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横山堡地区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1.地质概况
本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北段,西起银川地堑断裂(陶东-灵武断层),东至鸳鸯湖-沙亥庙逆断层(白1—兔1井),北邻色伦卡得庙(色1—色4井),南延鸳鸯湖地区,南北长90 km,东、西宽56 km,面积约5 000 km2。其中主力煤层5号、8号煤层由西向东埋藏加深,即西部最浅100 m,东部最深,达3 000 m以上。煤层埋深小于2 000 m的含煤面积约为1 450 km,小于1 500 m的为1240 km。含煤层1~15层,可采煤层8层,煤层厚度一般在5~33.5 m,平均厚度16 m,主力煤层一般为5~10 m。该区断裂极为发育,区内被南北向分布的任家庄-红墩子西、刘家庄-红墩子、鸳鸯湖-沙亥庙3条逆断层分隔成4个二级构造带。各二级构造带被次级逆断层切割成6排向西仰冲、向东呈叠瓦状错落的逆冲断裂带,各逆冲断裂带背斜构造、断块、断鼻构造较为发育。
2.煤岩煤质和煤级
该区煤镜质组含量一般76.6%~77.68%,惰性组4.64%~10%,壳质组3.21%~3.5%,矿物质9.00%~14.47%。RO为0.7%~1.08%,为气、肥、焦煤,热演化程度中等,有利于煤层气生成与聚集。
3.储层条件
煤层割理发育,储层物性变好,气藏圈闭类型受控于局部构造的发育程度。
4.煤层气保存条件
尽管本区断裂较发育,但大多数断层属逆断层,断面具有较好封闭性,对煤层气藏的保存较为有利。从备井的水型及总矿化度分析来看,断层上、下盘的水型基本一致,均属过渡成因的NaKCO3型水和深层成因的CaCl2型水,总矿化度为9.215~35.11 g/L。从主力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分析,主力煤层顶、底板均为泥岩,其中顶板泥岩厚度为2.5~16.5 m,底板泥岩厚度为1.0~14.0 m。
在本区已发现的两个气田中,如:刘家庄构造上所钻的刘庆1井,日产气为31.3781万m3,气层埋深709.8~904.2 m,共3套含气层,即下石盒子组(709.8~785.4 m)、山西组(796.8~876.2 m)和太原组(898.4~904.2 m);胜利井气田所钻的任6、任11井分别在下石盒子组砂岩中获得9.142万m3/d、215.86万m3/d的高产气流,山西、太原组含气层均与其间所夹的煤层有关,气源岩均为煤层,天然气组分中甲烷含量均大于82%,碳同位素值为-35‰~-45‰,具有煤层气特征。实测主力煤层埋深1 618.2~1 627.2 m时,原始地层压力达18.23 MPa,压力系数为1.12,具超压特征。说明该区煤层气的封盖能力较强,保存条件较好。
5.资源条件
根据煤层等温吸附兰氏体积,估计深部煤层甲烷含量可达13 m3/t。煤层气资源量为157.24×108 m3,煤储层具超压特征。该区石炭—二叠系砂岩中赋存大量的常规天然气。因此,结合常规天然气开发,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