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一定要吃降压药吗?
高血压是否一定需要服用降压药呢?
答案是:不一定!
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分两个大类:
第一是原发性高血压,也是平常最常见的高血压,占血压升高患者的95%以上,找不到病因,由遗传的环境等多因素引起,机制未完全阐明;
第二是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性高血压是能够找到基础病因的。血压升高就是这些基础病因惹的祸,比如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醛固酮增多、库欣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根本治疗在于查明基础病因并针对病因治疗,病因治疗后部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会恢复正常,不需要服用降压药物。如果基础病因无法根治那就需要根据情况,必要时使用降压药物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目前是无法根治的。治疗方式要根据患者血压的分级水平、靶器官损伤情况、是否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情况或危险分层等综合评估。
①高血压2级或以上患者;
②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者已经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患者;
③凡血压持续升高,改善生活方式后血压仍未获得有效控制者。
④心血管危险分层的角度,属于高危和很高危患者必须使用降压药物强化治疗。
新诊断的年轻的一级高血压患者,可以不用服用降压药物,而采取控制饮食和调整生活方式降压。
如果通过3个月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调整,血压能够达标并维持,就可以不用使用降压药物,密切监测即可;如果通过3个月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调整不能达标,那还是需要服用降压药治疗。
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适合若有的高血压患者):①减轻体重:将BMI尽可能控制在 24kg/m2;体重降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
②减少钠盐摄入:膳食中约80%钠盐来自烹调用盐和各种腌制品,所以应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g为宜;
③补充钾盐:每日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④减少脂肪摄入:减少食用油摄入,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
⑤戒烟限酒;
⑥增加运动:运动
所以说,高血压患者不一定都要服用降压药物。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基础病因治疗,血压恢复正常后不需要服用降压药物。新诊断的年轻的一级高血压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血压达标也不需要服用降压药物。其他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服用降压药物干预治疗。
另外所有的高血压患者, 健康 的生活方式干预都是有必要的!
图片源于网络,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考虑高血压是否需要服药前,首先应确诊高血压,一般2周内诊室重复测量血压显示血压偏高(超过140/90mmhg),排除白大衣高血压的情况下,可以确诊。
然后还需要弄清高血压的成因: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应积极控制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需要服用药物控制血压的。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初期,血压轻度升高的情况,如一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60mmhg范围内,舒张压在90~100mmhg范围内,如无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情况下,经过综合评估后,可以先以生活干预的方式控制血压。
高血压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 :
对于高血压服药是否可以停药的问题,也是很多朋友困惑的,今天也来说一下。服用降压药物后,就一定不能停药了吗?这个也要分情况:
1. 人体的血压有一定的波动性,昼夜波动性,随着季节的冷暖,也有一定的波动性。通常冬季血压偏高不易控制,夏季血压会有所下降,可能会出现降压过度的情况;
2. 要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性,可以做24小时血压监测,也可以平常经常自测血压;
3. 服药最好控制在每日血压高峰期的2~3小时前。
4. 如果天气转暖后,服降压药出现头晕、无力等症状,测量血压偏低,应咨询医生调整药物用量或考虑停药;
5. 如果停药后发现血压仍然偏高,还是应该服药,原来的药物可以减量或换服其他较降压较柔和的适合药物。
6. 最后强调一点,停药不能凭感觉,没感觉就停药不靠谱,也尽量不要自行停药,咨询医生后决定为上。
首先要明确是否真的是高血压病,临床上总会碰到一些病人认为自己是高血压,实际测量血压却在正常范围,误认为自己有高血压病,这样会徒添精神压力,影响生活质量。那么怎样就算是高血压病呢?高血压病指的是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前提下,不同日随机三次或以上测得的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
其次诊断为高血压病后,要分辨为继发性高血压还是原发性高血压。若是继发性高血压,则需要针对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和疾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对血压进行调控。若是原发性高血压,则可能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需要长期口服降压药。虽然可以通过干预生活方式来辅助降压,对于一些轻度的高血压可以使血压保持在正常高值甚至是正常血压水平,但是大多数的高血压病患者除了需要生活方式干预之外,更需要服用降压药物来进行降压治疗。
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其所导致的心脏和血管病变才是我们 健康 甚至生命的杀手,可以表现为多种疾病。举例来说:1、心脏病变,会出现左心室肥大和增厚,在耗氧量增加的时候,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冠心病等,最终可发展为心力衰竭;2、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的形成;3、高血压病人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危人群,95%以上主动脉夹层患者合并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发病急骤且难以诊断,如果不能及时诊治,48小时内死亡率高达50%左右。
所以高血压病人要吃降压药,并且要进行严格的生活干预,另外由于高血压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应去医院就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防微杜渐,将由高血压能导致的疾病拒之门外,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本期答主:郭继瑧 医学硕士
心血管王医生告诉你,不一定,由好几种可能,要么吃药没有用,要么不需要吃药。
第一、吃药也没有用 ,高血压怎么会吃药也没有用呢,在临床上油大约5%的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由分为好几类。比如说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会莫名其妙的血压突然升高,但不吃药就会突然的下降。这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即使吃药也没有多大用处,需要手术。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不解决肾动脉狭窄仅仅靠吃药,效果也不好!
第二,暂时不需要吃药, 比如说新发现的高血压,又没有合并其他并发症,而且血压低于160/100mmHg,那么我们建议,暂时不吃降压药,先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控制,比如说低盐低脂低糖饮食,运动锻炼,减肥,戒烟戒酒,通过这些方法,如果血压能够达标,那自然不需要吃药。但即使努力了,但效果仍然不好,那就需要考虑服用降压药了。
高血压原来还真的可以不吃药呀!心血管王医生提醒大家,世界上没有那么容易的事情,高血压不吃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在药不能停,和付出努力改变自己之间,您选择哪一项?
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看,高血压究竟有什么危害?服用降压药的目的又是什么?
所谓高血压病,主要以诊室血压测量结果为主要诊断依据。首诊发现收缩压 140 mmHg 和 / 或舒张压 90 mmHg ,在 4 周内 复查两次,非同日 3 次测量均达到上述诊断界值,即可确诊。
那么血压高了为什么要治疗呢?循证医学表明,较高的血压数值如果不加以控制,会造成心、脑、肾这些靶器官的损害,最终容易发生冠心病、心衰、脑卒中、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这些并发症。研究数据表明,高血压患者平均生命只有54.7岁,比正常人少活二十年。 每年因为高血压引发心脑血管意外死亡300万人,其中90%的高血压患者死于脑溢血、心梗、脑梗、尿毒症、肾衰竭等高血压并发症。
那么服用降压药又起到什么作用呢?通过降压药物,可以使血压人为的达到控制目标,在不影响脏器灌注的情况下,控制血压在一个合适的水平,从而减缓其对靶器官的损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也许有人说,我什么也有高血压不吃药的,怎么没见有什么事啊?这个怎么说呢,首先高血压会导致心脑血管等发生意外的概率大大增加,但不代表每一个高血压病人一定会在什么时候发生意外。例如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的患者,在未来十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超过30%。你只是见到几个暂时没事的人,但你又见过多少在医院因为高血压发生脑出血、心梗的病人呢?
近期,Circulation杂志发表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进行的高血压抽样调查最新结果,我国 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2%,患病人数达2.45亿,正常高值血压患病率为41.3%,患病人数4.35 亿。中国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46.9%、40.7%和15.3%,均有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也正在重视高血压的控制问题。
只有少数高血压病1级的初发患者经积极生活方式改变,或继发性高血压早期及时去除造成高血压的病因外不需要吃降压药,至于其他高血压患者,都是应该服用降压药的。
高血压一定要找医生开降压药吗?
说起高血压,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一是因为它是臭名昭著的“三高”之一;其次是因为“三高”不仅是老年人的“专属”,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纷纷中招。然而,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对高血压的认识严重不足:老年人是降压的依从性差,而年轻人则是觉得自己年轻,抗一抗就没事了。
听医生的话—图片源于网络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血压升高和高血压、高血压病不是一回事。血压升高是一过性的,人在紧张、运动或者应激状态下(比如说你特别怕多脚的虫子,在睡觉时突然有一只蜈蚣出现在你的枕头旁边),心跳会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会急剧飙升,随着心情的平复,血压也会恢复正常。然而高血压病是一种疾病,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一般是24小时血压监测,取一个平均值。24小时平均血压高于135/85mmHg或白天(清醒时)平均血压高于140/90mmHg或夜间(睡眠时)平均血压高于125/75mmHg,就可以诊断高血压病了。高血压病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90%以上,而由于一些疾病(比如肥胖、糖尿病等)所导致的高血压叫做继发性高血压,不叫高血压病。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尽管早期由于没有明显症状不易被觉察,但不论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都会损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血压长期过高,会导致脑中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慢性肾病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
高血压“附赠套餐”—图片源于网络
所以,一旦诊断为高血压,首要目标就是降血压!降血压!降血压!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实现个体化用药。另外,高血压属于慢性病,在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维持血压平稳的同时还应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比如饮酒、吸烟、高钠饮食等)、坚持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
图片源于网络
降血压药物是高血压治疗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我们控制血压水平达标,减少并发症发生。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一经诊断,均建议开始使用降压药物,但对于继发性高血压和极少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治疗基础疾病或生活方式干预,也能控制血压,这时候就可以暂不使用降压药物。
高血压是以持续性血压水平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为表现,并可伴有心脑肾等靶器官并发症发生的综合征。目前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其中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的病因,经过积极治疗基础病后,常常可以达到降低血压,甚至治愈的目的,所以,一般不需要长期服药。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高血压类型,占90%以上,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考虑是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所致,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无根治办法。由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持续性升高,为了降低血压,一般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需要长期服药,方能稳定控制血压水平。
当然,对于以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也可暂不使用降压药物,如:①新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未超过160/100mmHg,且无心血管高危因素或并发症,可先进行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最多三个月,如血压能控制,则可继续生活方式干预,否则需立即开始使用降压药物;②出现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血压水平持续性下降。
如果达到二级或者三级高血压,或者已经明确有其他的脏器的病变时,那么药物治疗是有必要的,对于一级高血压的患者,控制危险因素三个月后如果血压依然高于正常,那么药物治疗也是有必要的。
这个要视情况而定,根据高血压的类型及合并其他疾病而定。
高血压分为三个类型:1.高血压一级,指收缩压在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在90–99mmHg之间。2.高血压二级,指收缩压在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在100–109mmHg之间。3.高血压三级,指收缩压在180mmHg以上,和/或舒张压在110mmHg以上。
了解以上高血压的类型之后,我们再来看是否需要服药,
1.如果是一级高血压,没有其他症状去头晕、头痛等不适,也没有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疾病、脑部疾病、颈动脉斑块等,此时可以先不用服药。 给自己三个月的时间,通过调节生活方式来改善,如每天中等强度运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饮食清淡,尤其是不能吃的太咸,多吃蔬菜水果等。如果坚持这样的生活方式三个月后,血压不降反升,那就需要到医院进行就诊,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开具适合你的降压药的,如果三个月后,血压有所下降,那就继续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并且无其他不适,那就暂且先不用进行药物治疗。
2.如果是高血压一级并且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心脏疾病,脑部疾病等,或者是高血压二级,或者是高血压三级,那就需要服用降压药 ,只有把血压控制稳定了,才能减少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而且服药后,一定不能自行停药,要经常测量血压,定期去医院复查,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给你增减药物。
高血压可大可小,只有把血压控制稳定,减少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生活质量还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样。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吃降压药,而且大部分需要终生服药。另外有一少部分高血压患者1 可以治愈,降压药可停用,如原醛所致的部分高血压2 1级高血压通过改变生活方式3月,部分患者血压可完全恢复正常3 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治疗血压长期平稳于正常,部分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降压药可小心减量甚至停用。如果您的高血压不属于1 2 3 ,那就干脆老老实实服一辈子降压药吧
2024-05-07
其他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减少压力等来控制血压。如果血压升高不是很明显,可以先不服用降压药物,而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
但是,如果血压升高明显,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症状,或者已经出现了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就需要及时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降压药物是一种长期治疗方式,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不能随意停药或减量。同时,在服用降压药物的过程中,也需要定期监测血压水平,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如果不想长期用药,担心长期用药有副作用,可以选择在用药基础上服用压美颗粒冲剂,药食同源配方,不用担心对身体带来损伤。后期血压稳定后,可以优先减量在服西药至停药。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否需要服用降压药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综合治疗方式来控制血压,是维护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