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在文言文怎么说
1. “到”在古文里怎么说
1、及
例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翻译: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的消息,将要到西边的田地耕作。
2、往
例句:先秦·孔子《论语》:“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翻译: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到那里去干的。
3、至
例句:先秦·孟子《赵威后问齐使》:“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翻译: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向到您这儿来了。
4、之
例句:清·彭端淑 《为学》:“吾欲之南海。”
翻译:我想要到南海去。
5、达
例句:清·蒲松龄《促织》:“自昏达曙,目不交睫。”
翻译:从黄昏到黎明,完全没有闭眼睡纤圆觉。
2. “我”在文言文中怎么说
余、吾、予
“我”也是,不要以为现代人才说我。“我”多作宾语和定语,一般不作主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宾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定语) “昂” 《诗经》:人涉昂否,昂须我友。(别人涉水过了河,我在等待我朋友。) “台” 《尚书》: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不是我小子胆敢叛乱,夏朝罪恶深重,老天要消灭它。) “朕” 《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我的爷爷叫伯庸) 另外,除了用代词表示,还可用谦称,如: 君王用:寡人、孤、不谷、一般人用:臣、在下,称自己的名, 女人用:妾,奴婢
3. "他们" 古文怎么说
"他们" 在古文中常用“彼”“其”“之”“渠”等字,表示第三人称,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她”“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第三人称代词,表示单数表人称时,译为“他(她、它)”;表示复数时,译为“他们(她们、它们)”;用作定语表领属时,译为“他(它)的”“他(它)们的”。举例如:
1、先秦左丘明《曹刿论战》:彼竭我盈,故克之。
白话译文: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2、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白话译文:虽然我与府吏立下誓约,但与他永远没有机会见面了。
3、先秦刘向《触龙说赵太后》: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白话译文:有再说让长安毁裂塌君去做人质的人,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
扩展资料:
古文中的其他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专称“朕”、“孤”“寡人”等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的”“我们”“我们的”。
第一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表人称时,译为“我”;表示复数时,译为“我们”;在句中作定语表领属时,译为“我的”“我们的”。源好是单数还是复数,须根据上下文的文意来判断。
2、第二人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第二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表人称时译为“你”,表示复数时译为“你们”;用作定语表领属时译为“你的”、“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