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机械工程的历史是什么
石器时代的各种石斧、石锤、木质和皮质的简单粗糙的工具是后来出现的机械的先驱。
从制造简单工具演进到制造由多个零件、部件组成的现代机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在很多人心目中,中华传统文化似乎缺乏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事实上,从公元6世纪到15世纪,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
除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四大发明之外,很多古代机械发明也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我国有关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方面的文献记载主要有:先秦时期《考工记》、元代王祯所著《农书》、明朝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分别见图1-1中的(a)、(b)、(c)。
图1-1 中国早期机械设计制造文献《考工记》,又名《冬官考工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手工艺技术文献,成书于先秦时期,汉代对其进行整理和编校,并作为儒家经典文籍之一,收录在《十三经》的《周礼》之中。
《考工记》记述了我国先秦时期的许多重大科技成就,在中国科技史、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元代王祯所著《农书》是一部重要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书中绘制了各种农具与农业机械图谱281幅并加以说明,内容约占全书的五分之四。
该书不但编入了较复杂的农业机械,而且对有些已经失传的古代农具也绘出复原图,是对我国古农具记载最完备的著作。
1634—1637年,明朝宋应星编著了《天工开物》,记录了许多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科学创见。
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
作为中华科技文明的集大成者,《天工开物》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截至1989年,该书在全世界发行了16个版本,印刷了38次之多。
但该书在我国曾失传三百余年,直到1926年才由日本传回翻印本。
《奇器图说》由德国传教士邓玉函(Johann Terrenz)口译、明代王徵笔述绘图,发行于1627年,是第一部系统地以中文介绍西方机械技术的专著,对明清时期我国的机械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见图1-1(d)。
人类成为“现代人”的标志是制造工具,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社会生产创造着人类的社会物质文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据统计,发达国家60%~70%的财富来源于制造业生产的产品。
而制造业的主要支柱是机械。
机械制造业的水平基本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