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幼儿学习数学?
都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很多孩子不愿意学习数学,是因为数学比较枯燥乏味,还很费脑筋。
犹太人在孩子启蒙的时候,会在书的封面上滴上蜂蜜,让孩子舔一下,孩子潜意识当中认为书是甜的,就会感兴趣。
在引导孩子学习数学的时候,不能操之过急,孩子对于数字没有概念的时候,你是不能期待他像天才一样无所不知的,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通过游戏或者是玩具,也可以是食物,总之就是一切能引起孩子兴趣的东西,来建立孩子初步的对于数与量的概念,让他对数量有个基本的认知,知道一张卡片,两个苹果,三个星星,能做到基本的数与量的对应,反复练习,培养数感。
带孩子数数,唱数,逐步认识更多的数字,有多与少的概念,然后训练加减法,知道谁比谁多,多几个,学会基本的运算。
还可以用逻辑狗或者是德国LUK教材,进行进阶的数学学习,在游戏中就把基本的数学概念渗透到意识中了。
我国也算是一个数学强国,数学水平甚至赶超欧美,位列前茅。
学习数学就要从孩子时期抓起,首先,慢慢引导孩子数数。例如,经常激励孩子数一数桌子上有几只小鸭子,地上有几只小狗,身边有几个小朋友。慢慢的孩子就会数的数越来越多,从而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步,在孩子能数到一百的时候,慢慢的开始引导孩子学会九九乘法表, 虽然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有一点点耐心的教导孩子,熟能生巧,最后肯定能够掌握。这就等于让孩子迈进了数学的大门。
第三步,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数学练习册,最好就是带插画的那种。带有插画的图书可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给孩子每天规定几道数学计算题,并每天安排一个时间计划表和任务计划书。这孩子每天做的题进行打分整理。
数学是幼儿早期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需求。和小学教学不同,幼儿在接受幼儿园数学教学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学科教育。根据幼儿的认识程度来讲,幼师的首要任务并不是用近似于低年级小学数学的教学来教育和训练幼儿,而是去促进幼儿对数学的感知和认识,确保其顺承接到小学阶段。
不可否认,无论是对成人还是幼儿,在认识上数学永远是抽象的,需要抽象的理解。在后来接受很多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之后学生会具备更多程式化思维,但是幼儿在零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数学只能凭借他们自己的思维水平,但是幼儿的思维水平依然存在局限、有着不同的水平。有不同的水平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教学时更应该面面俱到和因材施教。研究表明,幼儿数概念和空间几何概念的萌发也和数学的历史演化一样,是为解决生活中的切身问题,从实际情境中自然发展的。我们教学也应本着这一原则和教学本质,将传授数学思想和培养文化素养作为首要教学目标,在突出知识的教学同时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构建。
综上,幼师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启蒙教育帮助幼儿在现有思维水平上建立对数学的认识,通过借助外界客体的动作和形象形成概念,进而发展思维起到促进幼儿认识世界的作用。无论对于那个阶段的教学,课程安排都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接受程度。遵从幼儿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对于幼儿数学的教学这点至关重要。
在数学启蒙教育的阶段很多教师都在乎启蒙阶段对实在数学数字概念的认识,例如对数字的认识和对加减概念的了解,实践证明这种硬性要求的认识会在幼儿内心产生空中阁楼的效果。对其越发的强调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最后不但不会帮助他们形成对数学的认识和对逻辑思维的构建,更可能使僵化的记忆先入为主影响他们对数学的正确理解和破坏他们的理解模式。
幼师在教学安排上应该多多遵从教材安排,从教材中挖掘出学科教学的精华去思考和总结。近年来幼教改革也更加注重幼儿的理解和基础的培养,照顾到他们的认识程度。幼儿在学习认识上都会有初步构建规律的阶段,在数学上,对数的概念会从动作概括形象从而进一步建立对数字的认识,从外在抽象到内化理解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教学的进行理应是实践的过程,而不是通过小黑板、贴图进行讲解,虽然那是幼儿能接受的事物但其所表述的东西却不是幼儿所能直接接受的。简单重复、直接讲解是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发生最普遍的,直接造成的是幼儿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产生畏难和厌学的情绪,近一步导致教学知识难以消化,造成重复的恶性循环。知识的认知规律可以概括为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由此笔者认为,对于接受程度不强的幼儿来说,设置教学层次梯度兼有教学内容结合,循序渐进有步骤地介绍和突出数学教学的思想才是正确方法。
教学中幼儿往往被认为是无知的个体所以大多数幼教课堂上采用的是教师主导的方式,恰恰相反,放开幼儿的创造力进行个性发展,他们的自主构建才是通往教学捷径的必由之路。教师们应该换位去思考幼儿们能接受什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讲解抽象和超出理解范围的东西,积极思考和概括教材中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去传授给学生。
虽然教学是在课堂上发生的,但是课外时间也是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重要一环,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要和家长进行会议协调。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家长的心理都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了对结果的过多强调。笔者为此进行过日常观察,家长要求苛刻的孩子在学习上多半有厌学情绪,这只能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教师需要强调的家长在幼儿园教学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多进行沟通交流使家长配合工作,避免一开家长会家长们就对幼儿的学习状况问个没玩的情况的发生。数学幼教阶段,重在幼儿思维的构建和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向家长传输有关教学技巧,让幼儿们从课内课外、从生活中理解抽象的数学思维。教育家园的构建和教学气氛的创造至关重要。
总之,不同学生在不同时期都要有其相应的学习特点。幼儿园数学的教学需要从幼儿、教师和家长三方面进行分析管理,需要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更需要家长和教师的配合。数学从来就是一个抽象的学科,我们应该让对教学和学习过程的关注大于家长和教学对结果的关注。改变学习评价手段,尊重多元智能,讲求从实物进行演示促进理解避免程式化授课。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数学不等于计算。对于幼儿来说,着急要培养的,并不是计算能力,而是数学思维。
在幼儿阶段,要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机会,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通过生活中的物品,让孩子了解大与小、高与矮、长与短、多与少的概念,经常拿一些实物让孩子进行比较,形成这些具体的数学思维。
然后,可以让孩子进行分类。比如按照颜色、按照形状、按照材质等等,这些概念就比前面的具体的数学思维要更加抽象一些和难一些。如果掌握了这些,孩子的数学思维水平就能上一个台阶。
在这个基础上,再交孩子数数。在幼儿园阶段,如果想交计算题,我个人觉得20以内已经足够,没有必要让孩子过早接触计算,特别是过难的计算题。在这里,有个非常好的道具介绍,就是算盘。利用算盘,可以帮助孩子在具体的数学物体和抽象的数学概念间建立关系。
还有一个我觉得很不错的提升数学能力的教具,就是蒙氏教具。它能够培养孩子各方面的数学能力,我觉得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总之,数学能力并不是计算,更重要的是生活中的数学思维。比如去超市,给孩子十块钱,让他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孩子会选择尽量贵的,有的孩子会选择尽量多的,这就是一种数学思维的培养。又比如让孩子分苹果,也是一种培养数学思维的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