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测试题及答案(4)
展开全部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遗传因素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最初的物质前提,正是在遗传因素的物质基础上,开始形成和发展儿童的心理。故选A。
2、C【解析】研究发现,婴儿看到的第一种颜色是蓝色,然后是红色,区分白色和灰色的时间比较晚。故选C。
3、B【解析】4~5岁的幼儿,想象已经具有有意性和目的性,出现了有意想象,想象的内容也很丰富,但还很难考虑到形象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故选B。
4、B【解析】独立性的出现是自我意识的心理现象开始产生的明显表现。自我意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监控三个结构。自我意识是人心理能动性的体现,对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调控作用。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的身心状况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主要包括对自己的身体特征(如性别、相貌、健康状况等)、心理特点(如情绪特点、 兴趣 爱好 、性格特征等)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等的意识。故选B。
5、D【解析】观察的方法可分为描述记述类和取样观察类。描述记述类观察方法包括实况记录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取样观察类观察方法包括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故选D。
6、C【解析】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的行为都会有很相似的表现,这是个性的稳定性。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个人的偶然的行为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个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或人生境遇发生重大转变后,人的个性也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个性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故选C。
7、B【解析】时间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有一定的延续性和顺序性,幼儿掌握时间概念也比较困难,对时序概念的认知水平差异也比较大。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知。故选B。
8、B【解析】幼儿的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一是游戏言语,特点是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情感和表现力;二是问题言语,特点是比较简单、零碎,常常在遇到困难时出现,或表现困惑、怀疑、惊奇等。故选B。
9、A【解析】行动过程中的坚持性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研究表明,坚持性发展变化最迅速的年龄约4~5岁,也是受外界影响而波动最大的年龄。故选A。
10、A【解析】幼儿期是理智感开始发展的时期,为了满足认识的需要,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破坏行为”的表现。这时,成人是否能够适宜指导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认的需要至关重要。故选A。
11、C【解析】咬指甲也称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复咬指甲的行为。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多见于3~6岁儿童,男女均可发病。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咬指甲行为可自行消失,少数顽固者可持续到成人。咬指甲癖常因婴儿期喂养不当,不能满足儿童吮吸的欲望,以及缺乏环境刺激和爱抚,导致儿童以吮吸手指来抑制饥饿或进行自我娱乐而引起。故选C。
12、A【解析】在我国幼儿园中,幼儿园班级是幼儿园进行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幼儿园的班级,在我国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已形成了基本的划分方式。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年龄,可分为大、中、小三个年级,其中小班儿童3~4岁,中班儿童4~5岁,大班儿童5~6岁。此外,还有些地区受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制约,采用的是混龄班形式的学前教育。故选A。
13、B【解析】活动法指幼儿家长参与托幼机构的教育活动与管理的一种方法。依家长参与活动的目的划分,活动法可分为观摩、庆祝、服务和管理四种。故选B。
14、C【解析】幼儿命题美术活动的指导,教师必要的示范,教给幼儿表现物体的基本方法①允许幼儿不完全依照范例和教师的示范要求,这主要体现为幼儿表现物体的形状、大小、数量及位置上的不同,也体现幼儿在完成教师要求以外,可以进行相关美术创造活动。②教师通过制作活动教具、演示物体的多种动态,提高单位美术教学时间的效率。③教师的示范应适时,不一定在每次新的活动前都要进行示范,一般以局部示范为主,以帮助幼儿解决美术表现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为幼儿留有合适的表现和创造的空间。④教师示范要与语言有机结合,边示范边讲解,使示范更加清晰、明了。故选C。
15、C【解析】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获得改进管理和保教质量的依据,促进教育改革,提高保教质量。故选C。
16、C【解析】英国的洛克根据培根的“经验论”提出了“自板说”,他认为,人生来就如一块白板,理性和知识都从经验中来。故选C。
17、D【解析】本题是对当前游戏理论相关内容的考查。埃利斯是激励调节论的代表人物。他从游戏的功能着眼,认为与环境相互作用、持续进行信息加工活动是人类的正常需要。故选D。
18、C【解析】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活动情景,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过程,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故选C。
19、C【解析】餐饮活动对于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三条规定,幼儿园应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三小时半。故选C。
20、D【解析】幼儿的关节韧带松,如用力过猛,则可能造成关节面脱离原来的位置,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处理幼儿脱臼,尽可能保持原状,迅速送往医院,千万不可自己贸然帮孩子把关节复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故选D。
二、简答题
21、【参考答案】
托儿所、幼儿园方面:
(1)指导和支持家庭教育。①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③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④指导家长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2)引导幼儿家长参与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活动。①引导幼儿家长理解并支持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②让幼儿家长参与教育决策;③鼓励幼儿家长自愿服务;④让幼儿家长监督和评估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
家长方面:
(1)积极配合保教人员的家访、调查等活动,并注意及时向幼儿教师反映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使得保教人员能深入了解幼儿各方面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随时了解保教机构对幼儿的教育要求以及教育内容,注意按照保教人员的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教育,以巩固幼儿在托幼机构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良好习惯和品质等。
(3)关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主动参与托幼机构的教育活动,积极献计献策或提供人、财、物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争取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
22、【参考答案】
(1)教师可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示范,将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和结果向幼儿逐一介绍清楚。对有操作练习的游戏,应事先教会幼儿必要的技能。可以小组教,也可以全班教,有时还可以个别地教。
(2)在幼儿独立开展规则性游戏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并帮助幼儿遵守规则。
(3)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4)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幼儿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23、【参考答案】
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进程不是千篇一律地按一个模式进行的,也不总是按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发展的速度、方向、程度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化。就总体而言,整体发展呈波浪形向前推进。幼儿前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是童年期的发展,到了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期,然后再是平稳地发展。到了老年期则表现出各方面的下降趋势。就发展的不同方面来看,个体内部不同的组织系统、不同的机能特性的发展也各不相同,神经系统的发展和生殖系统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
24、【参考答案】
幼儿园班级管理原则是对班级进行必要管理必须遵循的普遍性行为准则。它对班级的全面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既要发挥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所具有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也要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应面向全体幼儿并涉及班内所有管理要素。这一原则保证了班级全体幼儿的共同进步而不是部分幼儿的超常发展,也确保了班级各种管理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
(3)参与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是指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不是以管理者身份高高在上,而是以多种形式参与幼儿的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民主、平等地对待幼儿,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4)高效性原则。高效性原则是指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尽可能地使幼儿获得更多、更全面、更好的发展,使班级呈现积极向上的面貌。
25、【参考答案】
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如下:
(1)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指导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纲领性目标,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中期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是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是为完成最终的目标服务的。短期目标一般是教师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制定的,往往在月计划和周计划中体现出来。
(4)活动目标,即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在幼儿园教育中,教育总目标要通过上述四个层次的目标才能落实到幼儿身上。目标越小、越具体,目标的实现也就越容易。上述四个层次的目标由抽象到具体构成了幼儿园教育总目标,通过上述层次的转化,使宏观的教育目标真正成为可操作的活动目标,从而促进幼儿个体的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26、【参考答案】
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因为学前教育也是一种环境,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前教育有专职教师。
(2)学前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它区别于环境的自发影响。
(3)学前教育是一种最简捷、系统的影响儿童的方式。学前教育的效率远远高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此,通过教育可以使儿童优良的遗传素质得到充分的显现,即使遗传所提供的某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并可影响和改造不良的遗传素质。教育还可以对环境加以取舍,并可发挥和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减少或消除不利因素,从而促进儿童的正常发展。
三、论述题
27、【参考答案】
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在儿童生长的不同时期,各种因素对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所起的作用又不完全相同。具体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儿童身体发展是以遗传素质为基础的,遗传素质对儿童动作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儿童身体发展的基础。动作的发展与整个身体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在体格发育上,遗传因素占相当大的比例。②动作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遗传决定的。③体型在相当程度上与遗传有关,而体型又影响动作和运动能力的发展。④遗传带来的身体个别部位的特征或缺陷,对相应动作的发展也有影响。
(2)成熟因素。儿童动作的发展受生理成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儿童动作发展有关键期和敏感期。如果抓住时机,在儿童最容易掌握某种动作的时候,促进其发展,则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笼统而言,0~6岁是儿童动作发展的关键期,最初始的动作和基础性的动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学会的,这与成熟因素有关。因此,应该十分重视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辅导。
(3)教育和练习。成熟只是为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形成提供一种生理上的可能性,在成熟的时间范围内,教育和练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婴幼儿来说,在学习各种动作时,练习与不练习,动作发展有很大区别,许多人的某种运动能力终生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发展到成熟阶段,缺乏练习机会是原因之一。
(4)自身动机。婴幼儿自身的积极性,是促进其动作发展,特别是意志行动发展的主要力量。①兴趣。兴趣性强时,幼儿坚持性行为显著高于兴趣性弱的活动。②鼓励和增加信心。成人态度对幼儿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至关重要,孩子自发地活动、尝试进行各种动作的需要,在尝试的探索中获得各种成就感。增加自信心是孩子发展各种动作意志行动的有力的内部力量,肯定和鼓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③幼儿自己的态度。幼儿对于行动的态度,影响到他的意志行动;幼儿对行动的理解,也有助于其水平的提高;对自我控制方法和其他意志行动方法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意志行动的水平;同伴的比较,对幼儿的意志行动起着干扰或促进的作用。
28、【参考答案】
儿童句型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①最初儿童 句子 的结构是不完整的。儿童的不完整句包括单词句和电报句。单词句是指用一个词代表的句子,一般出现于1至1岁半。单词句有以下特点:第一,所用的词并不是单独和某种对象相联系,而是和某种情境相联系;第二,单词句含义不够明确,语音也往往不够清晰,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必须辅以表情和动作;第三,由于单词句表意不够清楚,成人除了根据儿童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外,还必须根据说话的情境来推断其意义。因此,一般只有与儿童亲近的人才能听得懂。电报句又称双词句,是由2~3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一般出现于1岁半至2岁左右,其表达的意思比单词句明确,因为它已具备句子的雏形。电报句的主要特点是语句断续、简略,结构不完整,句子的成分常常缺漏,主要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而略去连词、介词、指示词、助词等虚词,类似人们打电报时所用的语言。②儿童2岁以后,逐渐出现比较完整的句子。完整句的数量和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到6岁左右,儿童98%以上使用完整句。
(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简单句指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复合句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关联比较密切的单句组成的句子。儿童复合句的特点有:数量较少,比例不大;结构松散,缺乏连词,只是简单句意义上的结合;联合复句出现较早;并列复句比例大。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儿童最初的句子是没有修饰语的。2~3岁儿童有时出现一些修饰语的形式,3岁至3岁半是复杂修饰语句的数量增长最快的年龄。3岁儿童较多使用行动状语,4岁儿童还使用一些地点状语,5岁和6岁儿童除行动状语和地点状语外,还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时间状语。
(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儿童最初掌握的是陈述句。在整个学前期,简单的陈述句仍然是基本的句型。儿童常用的句型除陈述句外,还有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四、材料分析题
29、【参考答案】
取鞋的故事让人重新审视教和学的问题。孙老师对孩子的密切关注、适时提示、耐心期待和热情鼓励给教师的“教”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建构主义认为,意义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之中,即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自己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的。果果的取鞋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幼儿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构成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日常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等,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整体,不仅应满足幼儿基本的生理需要,还应提供各种教育,引导幼儿发展。如在一日活动中创设适宜的环境,创造各种机会,组织不同活动等,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经验,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发展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应提高对幼儿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教育契机的敏感性,不失时机地在各种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即使在不断重复的日常活动中也能获得发展。
五、活动设计题
30、【参考设计】
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我爱小手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手受伤的小熊玩具。
重点难点: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讨论:
①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②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③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④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①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②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③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遗传因素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最初的物质前提,正是在遗传因素的物质基础上,开始形成和发展儿童的心理。故选A。
2、C【解析】研究发现,婴儿看到的第一种颜色是蓝色,然后是红色,区分白色和灰色的时间比较晚。故选C。
3、B【解析】4~5岁的幼儿,想象已经具有有意性和目的性,出现了有意想象,想象的内容也很丰富,但还很难考虑到形象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故选B。
4、B【解析】独立性的出现是自我意识的心理现象开始产生的明显表现。自我意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监控三个结构。自我意识是人心理能动性的体现,对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调控作用。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的身心状况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主要包括对自己的身体特征(如性别、相貌、健康状况等)、心理特点(如情绪特点、 兴趣 爱好 、性格特征等)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等的意识。故选B。
5、D【解析】观察的方法可分为描述记述类和取样观察类。描述记述类观察方法包括实况记录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取样观察类观察方法包括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故选D。
6、C【解析】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的行为都会有很相似的表现,这是个性的稳定性。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个人的偶然的行为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个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或人生境遇发生重大转变后,人的个性也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个性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故选C。
7、B【解析】时间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有一定的延续性和顺序性,幼儿掌握时间概念也比较困难,对时序概念的认知水平差异也比较大。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知。故选B。
8、B【解析】幼儿的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一是游戏言语,特点是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情感和表现力;二是问题言语,特点是比较简单、零碎,常常在遇到困难时出现,或表现困惑、怀疑、惊奇等。故选B。
9、A【解析】行动过程中的坚持性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研究表明,坚持性发展变化最迅速的年龄约4~5岁,也是受外界影响而波动最大的年龄。故选A。
10、A【解析】幼儿期是理智感开始发展的时期,为了满足认识的需要,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破坏行为”的表现。这时,成人是否能够适宜指导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认的需要至关重要。故选A。
11、C【解析】咬指甲也称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复咬指甲的行为。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多见于3~6岁儿童,男女均可发病。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咬指甲行为可自行消失,少数顽固者可持续到成人。咬指甲癖常因婴儿期喂养不当,不能满足儿童吮吸的欲望,以及缺乏环境刺激和爱抚,导致儿童以吮吸手指来抑制饥饿或进行自我娱乐而引起。故选C。
12、A【解析】在我国幼儿园中,幼儿园班级是幼儿园进行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幼儿园的班级,在我国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已形成了基本的划分方式。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年龄,可分为大、中、小三个年级,其中小班儿童3~4岁,中班儿童4~5岁,大班儿童5~6岁。此外,还有些地区受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制约,采用的是混龄班形式的学前教育。故选A。
13、B【解析】活动法指幼儿家长参与托幼机构的教育活动与管理的一种方法。依家长参与活动的目的划分,活动法可分为观摩、庆祝、服务和管理四种。故选B。
14、C【解析】幼儿命题美术活动的指导,教师必要的示范,教给幼儿表现物体的基本方法①允许幼儿不完全依照范例和教师的示范要求,这主要体现为幼儿表现物体的形状、大小、数量及位置上的不同,也体现幼儿在完成教师要求以外,可以进行相关美术创造活动。②教师通过制作活动教具、演示物体的多种动态,提高单位美术教学时间的效率。③教师的示范应适时,不一定在每次新的活动前都要进行示范,一般以局部示范为主,以帮助幼儿解决美术表现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为幼儿留有合适的表现和创造的空间。④教师示范要与语言有机结合,边示范边讲解,使示范更加清晰、明了。故选C。
15、C【解析】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获得改进管理和保教质量的依据,促进教育改革,提高保教质量。故选C。
16、C【解析】英国的洛克根据培根的“经验论”提出了“自板说”,他认为,人生来就如一块白板,理性和知识都从经验中来。故选C。
17、D【解析】本题是对当前游戏理论相关内容的考查。埃利斯是激励调节论的代表人物。他从游戏的功能着眼,认为与环境相互作用、持续进行信息加工活动是人类的正常需要。故选D。
18、C【解析】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活动情景,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过程,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故选C。
19、C【解析】餐饮活动对于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三条规定,幼儿园应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三小时半。故选C。
20、D【解析】幼儿的关节韧带松,如用力过猛,则可能造成关节面脱离原来的位置,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处理幼儿脱臼,尽可能保持原状,迅速送往医院,千万不可自己贸然帮孩子把关节复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故选D。
二、简答题
21、【参考答案】
托儿所、幼儿园方面:
(1)指导和支持家庭教育。①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③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④指导家长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2)引导幼儿家长参与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活动。①引导幼儿家长理解并支持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②让幼儿家长参与教育决策;③鼓励幼儿家长自愿服务;④让幼儿家长监督和评估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
家长方面:
(1)积极配合保教人员的家访、调查等活动,并注意及时向幼儿教师反映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使得保教人员能深入了解幼儿各方面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随时了解保教机构对幼儿的教育要求以及教育内容,注意按照保教人员的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教育,以巩固幼儿在托幼机构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良好习惯和品质等。
(3)关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主动参与托幼机构的教育活动,积极献计献策或提供人、财、物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争取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
22、【参考答案】
(1)教师可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示范,将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和结果向幼儿逐一介绍清楚。对有操作练习的游戏,应事先教会幼儿必要的技能。可以小组教,也可以全班教,有时还可以个别地教。
(2)在幼儿独立开展规则性游戏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并帮助幼儿遵守规则。
(3)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4)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幼儿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23、【参考答案】
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进程不是千篇一律地按一个模式进行的,也不总是按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发展的速度、方向、程度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化。就总体而言,整体发展呈波浪形向前推进。幼儿前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是童年期的发展,到了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期,然后再是平稳地发展。到了老年期则表现出各方面的下降趋势。就发展的不同方面来看,个体内部不同的组织系统、不同的机能特性的发展也各不相同,神经系统的发展和生殖系统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
24、【参考答案】
幼儿园班级管理原则是对班级进行必要管理必须遵循的普遍性行为准则。它对班级的全面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既要发挥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所具有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也要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应面向全体幼儿并涉及班内所有管理要素。这一原则保证了班级全体幼儿的共同进步而不是部分幼儿的超常发展,也确保了班级各种管理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
(3)参与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是指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不是以管理者身份高高在上,而是以多种形式参与幼儿的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民主、平等地对待幼儿,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4)高效性原则。高效性原则是指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尽可能地使幼儿获得更多、更全面、更好的发展,使班级呈现积极向上的面貌。
25、【参考答案】
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如下:
(1)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指导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纲领性目标,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中期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是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是为完成最终的目标服务的。短期目标一般是教师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制定的,往往在月计划和周计划中体现出来。
(4)活动目标,即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在幼儿园教育中,教育总目标要通过上述四个层次的目标才能落实到幼儿身上。目标越小、越具体,目标的实现也就越容易。上述四个层次的目标由抽象到具体构成了幼儿园教育总目标,通过上述层次的转化,使宏观的教育目标真正成为可操作的活动目标,从而促进幼儿个体的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26、【参考答案】
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因为学前教育也是一种环境,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前教育有专职教师。
(2)学前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它区别于环境的自发影响。
(3)学前教育是一种最简捷、系统的影响儿童的方式。学前教育的效率远远高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此,通过教育可以使儿童优良的遗传素质得到充分的显现,即使遗传所提供的某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并可影响和改造不良的遗传素质。教育还可以对环境加以取舍,并可发挥和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减少或消除不利因素,从而促进儿童的正常发展。
三、论述题
27、【参考答案】
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在儿童生长的不同时期,各种因素对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所起的作用又不完全相同。具体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儿童身体发展是以遗传素质为基础的,遗传素质对儿童动作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儿童身体发展的基础。动作的发展与整个身体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在体格发育上,遗传因素占相当大的比例。②动作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遗传决定的。③体型在相当程度上与遗传有关,而体型又影响动作和运动能力的发展。④遗传带来的身体个别部位的特征或缺陷,对相应动作的发展也有影响。
(2)成熟因素。儿童动作的发展受生理成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儿童动作发展有关键期和敏感期。如果抓住时机,在儿童最容易掌握某种动作的时候,促进其发展,则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笼统而言,0~6岁是儿童动作发展的关键期,最初始的动作和基础性的动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学会的,这与成熟因素有关。因此,应该十分重视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辅导。
(3)教育和练习。成熟只是为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形成提供一种生理上的可能性,在成熟的时间范围内,教育和练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婴幼儿来说,在学习各种动作时,练习与不练习,动作发展有很大区别,许多人的某种运动能力终生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发展到成熟阶段,缺乏练习机会是原因之一。
(4)自身动机。婴幼儿自身的积极性,是促进其动作发展,特别是意志行动发展的主要力量。①兴趣。兴趣性强时,幼儿坚持性行为显著高于兴趣性弱的活动。②鼓励和增加信心。成人态度对幼儿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至关重要,孩子自发地活动、尝试进行各种动作的需要,在尝试的探索中获得各种成就感。增加自信心是孩子发展各种动作意志行动的有力的内部力量,肯定和鼓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③幼儿自己的态度。幼儿对于行动的态度,影响到他的意志行动;幼儿对行动的理解,也有助于其水平的提高;对自我控制方法和其他意志行动方法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意志行动的水平;同伴的比较,对幼儿的意志行动起着干扰或促进的作用。
28、【参考答案】
儿童句型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①最初儿童 句子 的结构是不完整的。儿童的不完整句包括单词句和电报句。单词句是指用一个词代表的句子,一般出现于1至1岁半。单词句有以下特点:第一,所用的词并不是单独和某种对象相联系,而是和某种情境相联系;第二,单词句含义不够明确,语音也往往不够清晰,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必须辅以表情和动作;第三,由于单词句表意不够清楚,成人除了根据儿童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外,还必须根据说话的情境来推断其意义。因此,一般只有与儿童亲近的人才能听得懂。电报句又称双词句,是由2~3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一般出现于1岁半至2岁左右,其表达的意思比单词句明确,因为它已具备句子的雏形。电报句的主要特点是语句断续、简略,结构不完整,句子的成分常常缺漏,主要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而略去连词、介词、指示词、助词等虚词,类似人们打电报时所用的语言。②儿童2岁以后,逐渐出现比较完整的句子。完整句的数量和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到6岁左右,儿童98%以上使用完整句。
(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简单句指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复合句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关联比较密切的单句组成的句子。儿童复合句的特点有:数量较少,比例不大;结构松散,缺乏连词,只是简单句意义上的结合;联合复句出现较早;并列复句比例大。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儿童最初的句子是没有修饰语的。2~3岁儿童有时出现一些修饰语的形式,3岁至3岁半是复杂修饰语句的数量增长最快的年龄。3岁儿童较多使用行动状语,4岁儿童还使用一些地点状语,5岁和6岁儿童除行动状语和地点状语外,还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时间状语。
(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儿童最初掌握的是陈述句。在整个学前期,简单的陈述句仍然是基本的句型。儿童常用的句型除陈述句外,还有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四、材料分析题
29、【参考答案】
取鞋的故事让人重新审视教和学的问题。孙老师对孩子的密切关注、适时提示、耐心期待和热情鼓励给教师的“教”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建构主义认为,意义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之中,即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自己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的。果果的取鞋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幼儿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构成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日常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等,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整体,不仅应满足幼儿基本的生理需要,还应提供各种教育,引导幼儿发展。如在一日活动中创设适宜的环境,创造各种机会,组织不同活动等,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经验,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发展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应提高对幼儿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教育契机的敏感性,不失时机地在各种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即使在不断重复的日常活动中也能获得发展。
五、活动设计题
30、【参考设计】
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我爱小手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手受伤的小熊玩具。
重点难点: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讨论:
①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②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③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④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①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②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③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