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的划分(多大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依据溶解度划分,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继续加入该种溶质,如果该物质的质量减少,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该物质的质量不变,那么溶液是饱和溶液。
3、由于水可以和酒精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水和酒精不可以形成饱和溶液。
4、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
① 氢氧化钙和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若把氢氧化钙和气体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要升高温度。
② 最可靠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加溶质、加溶剂。
③ 若想把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并过滤。
④ 若想把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也可以加入CaO并冷却。
⑤ 氢氧化钙不是晶体,从氢氧化钙溶液也不会析出晶体,所以只能称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② 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扩展资料:
应用
1、由已知温度查某物质对应的溶解度;
2、由物质的溶解度查该物质所处的温度;
3、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比较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4、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设计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方法,例如提纯NaCl可用蒸发溶剂法,分离NaCl和NaNO₃可用降温结晶法。
5、 能够判断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
6、判断在一定温度下把一定量的溶质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所形成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7、根据物质在20摄氏度的溶解度来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8、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2013-05-20
可溶:大于1克/100克水,小于10克/100克水.
微溶:大于0.1克/100克水,小于1克/100克水.
难溶:大于0克/100克水,小于0.1克/100克水.
2013-05-20
小于0.01 难溶
0.01~1 微溶
1~10 可溶
大于10 易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