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徒步行走,如何避免脚上起水泡?
1.选择一双合适自己的鞋子。要预防脚打水泡,首先要减少脚部摩擦的机会。脚起水泡跟鞋有直接关系,鞋过紧的挤压和过松的磨擦,都可能导致脚上水泡的发生。买鞋应当购买适宜运动的鞋,鞋的尺码要合适,穿上后长度方面最好仍然有一个大拇指宽的虚位。
2、不要急于穿着新鞋。新鞋买回家,应穿上试走甚至试跑一会,1~2小时后找出感到不舒适的部位后,在此位置加上软垫。记住,出行一定不要穿着未经“磨合”好的新鞋。如果新鞋第一次就穿着进行远程徒步,处理不当那你就很可能获得了92%的脚打泡的机会。不想脚打泡,最好免穿新脚。
3、袜子很重要。袜子能够减少脚与鞋之间的摩擦,怕脚打泡,你不妨穿上两双袜子试试。袜子最好不选用纯棉质制品,纯棉的袜子比尼龙的更容易形成血泡。袜子的质料以聚丙烯或其它新的合成纤维为佳,这类质料比羊毛或棉的制品更能保持脚部的干爽,从而降低起水泡的机会。要记住,徒步走长线切不可不穿袜子。
第一次产生严重水泡是在2011年TNF100公里上面,跑到50公里左右,脚外侧出现疼痛,脱鞋一看,一个不很丰满的水泡,晾了一会,继续跑,大概60公里,两个脚趾之间也出现水泡,这个比较严重,水泡是在指甲下面,几乎把指甲顶起来,原因可能是下山不断的撞击,这个泡让我举步维艰,后来一个跑友给了我一片芬必得,才艰难完赛,那时候第一次起水泡,没有经验,看网上说水泡不要弄破,完赛后在家生生地疼了两天,后来实在受不了,把水泡挑破,瞬间幸福了。还有一次严重水泡是2011年的厦门翔安百公里,当天最高温度高达39度,我的越野鞋子比较厚,热气散不出去,上山下山脚底发烫,就跟踩着风火轮一样,跑到后来,起了能有十几个水泡,大大小小,有两个水泡离的很近,跑着跑着还会合并成一个大泡,那时候你只要脱掉鞋子就会清晰地感到,脚的温度非常高,而每一步都像踩在钉子上。那是我最艰苦的一次比赛,还好,只是疼,疼是可以忍受的,总比肌肉没有力气零件不能用那种绝望要好。其后,我又经历了很多超长越野赛事,到2013年香港100公里的时候,经验发挥了作用,针对降温我选择了几套方案:
第一:在脚上抹凡士林,目的是减少摩擦,减少摩擦生热。
第二:多带几双袜子,每10公里一换,保持脚的干爽和低温。(三双袜子够了,换两次,另一双就晾干了)
第三:带了几片湿纸巾,每次换袜子的时候都把脚擦干净(主要是把汗水凝结的盐粒擦干净,防止磨擦)同时湿纸巾也能给脚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