤厨房炉灶能够产生大量烟雾,事实上,劣质厨房炉灶被认为是导致肺癌的第二大凶手,仅次于吸烟。人们应该使用更加环保、有效的厨房炉灶,但这需要改善炉灶设计,并适应家庭的需求。
6、推进能源利用效率。
太阳能吸引人们的关注,被视为一种新兴环保能源,合理利用能源以及保存是至关重要的,有助于缓解空气污染。支持建造绿色建筑工业,鼓励高效利用能源。
7、关闭重度污染工厂。
关闭重度污染的工厂,以改善近期出现的空气质量问题。
二、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原因:环境污染是雾霾出现的主要原因。
(1)京津冀地区地形独特,西、北方向都有山峦环绕。
(2)大城市聚集、人口密集。如果一段时期内,大气稳定,对流弱,水平风比较小,就会引发累积效应,大气中的污染物没法及时排散出去,就会出现雾霾天气。
三、预防雾霾
1、减少外出。
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出门,或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戴口罩防护身体,防止污染物由鼻、口侵入肺部,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肤。
2、注意饮食。
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
3、行车走路要倍加小心。
中等和重度雾霾天气下,能见度较低,视线差,驾车、骑车和步行的人们都应多加小心,特别是通过交叉路口和无人看管的铁道口时,要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