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怎样看待生活

佛家怎样看待生活... 佛家怎样看待生活 展开
 我来答
at4331
2010-10-18 · TA获得超过4.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482
采纳率:47%
帮助的人:2853万
展开全部
佛法中的生活,其实就是自己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指的是用自己的智慧如理如法完成自己的责任,这就是生活。
佛法中四谛的苦,不是指人生活中的各种境遇,而是指人在经受这些境遇时,心的变化,也即是说,苦,是自己心的感受,是苦恼,而不是苦难。
所以万法唯心,一切苦的感受,其根源还是需要从自己的心思、行为(包括言语)中去寻找和认识。但是仅仅认识并不足以使我们忘记或放下苦恼,还需要明白这些感受是如何产生、如何变化、如何发展,所以需要依据不同的宗教理解或哲学理解来说明,而佛法,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一切都是自己的作为的结果,没有决定和主宰的神或命运。佛法的教义告诉我们,一切事务都是有因、有缘、而后有果。佛法认为,苦的根源是无明,是不理智的思维,而这种无明思维是各种心的妄想和执著,而各种妄想和执著实际是欲望的不能满足,因此,是欲望的过度造成我们的苦恼。
佛法的目的,是通过欲望的止息来达到心的安定。这个止息不是心思的停止,不是心思的断绝,而是达到平衡后不做妄想,止是妄念的止,息是妄念的息。
佛教指出的是人生的烦恼,但不是让我们脱离社会。只要正确操控自己的心理、自己的行为,就不会有烦恼产生。佛法讲不执著,不分别,不是不去做,而是不去想做的目的。时时为了某种目的而生活而做事的,才是妄执,只有放下欲望的约束执著,做事只是做事,而且做事不为达到什么得到什么,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只做应该做的事,这才是简单而实际的觉者生活。
所以佛教的中心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佛教导的理论,其实都是在如何“自净其意”上下功夫,做到了就是如理思维、如法处世。
ladber
2010-10-18 · TA获得超过7.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万
采纳率:27%
帮助的人:7255万
展开全部
佛说:人生有八苦

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纠其根源与禅说不近相同,看看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人生第一苦——生苦。
佛说,现实世界是痛苦的,我们生活在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生生死死,何时尽?痛苦源于本身,痛苦源于活着。所以人生下来的第一声就是大声的哭泣。

人生第二苦——老苦。
佛说,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丽的想念都将削隐于日渐深刻的皱纹。活的同时,已经死了。人得本体随时都是在新生和死去。相对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生息代谢的变化人怎么能控制呢?

人生第三苦——病苦。
佛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随时的病痛让人饱受病之苦。

人生第四苦——死之苦。
佛说,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人生第五苦——爱别离苦。
佛说,爱是追求融合克服****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一,爱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统一。但爱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
佛说,人的欲望不能与欲望的对象聚合为一体,欲望就象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追求着痛苦着,同时也在失去着。

人生第七苦——怨憎会苦。
佛说,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

人生第八苦——五阴过盛苦。
佛说,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牡丹飘香一点寒
2010-10-18 · TA获得超过12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9万
展开全部
淡定,超然,就好像你放假第一天,早晨起来看到明媚的阳光一样。生活本来就如此美好,就是因为人的欲望太多,杂念太多生活才变的痛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T深深海底行T
2010-10-18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941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877万
展开全部
佛教的修行有两条主要的道路:小乘解脱道;大乘佛菩提道。

小乘行者的修行是从断我见开始,在生活中观行实证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切法生灭无常,皆是虚妄。三界中找不到一个真实不坏的“我”。因而建立无我观。继续进修,直至能够灭尽一切法而取无余涅盘。
小乘人的目的是解脱生死的系缚,不愿继续受生,所以必须灭尽一切法,以断除来世继续轮回的因。是为“厌生死。乐涅盘”

对于色身留存于世间,小乘行者的目的只是利用这个色身来修行,不应当保有任何的欲望,以免五欲的污染。因此,小乘人的生活一般是这样的:早晨出定以后,托钵乞食,遵从佛教,无论能否得到食物,只乞讨7户人。中午之前吃完饭,经行礼忏,之后入定待明晨继续托钵。
乞食之时,振动锡杖告知有人乞食,若无人应,即乞食下一户。施主施食时,不与施主说话,只是躬身答谢,目光不超过脚尖三尺。以免对施主的男女老少美丑等相生起分别攀援。吃饭之时,不辨诸味,以免对味尘攀援,并且对食物作不净想,作子肉想,祝祷:我食此饭,是为保住色身,以便修行,但愿早日得证解脱道。

大乘行者,却是以开悟明心,实证诸法之根源: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众生本具的真心。而后,不再以意识心等生灭法未依止,而生转依真心。因此,大乘悟后菩萨,就算深入五欲,也能不受污染,所谓:“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这是凡夫及二乘人所做不到的。凡夫身在五欲之乐中,以为真实;二乘人了知五欲之乐对本质是无常、苦、空。但是,因畏惧五欲的污染而远离;大乘悟后菩萨,却能观五欲乃是真心所造,与真心不一不异,又因意识心已经转依真心之故,不再依于世间生灭法,因此对五欲等世间法不即不离,并不畏惧五欲的污染。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大乘菩萨在信入、修学之前,必定发过无上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师远程。”。因此,大乘菩萨必须尽未来无量世受生世间,不厌生死,不乐涅盘,入泥入水,与众生同时同处,以便利乐众生,达成往昔誓愿。
这样,菩萨生存于世间,本来是可以随时修证解脱道而取涅盘的,可是却不会舍弃众生,而是无量世在世间广修六度万行。也只有这样,才能究竟圆满,成就佛道。

由是缘故,小乘行者必须剃发着染衣,现声闻相(出家相);大乘行者却是绝大多数现在家相。七大等觉菩萨,只有地藏菩萨、弥勒菩萨现出家相;《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参访的五十三位菩萨,只有几位现出家相。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烦恼即菩提
2010-10-18 · TA获得超过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8万
采纳率:52%
帮助的人:2385万
展开全部
生活是虚幻、缘起,离幻即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