谤讥古义和今义
“谤讥”的古义为指责、劝谏,偏向于委婉的劝谏他人,提出意见。一般为褒义词。
“谤讥”的今义为诽谤、讽刺。恶意的挖苦、攻击别人。一般为贬义词。
“谤讥”出自:1、《汉书·师丹传》:“谤讥匈匈,流於四方。”
2、元 孛术鲁翀 《范坟诗》:“旧德陈苦辞,往往阨谤讥。”
3、 清 朱之瑜 《与本多重昭书》:“是故羹藜衣敝,不敢以古制自丰,而下愚无知,谓为吝啬,腾之谤讥。”
4、《战国策·齐策》:”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扩展资料:
“谤讥”的典故: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作者:西汉刘向
原句为: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
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谤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公开议论指责,没有贬义
今义:诽谤嘲讽
词语分开解释: 谤 : 谤(谤) bàng 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谤讥。谤讪。谤议。谤毁。诽谤。责备:谤木
讥 : 讥(讥) jī 讽刺,挖苦:讥讽。讥评。讥笑。讥诮。冷讥热嘲。查问,察问。指责,非议:讥议
扩展资料
词语来源
1、《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白话译文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
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谤讥
今义:讥是讽刺的意思 谤是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