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该如何批评学生?

 我来答
联通试瓢10
2017-12-31 · TA获得超过13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07万
展开全部
近年来“快乐教育”、“成功教育”成为社会主流,批评作为教育手段之一,往往被人们忽视。树木需要浇水施肥,也需要修枝剪叶;树人需要关心爱护,也需要批评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决不意味着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事实上批评同表扬一样,都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批评和表扬应结伴而行,相融而生。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抛弃批评教育。但是应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表扬,害怕被批评,要想使学生接受批评,教师的批评要充满真情,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明白老师的批评是为他好。
1、批评学生要对事不对人。
当你提出批评时,一定要针对某一具体的学生和事,不可泛泛而论。批评学生时要把受批评学生的人和个人的行为区别开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某一行为和情况做出批评,而不要转化为对某个学生的一种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批评、管教、甚至惩戒,都是针对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尊严。
看过一篇文章《尊严可以再捡起来吗?》,写的是一个学生上课看课外书,教师当场把书给撕成了碎片。事后教师找学生道歉,但学生不接受教师的道歉,反问道:“一个人的尊严失去了,可以再捡起来吗?你一句道歉就可以弥补对我的伤害吗?你根本就不配当我的老师”!从中可以看出在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顾及学生的尊严,否则批评就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批评学生要做到精确无误,“批”与“评”有机结合。
批评之前一定要注意把握学生所犯错误的实质。精确的沟通会使你的批评转化为一种改善关系的机会。批,是对学生的错误或缺点予以指出、纠正。评,是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评论、评判。批是评的前提,评是批的深化,二者是因果关系,是辩证的统一。批评的目的在于通过批评达到纠正、帮助、指导的目的,使被批评者找到差距,明确事理,避免重犯。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不能简单地一批了事,把批评完全等同于否定,那样师生关系不会和谐的!教师应该以“批”为切入点,以“评”为落脚点,不要只“批”不“评”,或重“批”轻“评”,而要“批”与“评”有机结合。
3、批评学生要注意场合。
学生犯了错误,批评的场合与效果的关系十分明显。同样一件事情,批评的场合恰当与否,关系到批评效果的好坏。教师应根据学生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和学生的性格、脾气选择适当的场合开展批评。一般来说,性质较为严重、影响较大或者带有普遍性的人和事,宜进行公开批评,以达到防止事态发展的目的。反之,则应采取不公开批评的方式,以达到既纠正了偏差,又防止了因小题大作而伤害被批评者自尊心的目的,从而给学生创造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良好环境。然而许多教师喜欢把办公室当作批评学生的场所,认为办公室里气氛严肃,对犯错的学生具有威慑力。
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自尊心极强,在办公室里当众受责,会让他感到奇耻大辱,常见到教师唾沫横飞的训斥,学生低头不语的接受。最后好象被老师说服,但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从此与老师产生心理隔阂,对教师产生偏见,影响了正常的师生关系。甚至有个别性格暴躁的学生当面顶撞老师,让老师下不了台,使问题严重化。
4、批评学生注意批评的尺寸统一。
不管是班干部还是一般学生,有了缺点错误都应受到批评。如果该批的不批,不该批的狠批,那就会使学生产生不平衡的感觉,降低教师的威信,造成班级的不团结,从而也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5、批评要“理直气和”,善用无声的教育。
当教师认为必须批评一个学生的时候,因为他犯了错误或者是学习态度很糟糕的时候,你可以先平和的称赞一下他的某一优点,使批评的意见变的柔和并且易于听取和接受。如果学生情绪比较激动的话,这样柔和的夸一下他的话,他也会由“老虎”变成一只可爱的“大猫”的。在批评的时候建议多用建议性的语句,比如“如果我是你,我会……”也多用眼神、手势等无声的语言可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所乡村学校请到了一位女省特级教师来上公开课,当特级教师走进教室的时候,讲台上乱七八糟地散落着粉笔,桌面上铺着一层粉笔灰。特级教师用目光扫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桌子上的粉笔,然后走下讲台,绕到前面,背对着学生,面对着黑板,轻轻吹去桌子上的粉笔灰。片刻的沉静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教师非常懂得“批评”的艺术,面对教室糟糕的卫生环境,她没有流露出丝毫的不满,只是“用目光扫视一周”,这无疑是一种无声的批评,同时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宽容赢得了学生的掌声,从而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的最高境界。
6、批评后要给他改正的机会。
对学生进行惩罚教育时,因为我们的对象是学生,有些错误学生并不能一下子改掉,所以,我们还必须“治病救人”,不能把犯错误的学生一棍子打死,要给他机会,让他翻身。可以采用“有限违纪免责制”,“自选惩罚制”,“准违纪告戒制”等。
7、批评教育要“前堵后截”。
所谓前堵,就是教师在批评学生某一缺点或错误时,应该指明该缺点或错误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出现的,而非一贯的、必然的。教师对学生以前的失误或过错,要表现出一种大度和宽容。反之,如果教师把学生以前的过错经常挂在嘴边,学生就会对自己丧失信心,放弃继续努力的尝试。
所谓后截,就是教师要对学生有信心,不把学生现时的缺点或错误当成永久不变的事物来看待,而是积极乐观地相信学生犯错只此一次,希望并相信他今后会克服缺点,不再重犯此方面的错误,防止学生自暴自弃。
一位学生在晚自修时和同学在大声讨论问题,我们看以下两种处理方案:方案一:一位学生在晚自修时和同学在大声讨论问题。任课教师发现后,示意这位学生停下来。老师对这位学生说:“我猜想是不是题目太难,自己做不出来,然后你非常想把这道题目讨论出来?(
接受并理解现在的行为
)我知道,你以前自修时从来没有影响别人。(前堵)我更相信,你以后在晚自修的时候是不会大声讨论问题,不顾及别的同学的感受的,你说我说的对吗?(后截)”方案二:一位学生在晚自修时和同学在大声讨论问题。任课教师发现后立即走过去,大声说:“小伟,你自修怎么又在讲话!学校怎么规定的,不是不允许晚自修讲话吗?可你从来都不听,自修课总是影响别人。(前联)今天,你一定得给我写检讨书,否则,你以后自修课还会影响别人。(后推)”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那一种教育效果好就不言自谕了。
8、明白批评是手段、教育是目的。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有的教师便严厉地批评学生。批评不断失去效果,于是批评的方式不断升级,到头来,批评成了目的,教师为批评而批评。这样的批评不但不能产生效果,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反抗。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冷静地思考一下,便会知道,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批评只是其中一种手段,而并不是唯一手段。如果用其他的手段也能达到目的的话,批评并不是必需的。从孩子的成长角度来看,学校就是社会的缩影,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长大可能成为部长、总理,也有可能沦为罪犯。而在学校阶段,就用恰当的批评手段让他们铭记终生,知道哪些界限是不能逾越的,逾越了就是犯罪,这不也应该是学校肩负的责任吗?事实上,现在有些学生的违规行为已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等到他们真的犯罪了再来进行教育,就已经迟了。我认为,在违纪和违法犯罪之间,学校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小惩大戒的批评教育手段则会让他在边缘处止步。怎样对待学生的不足与失误?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心平气和地直面学生的不足和失误,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帮其改正错误,促其不断进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