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到底要不要参加社团呢?
2024-11-08 广告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难免会被各种各类的社团纳新活动所吸引,会纠结要不要参加社团,参加什么样的社团。所以大学到底要不要参加社团呢?答案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
大学参加社团的优点。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觉得参加社团对我们是有一些好处的。首先,在参加社团前,我们会仔细的思考要如何介绍自己,这就锻炼了我们的面试能力,可以让我们在以后的求职面试中不再紧张焦虑。大学生参加社团可以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添加一些色彩。没有参加社团的学生每天的活动都是单一枯燥的,除了学习,就是玩手机,而参加社团后,社团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我们积极参加,会极大的丰富我们的生活。参加社团我们会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会扩大我们的交际圈,会认识更多的人。在举行社团活动时,我们可以顺便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在活动中提升我们的自信心。另外,在大学参加社团是可以加学分的,优秀的社员还可以获得证书。所以,我非常建议在大学参加社团。
不参加社团可以做些什么。
大学里也有一些人不愿浪费自己的时间,所以他们也会选择不去参加社团,那不参加社团在空闲时间可以做些什么呢?大学不参加社团可以在自己空闲的时间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不参加社团的活动,我们可以去图书馆读书,可以去兼职,可以学习一些技能,如ps,pr等,也可以在宿舍休息。在大一时,我们宿舍就有一个女生任何社团都没有参加,当我们有活动时,她会选择去图书馆学习或者在宿舍休息,非常的轻松。我们参加完活动后会累的休息半天,而她将自己的时间利用的很合理,井井有条。但是最奇妙的是,在期末时,她的分数与我们这些参加社团努力工作的人的分数相差不大。
在大学参加社团可以锻炼自己,但并不是非得要参加社团,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
在我看来,大学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和选择的自由。而社团,绝对是大学里最有价值的部分。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大学生是否应该参加社团
社团主要分三类。第一种是提升能力型;第二种是兴趣型;第三种是略带商业性质型。
第一种、提升能力型
通常大家都是抱着锻炼自己,提升能力的目的去的。首选是学生会。学生会组织健全,能够承办各种大型活动,是学校老师的得力助手,自然也有不少福利。
首选学生会,最好是学生会的核心部门。
第二种、兴趣型
既然是兴趣类社团,就不要纠结太多了,学门技能或者找到一起玩儿的伙伴是最大的初衷。
兴趣型不要有压力,职位也不重要,放轻松。
第三种、商业性质型
要么是背后有企业,要么是一群创业激情的小伙伴的奋斗营。比如说有一些企业在学校设立一些俱乐部,招募校园大使,例如联想,华硕设立的精英汇。
这种社团的挺好的,一方面能够锻炼出一些做活动的本领,另外还会有公司的指导,实习机会等;有的还有赚钱的机会。但是要擦亮眼睛,最好选大公司,谨慎考量工作内容,不要做一些不太好的事情,透支自己的信用为别人做嫁衣。
对于社团,大学生要避免这3个误区。
第一、把进社团当卖身
很多人把社团看得太重了,觉得进了一个社团就好像签了卖身契一样,需要一辈子。这样就想的太沉重了,社团就像缘分,缘分来了好好珍惜,缘分尽了好聚好散,没有什么大不了了。退社团也不要当做太严重,大家还是好朋友嘛,不过有的社团负责人确实小心眼,对退社团的人可能会记仇。
第二、视野局限
不要把自己所接触的当做全部,比如在你的社团里有些岗位,在别的社团可能是另外一些岗位;在你的社团里办活动是这样流程,在别人的社团有别的玩法。不要局限在自己的部长的经验,不要局限在自己社团的规则。
多去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和玩法,把思路打开。
第三、社团和学习不可兼得
拿我自己来说,我有6个社团,3个社团做到负责人,但是我依然每年拿奖学金。不是社团耽误了你的学习,是你不懂学习,不搞社团你照样学不好。 说社团影响学习的人,本身的时间管理能力就不行,更应该趁此机会去学习怎样协调不同的事情,怎样去管理自己的时间,怎样去让自己多线程工作。因为你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色的增多,尤其是步入职场后,你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杂,越来越需要同时做很多事情。当你遇到很多工作同时袭来的时候,能够处理好吗?这项技能应该在大学就练起来,受用一辈子!
说了这么多,社团的好处是什么呢?
第一点,提升能力
越难进的社团,越难进的部门,越锻炼人,怎样通过面试,我下届节会分享。你要学着真正地去负责,去执行一项活动,会涉及到很多东西,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组织策划、团队合作、沟通协调。
第二点、链接人
社团可以向一些优秀的人去学习,尤其是做到社团高层的学长学姐一般都有很多优秀的特质。你会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为学习和成长上的好伙伴,甚至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偷偷透露一下,相当大比例的大学生都是通过社团脱单的。做到社团越高层,越能结交到更多的人脉,获取更多的资源。
第三点、丰富自己的经历
做更多的事,见更多的人,极大地丰富自己的阅历和生活。更珍贵的是,当你在做A事情的时候,可能接触到了B东西,帮助你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门,发现更多的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没有社团经历,你根本不会知道。
大学正是因为有了社团才如此精彩,你怎么能错过呢?社团是一个小社会、小公司,在社团里做的好的人,通常在职场上也能混的风生水起。
如果你想充实自己的课外生活,加入社团是有必要的。
(一)参加社团可以扩大学生的交友圈子。大学生活不再和高中那样以班为团体,班上的每个人都特别的熟悉,每天固定在相同的位高唯滚置上课,大学不再固定座位,也就没有了同桌这个概念,所以可能有些人上课、下课身边都是舍友,没有其他朋友了,所以社团可以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朋友,接触更多的人。
(二)参加社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大学相比于高中,有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每天的课外时间非常多,那么有一些人就窝在宿舍追剧、打游戏,时间就会荒废过去。有些人甚至可以连续还几天都不出宿舍,那么参加社团,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可以让这些人走出宿舍,和同学交流。
(三)参加社团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参加社团大多都是兴趣使然,比如一个学生非常喜欢轮滑,那参加轮滑社就非常合适,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是最美好的大学生活。社团会举办很多活动,比如骑行比赛,你可以在大学的闲暇时光进行一场刺激的骑行比赛。
(四)大学生中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他们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成立了许多科研类社团组织,将具有发明创造潜质的人相聚在一起,共同进行研究创造。社团组织真正成为大学生开发潜质,展示自我的舞台。大学校园里学生们的发明创造方兴未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五)大学校园里,思想理论类、文学艺术类、体育健身类社团的大量涌现,使更多青年学生的理论水平、思想觉悟、文学艺术修养、身体素质等将会有较大提高。通过参加这样的社团活动,不仅使参加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才能,掌握了本领,还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大学生自身的修养,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觉悟。
这个是需要的!
大学的结社类型
大学生是结社活动频繁的群体,同学们刚从高考走出来,正愁怎样度过大学生活呢,大学社团是一个新颖的、有吸引力的事物(虽然很多高中现在已经有蛮多类似于大学社团类型的结社群体,但是就影响力、创造目的性和更新迭代的效率来说还是和大学社团有较大格差)
以是否有学校行政的官方背景,可以粗略地将大学社团分为三种类型:
1)纯粹以兴趣爱好为结社目的的社团。这种社团在大学星罗棋布,多种多样,满足多样化兴趣的需要,在百团大战中基本上就是主力军。只要每年你留心逛一逛百团大战,基本会收获一沓宣传单和二维码。这种类型的社团内部也有很大差异,比如Bbox社与和音社,圈层壁垒会不一样,但不是你没有基础就不能来,只要你想学你有兴趣,交了会费「狗头」,照样玩的起来。再比如围棋社和汉服社相比,围棋的圈层更狭窄,毕竟没有多少大学生会从小培养下围棋,所以其天然是小众的,但是汉服社基础就广一些,喜欢古典诗词、古风音乐或古风cos等都可以融合进来,门槛也不高(除了氪金你懂得)
2)半行政背景的社团。依托某一个课题项目或是校际项目等等因素建立的社团,有些情况下经费由项目资金支持,属于类型1)和类型3)之间的“过渡层”,没有明确的分型标志,单独这样分型出来是为了让同袍们对号入座,更好认识你想要加入的社团。比如一些诗词吟唱社(依托古代文学系)、马克思研究社(依托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系)、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团体(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或是校企联合项目)
3)以学校或是院系意志建立及管辖的社团。有些同学把这一类社团称作学生组织,里面的人称作学生干部。但我更愿意把它归纳为大学社团的一种特殊分型,他们也会组织活动,更多情况下以官方的背景呈现在学校生活中。入会大多有面试环节,是需要筛选的,有人数的限制,不光以玩乐为目的,天然带有一定的组织任务。与类型1)相比会弱化圈层和兴趣的概念,不讲究所谓圈层壁垒。广为人知的就是各种学生会、团学会及它的衍生组织,他们会在平时或是有大型活动时召集、组合各种其他类型的学生社团,在本校和校际之间有号召力和组织力。毕竟,这是学校的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咯。
这时候你会发现这三种类型你进去都是利大于弊的,你能学都好的处事方式,也能学习到管理一些复杂或者繁琐事情的能力,虽然会有一些不好的因素,但是总归能学到的比较多,所以加入社团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