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原文,译文,自解

 我来答
得书文化
2022-06-30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0万
展开全部

【原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译文】
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了,从而使人人向善。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以得到诚信了,从而使人人守信。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欲意,使天下的心思归于浑朴。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纯朴的状态。

【自解】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自解: 圣人的心,是百姓心中圣人的心,并不是真正的圣人的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自解: 以统一的对待方式对待,善者,不善者,信者,不信者,不因个人喜好区别对待,才是有德的善,有德的信。
有点人人平等,众生平等的意思,但又不一样,去掉了个人情感,才是有德的善,有德的信。
和第二十章的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相呼应。
个人的理解,这里的善,并不是仁的善,也不是慈的善。而是不区别对待的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对于普通人来说,应当是能做到不卑不亢,对我好的,我平常心对待,对我不好的我也平常心对待,这就足够了。
以前善,并不代表以后仍然善,以前不善,并不代表以后仍然不善,人是会变的;以前信,并不代表以后仍然信,以前不信,并不代表以后仍然不信。
一个人经常说真话,对于他说的话,我们要分析真伪,不能轻易相信。
一个人经常说假话,对于他说的话,我们要分析真伪,不能轻易不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自解: 圣人在天下,接收天下的各种善,不善,信,不信,心似乎是混沌的。天下百姓的各种说法,行动,都注入到圣人耳目之中,圣人以未定型孩子的心态观察对待他们。
和第二十章的内容呼应: “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圣人皆孩之 可能是“父母官”这个词的来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