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的辩证指的是什么?

 我来答
我是小一一哦
2021-11-29 · 超过6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508
采纳率:19%
帮助的人:19.4万
展开全部
真正的中医是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药,不是根据西医的疾病名开方的。
中医的核心的确是辨证论治,但问题是,到底什么才是“辨证论治”?关于这个问题,有太多答案,因为毕竟辨证论治是由人来进行的,而人则有很多不同,我试着加以归类说明。
第一类,最下乘的,往往为初学者、乡村医生中医爱好者所应用,这类人所谓的辨证论治,就是拉肚子就用附子理中汤,感冒就用麻黄汤,腰腿疼就用独活寄生汤,碰准了很有效,碰不准也不知道为什么,其人自动忽略无效例证,只记住有效的而洋洋自得,但其实,这种用药法,其实是西医思路。
第二类,症状医学,不知道患者为何西医疾病的前提下,就可以根据病人的症状、舌相、脉相给予合理的治疗,这是西医做不到。因为大部分西医疾病需要诊断清楚,才能根据检查针对治疗。疾病是千变万化的,而且西医诊断疾病名称很多,还有新出现的疾病,西医需要检查结果,给予相应的药物,如果是新出现的致病菌,还需要研发其对应的杀菌药。有是症用是药,有恶寒就是风寒未解,对应麻黄,有腹冷就是下焦虚寒,对应附子,有咳嗽就是肺气不收,对应五味子,有寒热交替就是少阳不利,对应柴胡,有乏力就是脾虚,对应黄芪人参,把病人的症状搜集完整,分门归类,找到对应用药罗列出来凑成一方,成了,但是,这种所谓的辨证论治,和第一类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是分得更细了。
第三类,崇拜伤寒论,以之为超越古今的无上经典,其他医术皆是违逆,终生都以经学者为荣,这里面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经句用方一字不改,见到病人,卡条文,卡到了哪条用哪条,来某条对应的方药,一味不能加,一味不能减,那要是卡不上任何条文怎么办?不怎么办!在他们眼里没有卡不上的,曲解附会还有卡不上的?第二类聪明点,不这么“严谨”,就是把六经辩证单独拿出来,实用的是经典里的辩证法,方子也是那些方子,可以加减,但是,是否就没有超出六经涵盖范围的病?是否能够在经方之外立意设方又能不离经方本意?这些都值得深思啊。
第四类,这些人嘴上说是学经典的,经典是指内经,什么圆运动,什么阳气的重要性,其实就是从内经里抽出一两句对自我观点加以注解,与我无利者弃之,与我有利者取之,强调哲理,强调经典,无视病人的实际情况,我不管你究竟什么感觉病的本质怎样,反正我是内经的,内经上说的才是对的,所以,这个病人来了开附子那个病人来了开附子,一两个经验方子开一辈子,举旗者竟然喊出终生没有见过真正的阴虚这样的话,这也是一种辨证论治。
南邕
2021-11-29 · TA获得超过29.2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6万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1.2亿
展开全部
中医辩证:
“证”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在中医学的历史上以及现代文献中,对于“证”的概念和使用不太统一,有以证为症状者,亦有称病为证者。
当代中医学对于“证”的约定: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证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
“证”实际包括证名、证候、证型等概念。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一个诊断名称,这就是“证名”。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医|学教育网整理、卫分证、脾肾阳虚证、膀胱湿热证、瘀阻脑络证等,均为证名。临床上有时又将证称为“证候”,即证为证候的简称。但严格地说,证候应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体征,即证候为证的外候。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中医诊断学主要是介绍历史上的各种辨证分类方法,以及由各种辨证方法综合而形成的辨证统一体系,辨证思维的技巧,常见证型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1-11-29
展开全部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望闻问切的目的就是辩证,中医认为每一种病有多种证型,不同的证型治疗方法完全不一样,甚至是相反,这是和西医最大的区别,西医治疗胃溃疡,基本上所有人吃的药都一样,而中医要根据证型选择不同性味的药物。
中医的辨证方法有很多,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等,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最常见的八纲辨证里面的辩阴阳虚实。
大家经常听说阳盛,阴虚这些词。有人会问阳盛不就是阴虚吗?都是阳大于阴。
正常人体阴阳调和,各自处于百分百的饱和状态,阳盛就是阳气增多,而阴气不变,属于实证,实则泻之,适当滋阴,因为阳盛久了必然伤阴;阴虚就是阳气不变,阴气减少,属于虚证,虚则补之。可见治疗完全相反,阳盛如果误用滋阴药物,只会加重病情,阴虚如果用了减少阳气的药物,最后只会阴阳两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IT晓宇学长
2021-11-29 · TA获得超过83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647
采纳率:31%
帮助的人:144万
展开全部
中医说的辨证论治大体是说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来分析,得到病人得的是什么病,这是医生在脑中的一个思考的过程,包括了诊断你的疾病,并和其他的疾病想区分的过程
医诊病首先用四诊(望、闻、问、切)的方法了解病情,再进行分析综合,辨其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所属。根据病因、脏腑病位、气血津液等病理变化,按证候属性,决定治疗方法,采用相应药物,这就是“辩证施治”。辨证方法很多,各有特点,但都相互联系和补充,八纲辨证是总纲。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是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施治是在辩证基础上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扶正”与“祛邪”则是中医治病的两项重要原则。“扶正”是使人体战胜疾病的抵抗力得到增强,用食物中药益气、养血、滋阴、补阳,提高生理功能,“祛邪”则是用祛风、散寒、清热、解毒、利水等法消除致病因素,限制、截停病情发展。食物中药品种极多,性能各异。疾病既有寒热之分,药性亦有寒热之别;病有表里上下不同,药性有升降浮沉之异;病虽有在脏腑经络部位不同,药性亦有归经之别。所以中药的性能有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酸甘苦咸)、升降浮沉及归经。寒凉药多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治热性病证;温热药多能温中、助阳通脉等,常用于治寒性病证;升降浮沉为药物作用人体的四种趋向;药物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还有中医中有辨病施治,跟上述所述之理论不同。病是症的外在表现,是辨证施治是治本,辨病施治是治标,标本结合才是最好的中医治疗方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