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为何缠足?
缠足也就是裹小脚,毫无疑问这是君主集权专制时期产生的一种陋习。对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自商纣王开始,那时候狐狸精妲己用一双小脚魅惑了他,于是全天下的女性都开始学着缠足,也有人认为是开始于春秋时期,当然还有人说是隋唐年间或者五代时期。
不过可信度最高的,当是始发于北宋,而后兴起于南宋。大文豪苏轼还曾作了一首《菩萨蛮·咏足》"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古代女性为何缠足?本文将从缠足的原因谈起,看古代的女性角色。
(一)、男尊女卑,那个时代的悲哀
自南宋兴盛以来,发展到明朝是为巅峰。那个时候,女人们若是脚掌过大,总是会被人耻笑。一直到清朝,还在延续着这个陋习。女孩在年幼的时候,就被强制性的用布包裹起脚来,让它产生畸形,而后不再生长。
孙中山先生,就是因为小时候看到姐姐被裹小脚,才坚定了他推翻封建专制的决心。其实现在很多农村年过耄耋的老太太,都是从那个革命的年代过来的,她们也有很多都裹着小脚。
1. 女子弱小便为美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纤纤细作步,精妙世无双"。在古代大多数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大都是以弱不禁风而又满怀仇怨的形象出现。
除了《孔雀东南飞》以外,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以及柳永笔下的青楼女子形象皆是如此。
只有女性小巧玲珑了,只有她们小家碧玉了,男性才会激发出自己的优越感,才会在此基础上迸发出对女性的保护欲。在当时的男性眼中,根本不把女性当成人看。他们将其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或者一个玩具或者一个工具。
所以,根本就不在乎女性的想法。如果说三从四德是在精神上压制女性,那么裹小脚就是在实际行动上抑制女性。因为古时候的男子,害怕女性独立,女性崛起。所以,就想方设法的让她们只得依附于男性生存。
那么,为何要用裹小脚如此残忍的方式对待女性?
2. 征服欲望以及"变态"审美
"一弯软玉凌波小,两瓣红莲落步轻"。古代有很多诗文,都是在赞美女性缠足的。在大男子主义的影响下,男人们自然而然的就认为女性该当如此。这才是真正的美。还经常提到什么脚小能遮三分丑,即使女性资质平平,那么只要脚小也能成为她们的加分项。
其实就是因为很多酸腐文人以及士大夫们的病态心理。他们常常流连于声乐场所,将女性视作曾自己的玩物。清朝有一叫作方绚的文人,他甚至专门写了一本关于缠足的书。他和友人聚会之时,经常就是摸着女性的脚,他认为"柔若无骨,愈亲愈耐抚摩"。
"蚁频量,红裙隅坐。绝缨而履舄交错,飞觞则香泽微闻"。当时的人,疯狂到在饮酒作乐时喜欢闻女性的小鞋以下酒。这其实就是一种"恋足癖"。
甚至就连苏东坡,也是如此"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种病态的审美思想,是自宋朝开始流传的。于是在文人们的宣传下,普通百姓也将小脚视作为审美的第一要义。
古代的女人被教育自己就是为了男人而活着的,那么讨男人欢心,就是她们的主要工作。既然大家都喜欢脚小的女性,家里的长辈害怕自己女儿长大了无人愿娶或者被人说三道四,那么就只能在其幼年之时,强行的裹住孩子的脚。
成语品头论足,就能够说明,在古代人们对女性的看法,除了脸上的容貌,就是脚掌的大小。所以,女性缠足首先就是为了满足男性的特殊癖好。
(二)、借题发挥,利用儒教压倒女性
在北宋年间,一般只有声乐场所的女性,才会裹小脚。但是到了南宋,这种风气率先蔓延到了宫廷。
毕竟孔夫子曾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里的女子与小人是专门指"人主"身边的女性与仆从。所以,南宋的"人主们"为了不让女子难养,就想出了让她们缠足这个歪主意。
1. 强化统治,遏制女性发展
那些高高在上的王侯将相们,不仅害怕外人夺了自己的权力,也怕身边的人影响自己。所以,南宋的公主和妃子们大都是裹小脚的。"建炎四年"柔福帝姬至,以足大疑之。"建炎南渡后,有位从北方来的女子,自称是荣福公主,但却因为脚掌太大而被怀疑。
可见,在南宋裹小脚早就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既然"女子难养",那么就干脆不断的打压她们。让这些人知道,自己生来就是低于男性的,以防止其产生非分之想。"理宗朝,宫人束脚纤直",自那以后,这种风气就逐步的蔓延到了官僚贵族阶层。
大家纷纷以家中女人缠足,为夸耀的资本。人家青楼女子缠足那是"工作需要",而王宫贵胄家的女子缠足,纯粹就是为了满足男性的控制欲。这是一种打压女性思想的方式,也是一种病态征服欲的体现。
2. 深化三从四德思想
司马光虽然小时候砸锅缸,而且还写下了《资治通鉴》,但他的思想的确是太过于迂腐。他曾说"夫天也;妻地也。夫日也;妻月也。夫阳也;妻阴也。天尊而处上。地卑而处下"。在其看来,女性就是男性的附庸。她们活着,就是为了男人。
即使自己的男人去世了,也应该为其操守贞洁,否则就是违背社会道德。既然男人们都喜欢小脚的女性,那她们就应该照办。
后来程朱理学问世,它和儒家思想有很多的不同之处。这个思想,主要就是为了维护男权社会,维系皇权统治而量身打造的。
它一直都在提倡"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倡导女性一定要遵守妇道。何为妇道?以夫为纲,便是最大的妇道。久而久之,女性自己也习惯了缠足。她们也会笑话那些没有缠足的妇女。甚至,小脚还成了攀比的一种方式。
明清之际,会定期举办晒足会,脚小者方可获胜。如此裹小脚成了一种社会风气,男性都以娶到脚小的女性为荣,而以娶到脚大的女性为耻辱。如果不缠足,即使嫁到了夫家,那么也不会受到任何尊重。
(三)、禁锢女性,剥夺其追逐自由的权力
"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古代的男性对待家中妇人,脾气都很是暴躁。他们也害怕女性会离家出走,那么只要其裹上了小脚,她们便无处可去。走两步路都得扶着,又能走多远呢,只得在家里忍气吞声。
成语举案齐眉,是形容夫妻二人和睦相处,但它的意思是妻子跪着将盛有饭菜的案子举在眉毛上,以供丈夫食用。由此可见,古代对女性是多么的不尊重,女性也习惯了在夫君的凌辱下生活。
1. 经济不独立,何以实现人格独立
缠足就是为了不让女性出门,不让其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如此,家里的男人和她们说什么,她们就会信什么。就像文化闭塞,言论不自由的国度,朝廷宣传什么,百姓们自然就会信以为真。如此一来,人就会跟着宣传的内容去考虑问题。
男性们会美其名曰的说,是对女性的保护,其实这就是对她们的思想禁锢。再者,古代总是宣传男耕女织那样美好的夫妻生活。这其实也是限制女性出门的一种方式。裹小脚也是如此,女性连路都走不了,何谈出门工作或者下地干活。
她们的纺织品,也是靠着男性出去售卖。如此一来,女性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没有实现经济自由,又怎么实现人格自由。裹小脚,就是杜绝了女性产生经济自由的一切可能性。让她们永远永远的生活在男性的笼罩之下。
2. 让男尊女卑变得顺理成章
"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只要缠上了足,那么走起路来如风摆柳,美不胜收。这就是男性控制欲的一种体现。限制了她们走路,便能阻止其外出,便可以阻止其获取经济来源。也可以让她们完全服从于男性。
待字闺中之时,完全听命于自己的父亲;为人妇,便成了夫君的附庸;夫君倘若早逝,还要听命于自己的儿子,然后为夫君恪守贞操。这是对女性最大的不公平,也将古代男性的丑陋,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们根本就不把女人当成人看,把她们当成为自己刷锅洗碗端盘子的工具,还将其美化成"女主内,男主外"。值得一提的是,裹小脚以后,女性就会有踵走路,会使其盆骨扩大,从而促进生育。男性们把她们当成自己发泄欲望的玩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结语:
裹小脚这种行为,十分的反人类。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女性的感受。通过这种残忍的方式,来让她们完全的听命于男性。同时,又能够限制其人身自由,不让她们接触外面的世界,使女性自出生那日起,就觉得自己低男性一等。
女性缠足最早开始于公元969-975年南唐李煜在位的时期,李后主的一个窅娘别出心裁,用帛将脚缠成新月外形在金莲花上舞蹈取悦天子。后来这种风气渐渐普及到了百姓人家,女子都以缠足为美。那时候的封建文人和士大夫都有着病态的审美,视女子为玩物,赏玩女子的小脚成了一种癖好。另外,古代有着父权制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习俗,女子裹脚之后行动不便会减少出门,所以裹脚也成为约束女子的一个重要办法。
古代女子缠足之后,人们称作“三寸金莲”。这个裹满布条的小脚成为了最为隐私的部位,专供自己的男人使用。在当时,小脚是绝对不能让其它男子看到或碰到。如果不小心被碰到,此女子会视为人生最大的耻辱。
缠小脚最早开始于公元969-975年南唐李煜在位的时期,也有人以为,早在公元前770-476年的战国时期,缠小脚就已出现了,或许更早还可追索到商代。总之,缠小脚这一封建社会的恶俗具有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残害了数不清的中国妇女。可以说,缠小脚是父权制传统下“男尊女卑”最突出的表现之一。
一:裹脚后有利于把妇女困在在房间内,行动不便,这样一来活动范围就严格的限制了,也符合了“三从四德”的礼教,也就达到保留贞操的目的。
二:裹脚后会引起妇女本身体状态的变化,从此更好地承当延嗣后代的生育工具。在缠足之后,脚步的形状成为畸形,当脚接触地面时,全身的重量集中于踵部。可以这样说,缠足后的女子是用踵部来行走的,每走一步,就会牵动腰髋部,日子一久,妇女的腰髋部发达,骨盆改变,对妇女的生育有影响。
三:古代统治者的思想对百姓的影响,在五代前,有一种说法是裹脚是起源于吟诗 “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李煜,李煜的嫔妃们用布把脚缠成月亮形状,还在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歌舞,李后觉得这是至美,在那开始后宫中就开始缠足,后来又广泛在民间流行起来。
四:古人病态的审美观使然。许多封建文人的病态审美,觉得小脚非常美。特别是明清时的文人就出现有许多咏小脚的浓词艳句,就如“瘦欲无形,越看越生怜惜”,那时候的这种思潮对社会风俗的影响,这样一来古代妇女除了注重头饰,然后业把目标放到脚上,就像成语“品头论足”就是有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的意思,头和脚,成为当时很多人眼里女性美的一个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