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不可以吃豆制品,真的是这样吗?
大豆是一种高蛋白、优质蛋白质、低饱和脂肪、低血糖指数的食品,还含有以大豆异黄酮为代表的植物营养素。许多研究表明,多吃豆制品的人会降低患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一些肿瘤的风险。但是,即使有这样优质的营养素,很多人也不得不忍痛割爱,避免食用,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痛风患者。
痛风,很多人一提起就紧张。痛风是由关节中尿酸结晶引起的急性关节炎。可见,尿酸在痛风的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尿酸是怎么来的?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有些嘌呤来自食物中的蛋白质,而其他嘌呤是由体内的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所以痛风和饮食有一定的关系。犯过痛风的人都知道,冬天一次啤酒火锅或海鲜烧烤后,关节会痛到第二天无法下去。这个明确的诱发事件让大家更加确信痛风是吃了。例如,在台湾省的一些土著民族中,痛风的发病率可以是普通人口的几倍。比如有些嘌呤代谢异常的孩子,即使正常饮食也会有痛风。
“吃”作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痛风发作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食物中的嘌呤,尤其是饭中的嘌呤,只占人体尿酸来源的一小部分。痛风发作前,患者的尿酸水平往往偏高。这顿饭只是引发关节炎的导火索。
因为嘌呤可以通过蛋白质代谢产生,所以很多人把“高蛋白”等同于“高嘌呤”,进一步等同于“引起痛风”。因此,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大豆成为许多痛风患者的食物。那么大豆和豆制品中的嘌呤多吗?每100 g食物中嘌呤含量小于50 mg,低嘌呤含量50 mg-100 mg,中嘌呤含量100 mg-200 mg,高嘌呤含量200 mg-300 mg,超高嘌呤含量300 mg以上。
对于痛风患者,建议嘌呤摄入量小于400 mg/d,甚至一些低嘌呤饮食要求每日嘌呤摄入量小于150 mg。但100 g猪肝含有331 mg嘌呤。大部分肉类,不论来源,嘌呤含量都在中到高,而海鲜的嘌呤含量较高,大多在高嘌呤到超高嘌呤的范围内。在非动物性食物中,真菌和海带的嘌呤含量相对较高,尤其是干蘑菇、干海带或海带汤。欧芹(西餐常用的一种调味品)的嘌呤含量在蔬菜中最高,而豆苗和芹菜的嘌呤含量为中到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