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怎么理解?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这首诗作于至德二年(757)三月,这时作者还陷在安禄山军队占据的长安。
诗中写望见山河草木的感触,表现了叹息战乱延长和家书不易得到的心情。安史之乱后,山河依旧而国事全非,草木深密而人烟稀少。
春天花开鸟鸣,原本应使人感到愉悦,但目前国家正遭丧乱,满目疮痍,家人流离分散,睹此春景,只能使人愈增悲怀,闻此鸟声,也只能使人愈添愁思。战火一直在延续,春天就这样过去了;家书难通,获得一封家书,真抵得上万两黄金。
看看自己稀疏的白发,简直插不上发簪了。安史之乱带给杜甫的伤痛是巨大的。
国既残破,家亦不存,诗人把国事、家事书于一诗之中,思家心切,正是爱国情深;感家流离,正是哀国残破。全诗写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是杜甫五律中的代表作。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现代文译文〗
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花都感伤时事而落泪,鸟都怅恨而叫得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很难得到。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