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的分界是多少
易溶:大于10克/100克水.(100克水中溶解10克气体);
可溶:大于1克/100克水,小于10克/100克水;
微溶:大于0.1克/100克水,小于1克/100克水;
难溶:大于0克/100克水,小于0.1克/100克水。
化学溶解度知识点:电解质的溶解度
许多无机化合物在水中溶解时,能形成水合阳离子和阴离子,称为电解质。电解质的溶解度常常可以划分为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四个等级。通常把在室温(20度)下:
(1)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
(2)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
(3)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
(4)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
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化学溶解度知识点:酸碱盐的溶解度
1. 酸的溶解度
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2. 化学碱的溶解度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3))。
3.化学盐的溶解度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024-11-08 广告
对于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这些词语,没有明确的统一分界值,因为它们是用来描述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程度和速度的一种描述性词汇。这些术语在不同领域和不同背景下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异。
在化学中,这些词语通常用来描述溶解的情况,尤其是在溶液中的浓度。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描述方式:
1. 易溶(高溶解度):指物质在溶剂中可以迅速、易完全地溶解的状态。溶解度较高,通常达到饱和浓度或接近饱和浓度。
2. 可溶(中等溶解度):指物质在溶剂中可以较容易地溶解或在较长时间内完全溶解的状态。溶解度适中,比易溶稍低,但仍能达到一定浓度。
3. 微溶(低溶解度):指物质在溶剂中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解,但溶解度较低,常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或者搅拌来达到溶解平衡。溶解度远低于可溶和易溶。
4. 难溶(极低溶解度):指物质在溶剂中几乎不能溶解的状态,溶解度非常低,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溶解一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化合物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和溶剂。因此,具体的分界值会受到具体情况和定义的影响。
可溶:大于1克/100克水,小于10克/100克水;
微溶:大于0.1克/100克水,小于1克/100克水;
难溶:大于0克/100克水,小于0.1克/100克水。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常用的划分来描述溶解度:
1. 易溶:指溶质在溶剂中能够完全溶解,形成透明的溶液,溶解度较高。
2. 可溶:指溶质在溶剂中可以溶解,但不一定完全溶解,可能形成部分溶解的悬浮体或颗粒。
3. 微溶:指溶质在溶剂中能够略微溶解,但是溶解度很低,通常形成浑浊的溶液或悬浊液。
4. 难溶:指溶质在溶剂中几乎不能溶解,可能只发生微弱的溶解或不溶解,形成沉淀。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溶解度界限会受到溶质和溶剂的物化性质以及温度的影响。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溶剂和温度下可能出现不同的溶解度情况。因此,在描述溶解度时,最好参考实验数据或相应的文献资料来确定具体的溶解度情况。
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是常用来描述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程度的术语,它们并没有明确定义的分界值。具体的溶解程度可以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和实验条件而有所差异。然而,一般可以使用以下一般性的描述:
易溶:指物质在给定的溶剂中能够充分溶解,形成透明均匀的溶液。大部分或全部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溶解。
可溶:指物质在给定的溶剂中可以溶解,但溶解程度可能较低。溶解后的溶液可能不完全透明,或者有少量沉淀或悬浮物。
微溶:指物质在给定的溶剂中的溶解程度较低。溶解后的溶液通常呈现浑浊或有明显的沉淀物,但仍可以观察到一部分物质以溶解态存在。
难溶:指物质在给定的溶剂中几乎不能溶解。溶解后的溶液通常呈现混浊或大量沉淀物,只有极少量的物质以溶解态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术语的使用是相对的,取决于所使用的溶剂和溶质的特性。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可能呈现不同的溶解程度。因此,在具体实验和应用中,还需要参考物质的溶解度数据、溶液浓度等因素,以更准确地描述溶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