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我来答
苍贞郗水蓉
2020-02-22 · TA获得超过377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217
采纳率:26%
帮助的人:246万
展开全部
如何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除了要突出语言基本训练外,最主要应把语文的语言训练与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在一起,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掌握和运用知识之目的。对此,叶圣陶先生在致范守纲的信中强调指出:“再溯到根源,语言与思维分拆不开,语言要说得正确有条理,其实要头脑想得正确有条理。因此,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时并举。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时并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呢?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一、拓宽学生知识范围,丰富学生思维源泉。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知识也是进行思维的依据和源泉。思维活动是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试想一个知识贫乏、视野狭小的人,他的感知对象也必然少,那么怎能建立起丰富的形象思维呢?那他就根本谈不上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了。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学生像蜜蜂酿蜜一样,行千万里路,采亿万朵花,广泛地博采、提炼,获取有规律的知识,建立起知识库,并以这些知识库为凭借,开发智慧的宝库,丰富学生思维的源泉。
  二、抓住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会怎样思维。
  从教育理论观来说,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教”主要是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动脑筋,给学生以“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而学生的“学”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通过自己的思考、比较、研究,主动参加“知识生产”,经过消化、吸收,把知识转为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思维向前发展。
  这样,教师在课堂上首先激发学生学会思考,养成良好的多思善想的习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其次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思维,从正向、平面到异向、立体,从形象到抽象地进行思维。如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可采用“五步法”进行自读,即一问“写什么”,二问“怎样写”,三问“为了什么”,四问“有何特点”,五问“有何感想”。这样层层递进阅读,使学生不仅从文章内容、结构、思想等方面把握了文章,而且推动了学生的思维由感性认识(形象思维)向理性认识(抽象思维)发展,更重要的是在阅读训练中,自己学会了怎样思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