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汉代察举制的主要科目。

考试资料网
2023-04-16 · 百度认证:赞题库官方账号
考试资料网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答案】:汉代察举科目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常科,如孝廉为岁举,茂材在西汉为特举,东汉定为岁举;二是特举,临时需要或统治者个人兴趣偶一为之,如贤良方正科、明经科、童子科等。主要的科目如下:
(1) 孝廉
孝廉是汉代察举中最重要的科目,以孝行廉举为基本条件,主要是察举孝子廉吏。被举孝廉者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儒经的儒生,被举后,无官者授官,原为小官者升为大官。汉代孝廉为岁举,即每郡每年按规定名额举人,送至朝廷。两汉从地方官吏到朝廷的名公巨卿,有不少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对社会也有影响,通过举孝廉,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风尚。
(2) 茂材
茂材也是汉代察举的一个重要科目,始于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主要选拔奇才异能之士,也称“茂材异等”、“茂材特立之士”。与孝廉相比,茂材科侧重才干方面,同时也重视德行。茂材科的地位居于孝廉科之上,主要体现为选拔较高水平的人才。此外,与孝廉不同的还有:茂材是州举,孝廉为郡举,故茂材数目远少于孝廉;以茂材被举者多为现任官吏,属于对有特异才能品行和突出贡献的官吏进行升迁提拔;茂材多被举为县令,而孝廉一般授以郎官;已举孝廉者可以再被举为茂材。
(3) 贤良方正
贤良方正(文学)虽属特科,但自西汉起就经常举行,影响较大。此科目在于得直言极谏之士,广开言路,匡正过失。一般由公卿、诸侯王、郡守等高级官吏举荐,皇帝亲自策问,分别高下,授以官职,有时一策即毕,有时还有二三策。每诏贤良对策者常达百余人,皇帝十分重视。
(4) 明经科
明经科主要察举通晓经学的人才。自武帝“独尊儒术”后,两汉察举均重经学。西汉时不少人以明经举为高官。但作为察举科目,明经科专置是在东汉。举明经者得授官职较高,使汉儒习经成风。
(5) 童子科
童子科主要选拔15岁以下“博通经典者”。考试内容一般是“讽”,即背诵,要求背诵9000字;另外,还要考“六体”或“八体”(字体)。考试通过者拜童子郎。由于破格录用神童,使得一批少年人才涌现出来。这种考试重视有特殊才能的青少年的推举和任用,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也是有意义的。但其弊端也很明显:一是容易导致早熟速衰,影响儿童健康;二是利益驱使一些人在察举中隐瞒年龄,作弊应举。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