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
展开全部
在孩子十几年的教育过程中,作为父母的我们都有成千上万数不清的事情要做。可教育孩子这个阶段又刚好是30多岁职场发展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阶段。一天就24个小时,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就不得不做出取舍,可一手事业一手家庭,让多少家庭难以做出选择。
其实,只要家长分清楚什么是教育小孩一定不能放手,要花时间花大力气去做的事;什么是可以不管,让小孩充分发挥的事。那么职场和教育小孩是可以共同发展,不相冲突的。我认为小孩教育过程中,品德的塑造、时间管理、学习能力和运动习惯这4件事是需要重点关注,不能放手的
道德品质
第一件事:品德的塑造
道德品质是做人应有的基本标准,比如:尊重他人,孝敬父母,乐于助人等等。这些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绵延5000年的行为准则,品德要求,是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东西看上去很大,其实需要家长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去教育引导孩子,言传身教的。而在小孩学习模仿大人行为的时候,也是对于自身道德品质的践行,父母可以和小孩一起成为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
时间管理
第二件事:时间管理
作为父母,也许孩子很小的时候你还能帮他,但他长大以后,很多功课家长是不懂的,家长也有很多事可能没有时间去帮他做。而且我认为家长也不应该帮小孩做作业。那么如何帮小孩高效学习,高效做事呢? 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时间管理。这里分享3个方法:
1、列任务清单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对还在来说,是不好理解的。那么就需要家长让孩子“看见时间”。比如孩子有三门功课作业,语文、数学、英语。那么家长可以帮孩子算一下时间,在纸上将抽象的时间画下来。10分钟1格,半小时就花3格;或者用贴纸、玩具之类的东西让还在自己看到他的任务有多少,完成一个就拿掉一个,或者贴上一张,打个勾都可以。你一定要用一种视觉的方式让还在知道他有多少事。这跟大人在生活工作中列任务清单是一个道理
2、提前准备
我们的孩子常常是临到要出门了,才想起还有书没有拿,玩具没拿上...这种状态其实对孩子管理自己的时间是很不好的。而父母应该帮还在养成提前准备的习惯。当然孩子还小的时候可能无法自己准备,这个时候你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准备,并不断和他说,慢慢过渡到大人制定规则,让孩子自己准备。比如提前准备第二天的书包,明天要穿的衣物等等。
还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活动的准备里面,比如周末出游,出游的行程计划,中午在哪里吃饭,怎么出行怎么返程等等。孩子会非常有兴趣,也会很愿意参与,最重要的是这些可以帮助他养成做事准备的习惯。
3、做管理日志
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管理日志,或者用手机。让孩子有意识地记录自己要做到事情,将事情分类,计划时间。让孩子在一个集中的地方,简单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任务。比如孩子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作业,几天后的足球赛,下周的出游计划,准备一个月后的考试等等。需要在一个地方记录分类,让他们看到自己近期的任务,安排时间,提前准备。让他们有能自己驾驭自己生活的感觉,之后再慢慢学会管理自己。
学习
第三件事:学习能力
这里的学习是广义的,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学习。人生的长度就这么长,精力也就这么多,要想孩子学的更多,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他多读书。阅读是我们学习最最主要和重要的途径。而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就是阅读。
帮小孩培养学习能力,有3个小方法:
1、小时候的睡前故事。在外国的教育中,睡前故事是被反复验证的。很多孩子都很喜欢重复的故事,他们可以在熟悉的故事里获得安全感,安稳的进入梦乡。让小孩对于听故事产生兴趣,甚至家长们可以改编一些故事,让孩子自己出现在故事当中,激发孩子对于故事、阅读的亲切感,对于培养长大后阅读学习是很有益处的
2、不干涉限制内容。只要不是有害的内容,其实孩子读什么书没有关系的。不要去强行限制孩子要看什么书,去规定孩子今年必须看某某平台推荐的10本书。不是只有著名作家的书才值得一读的。只要小孩有兴趣,科幻、历史、自然、武侠......让孩子享受读书的乐趣,只要养成了看书的习惯,那么他自然而然会去看更多书,了解更多书本上的知识。
3、让阅读学习成为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自然而然的在做。哪怕孩子很忙,学习,考试很多,没关系。时间少就少看点,看几页,十几页都可以。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交流书中的内容。只要不断的看书,那么日积月累,他就会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不知不觉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运动
第四件事:运动能力
运动对于孩子成长有很多好处。不仅对身体好,也能促进思维能力,提高思维速度。而且运动对于一些非常优秀的品质培养,比如坚持、团队合作等等都有益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家里的条件也都好了,孩子是没有什么吃苦的机会的。但在运动当中,如果想要赢,他就会主动要求自己吃苦;还有,很多的运动都需要团队合作,相互配合。在团队运动中,个人的能力再强,没有好的配合也是会输的。在这些运动中学习团队合作,团队沟通,学习接受失败,都是对于孩子成长非常有利的。
孩子教育的事情千头万绪,但品德塑造、时间管理、学习能力和运动习惯这四件事,家长一定要上心,要花大力气去培养。
其实,只要家长分清楚什么是教育小孩一定不能放手,要花时间花大力气去做的事;什么是可以不管,让小孩充分发挥的事。那么职场和教育小孩是可以共同发展,不相冲突的。我认为小孩教育过程中,品德的塑造、时间管理、学习能力和运动习惯这4件事是需要重点关注,不能放手的
道德品质
第一件事:品德的塑造
道德品质是做人应有的基本标准,比如:尊重他人,孝敬父母,乐于助人等等。这些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绵延5000年的行为准则,品德要求,是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东西看上去很大,其实需要家长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去教育引导孩子,言传身教的。而在小孩学习模仿大人行为的时候,也是对于自身道德品质的践行,父母可以和小孩一起成为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
时间管理
第二件事:时间管理
作为父母,也许孩子很小的时候你还能帮他,但他长大以后,很多功课家长是不懂的,家长也有很多事可能没有时间去帮他做。而且我认为家长也不应该帮小孩做作业。那么如何帮小孩高效学习,高效做事呢? 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时间管理。这里分享3个方法:
1、列任务清单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对还在来说,是不好理解的。那么就需要家长让孩子“看见时间”。比如孩子有三门功课作业,语文、数学、英语。那么家长可以帮孩子算一下时间,在纸上将抽象的时间画下来。10分钟1格,半小时就花3格;或者用贴纸、玩具之类的东西让还在自己看到他的任务有多少,完成一个就拿掉一个,或者贴上一张,打个勾都可以。你一定要用一种视觉的方式让还在知道他有多少事。这跟大人在生活工作中列任务清单是一个道理
2、提前准备
我们的孩子常常是临到要出门了,才想起还有书没有拿,玩具没拿上...这种状态其实对孩子管理自己的时间是很不好的。而父母应该帮还在养成提前准备的习惯。当然孩子还小的时候可能无法自己准备,这个时候你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准备,并不断和他说,慢慢过渡到大人制定规则,让孩子自己准备。比如提前准备第二天的书包,明天要穿的衣物等等。
还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活动的准备里面,比如周末出游,出游的行程计划,中午在哪里吃饭,怎么出行怎么返程等等。孩子会非常有兴趣,也会很愿意参与,最重要的是这些可以帮助他养成做事准备的习惯。
3、做管理日志
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管理日志,或者用手机。让孩子有意识地记录自己要做到事情,将事情分类,计划时间。让孩子在一个集中的地方,简单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任务。比如孩子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作业,几天后的足球赛,下周的出游计划,准备一个月后的考试等等。需要在一个地方记录分类,让他们看到自己近期的任务,安排时间,提前准备。让他们有能自己驾驭自己生活的感觉,之后再慢慢学会管理自己。
学习
第三件事:学习能力
这里的学习是广义的,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学习。人生的长度就这么长,精力也就这么多,要想孩子学的更多,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他多读书。阅读是我们学习最最主要和重要的途径。而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就是阅读。
帮小孩培养学习能力,有3个小方法:
1、小时候的睡前故事。在外国的教育中,睡前故事是被反复验证的。很多孩子都很喜欢重复的故事,他们可以在熟悉的故事里获得安全感,安稳的进入梦乡。让小孩对于听故事产生兴趣,甚至家长们可以改编一些故事,让孩子自己出现在故事当中,激发孩子对于故事、阅读的亲切感,对于培养长大后阅读学习是很有益处的
2、不干涉限制内容。只要不是有害的内容,其实孩子读什么书没有关系的。不要去强行限制孩子要看什么书,去规定孩子今年必须看某某平台推荐的10本书。不是只有著名作家的书才值得一读的。只要小孩有兴趣,科幻、历史、自然、武侠......让孩子享受读书的乐趣,只要养成了看书的习惯,那么他自然而然会去看更多书,了解更多书本上的知识。
3、让阅读学习成为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自然而然的在做。哪怕孩子很忙,学习,考试很多,没关系。时间少就少看点,看几页,十几页都可以。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交流书中的内容。只要不断的看书,那么日积月累,他就会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不知不觉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运动
第四件事:运动能力
运动对于孩子成长有很多好处。不仅对身体好,也能促进思维能力,提高思维速度。而且运动对于一些非常优秀的品质培养,比如坚持、团队合作等等都有益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家里的条件也都好了,孩子是没有什么吃苦的机会的。但在运动当中,如果想要赢,他就会主动要求自己吃苦;还有,很多的运动都需要团队合作,相互配合。在团队运动中,个人的能力再强,没有好的配合也是会输的。在这些运动中学习团队合作,团队沟通,学习接受失败,都是对于孩子成长非常有利的。
孩子教育的事情千头万绪,但品德塑造、时间管理、学习能力和运动习惯这四件事,家长一定要上心,要花大力气去培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0-06-10
展开全部
本人曾经从事过多年教育工作,对儿童心理学也有点研究,我感觉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只有一点,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在孩子长大成人前这是一个永远不能停止的工作,因此应该竭尽全力。
从刚出生就应该开始,只要能培养出好的习惯,其他事情就好办了。比如按时休息,按时吃饭,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尊敬长辈,等等。
习惯一旦形成,也不是万事大吉,要保持习惯仍然是很重要的,现在社会复杂,不良社会现象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家长还必须不懈地坚持帮助孩子保持习惯。
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比如学习的习惯,休息的习惯等等,孩子会终生受益。当然好习惯形不成必然可能形成不良习惯,那就有可能毁掉孩子一生,比如热衷上网玩游戏,坚决不能成了习惯再去管,不良习惯形成以后,要改成本很大,而且要彻底改也很费劲。但家长也要明白一点,一般情况下,形成不良习惯比形成好习惯容易的多,也愉快的多。大多好习惯都是学习上需要的,都是费脑子的,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而大多坏习惯都与吃喝玩乐有关,一般是轻松的,这些不良习惯与孩子繁重的学习任务相比,当然都是很愉快的事,是很容易形成的。我想只要家长能把握好这点,对真培养孩子是很有好处的。
从刚出生就应该开始,只要能培养出好的习惯,其他事情就好办了。比如按时休息,按时吃饭,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尊敬长辈,等等。
习惯一旦形成,也不是万事大吉,要保持习惯仍然是很重要的,现在社会复杂,不良社会现象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家长还必须不懈地坚持帮助孩子保持习惯。
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比如学习的习惯,休息的习惯等等,孩子会终生受益。当然好习惯形不成必然可能形成不良习惯,那就有可能毁掉孩子一生,比如热衷上网玩游戏,坚决不能成了习惯再去管,不良习惯形成以后,要改成本很大,而且要彻底改也很费劲。但家长也要明白一点,一般情况下,形成不良习惯比形成好习惯容易的多,也愉快的多。大多好习惯都是学习上需要的,都是费脑子的,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而大多坏习惯都与吃喝玩乐有关,一般是轻松的,这些不良习惯与孩子繁重的学习任务相比,当然都是很愉快的事,是很容易形成的。我想只要家长能把握好这点,对真培养孩子是很有好处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现在她自己的女儿也快到了上学的年龄,回来看望父母时,大家见到她就半开玩地问她,以后要把孩子培养进哪所常春藤大学,她却很坚决地摆手说:“我不培养,她能上哪儿就上哪儿。”据她妈妈讲她真的不管孩子的学习,在家里什么也不教,也不送孩子去任何特长班,她妈一提起来就愁,说她对待自己孩子像是放羊一样,极其不负责任。
有一次过节聚会,当大家的话题又转到孩子的教育上时,她讲了她自己对于子女教育的一些反思。
她说从小学到高中,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她的学业成绩排名都是全校第一,在麻省理工学院时她的学习成绩也是处于上游。但是工作以后,她是同学中最不起眼的一个,属于在事业上没有什么成绩可言的人。毕业十年她去参加同学会,同学中有后来进了法学院当上大牌律师的,有从政已经是某个州众议员的,有在公司做已经成了CEO的。有个同学毕业后就冒险加入一个才组建的小公司,公司后来上市,他坐拥原始股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如果觉得这个同学在财富上比较成功的话,那么另外一个参加小公司的同学后来变成了公司合伙人,公司上市后他直接就进入千万富翁的行列。可是这个人还不算牛,有个同学自己创业自组公司,公司上市后给卖掉了,又建了一个公司又卖掉,现在正在搞第三家公司,已是亿万富翁。
单纯从财富上看,他们这些打工的人在同学里不值一提。但是最潇洒的却不是上面那些“成功”人士,而是一个大学期间学习很好的男同学。他自从有了孩子,就辞掉工作在家里做起了家庭主夫,因为他发现自己特别喜欢照顾孩子的感觉,喜欢相妻教子的生活方式,在孩子上学前他都不打算去上班了。他太太也做IT行业,收入足够家庭开销,而太太不喜欢做家务,所以他们夫妇两人正好互补。这个同学还有个兴趣是旅游,他们全家一有空就满世界去玩,已到过七十多个国家,以后打算把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走走。同学里面属他没有压力最轻松自在,让生活节奏很紧张的上班一族们羡慕不已。
同学中有几个华裔孩子,父母来自中国的大陆、台湾、香港等地,这些同学都是规规矩矩的打工族,就职于大公司,说起彼此的工作都乏善可陈。
他们几个华裔孩子在校时学业优异,努力踏实,智力超群,可大学毕业以后,后续的事业发展却普遍不如美国同学。
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她认为,我们的文化中对孩子的培养有误区。
在中国父母眼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上大学,没有把教育看成是一件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的事儿,光以为把孩子送进了名牌大学父母就大功告成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家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还有和进名校相关的活动中,而子女教育的其他重要方面,很多不能被量化的方面被忽视了。比如,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自信心、冒险精神、不畏失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享受生活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她和同学相比之后感觉自己所缺乏的。人的一生更像马拉松比赛,一个人若想取得成功,性格的培养非常重要,超过了上名校。事业都是在大学以后建立的,名校的招牌在刚毕业的头一两年找工作时还有点用处,后来很快就会被工作经历所取代。
因为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看重她的学习成绩,所以,她也把取得好成绩看得极重,不想看到父母失望不满的眼神。每次考试她都特别紧张,特别怕出错,这种情形后来就发展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做事求完美而缺乏冒险精神,没有安全感,就怕把事情搞砸了,有时明知搞砸了也没有多大关系,可是自己心理上就是接受不了。
她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刚毕业的时候,她曾到谷歌公司应聘,当时它成立时间不长,急需人才,公司创始人之一面试她,还和她一起吃了午饭,特别希望她能留下来。可是硅谷的小公司多如牛毛,谁也不知道这家公司的命运如何,会大放异彩还是像成千上万新创业的公司一样倒闭?虽然她敏锐地感觉到了搜索领域的前景,但是求稳的心态让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另外一家已闯出名牌的大公司。她的同在硅谷工作的美国同学当时极力劝她选择谷歌,说如果以后这家公司不行了就再找工作好了,实在不行她那么会读书还可以回学校读个硕士,有什么好怕的?可她就是没敢冒这个险。现在谷歌的成就有目共睹,如果她当初选择留下来,公司上市以后她已变成了千万富翁。
她说实际上他们家现在的收入在工薪阶层里也算挺高的,但是她有了钱自己也不会花,搞点娱乐活动心里隐隐地就会有罪恶感,觉得只有工作才是正经事,其他的都是浪费时间。这就是小时候形成的只有学习才是正经事的观念的后遗症。她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作为一个人,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单薄了、太谨小慎微了、太没有色彩了,她绝对不要自己的孩子再像自己一样。
有一次过节聚会,当大家的话题又转到孩子的教育上时,她讲了她自己对于子女教育的一些反思。
她说从小学到高中,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她的学业成绩排名都是全校第一,在麻省理工学院时她的学习成绩也是处于上游。但是工作以后,她是同学中最不起眼的一个,属于在事业上没有什么成绩可言的人。毕业十年她去参加同学会,同学中有后来进了法学院当上大牌律师的,有从政已经是某个州众议员的,有在公司做已经成了CEO的。有个同学毕业后就冒险加入一个才组建的小公司,公司后来上市,他坐拥原始股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如果觉得这个同学在财富上比较成功的话,那么另外一个参加小公司的同学后来变成了公司合伙人,公司上市后他直接就进入千万富翁的行列。可是这个人还不算牛,有个同学自己创业自组公司,公司上市后给卖掉了,又建了一个公司又卖掉,现在正在搞第三家公司,已是亿万富翁。
单纯从财富上看,他们这些打工的人在同学里不值一提。但是最潇洒的却不是上面那些“成功”人士,而是一个大学期间学习很好的男同学。他自从有了孩子,就辞掉工作在家里做起了家庭主夫,因为他发现自己特别喜欢照顾孩子的感觉,喜欢相妻教子的生活方式,在孩子上学前他都不打算去上班了。他太太也做IT行业,收入足够家庭开销,而太太不喜欢做家务,所以他们夫妇两人正好互补。这个同学还有个兴趣是旅游,他们全家一有空就满世界去玩,已到过七十多个国家,以后打算把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走走。同学里面属他没有压力最轻松自在,让生活节奏很紧张的上班一族们羡慕不已。
同学中有几个华裔孩子,父母来自中国的大陆、台湾、香港等地,这些同学都是规规矩矩的打工族,就职于大公司,说起彼此的工作都乏善可陈。
他们几个华裔孩子在校时学业优异,努力踏实,智力超群,可大学毕业以后,后续的事业发展却普遍不如美国同学。
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她认为,我们的文化中对孩子的培养有误区。
在中国父母眼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上大学,没有把教育看成是一件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的事儿,光以为把孩子送进了名牌大学父母就大功告成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家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还有和进名校相关的活动中,而子女教育的其他重要方面,很多不能被量化的方面被忽视了。比如,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自信心、冒险精神、不畏失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享受生活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她和同学相比之后感觉自己所缺乏的。人的一生更像马拉松比赛,一个人若想取得成功,性格的培养非常重要,超过了上名校。事业都是在大学以后建立的,名校的招牌在刚毕业的头一两年找工作时还有点用处,后来很快就会被工作经历所取代。
因为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看重她的学习成绩,所以,她也把取得好成绩看得极重,不想看到父母失望不满的眼神。每次考试她都特别紧张,特别怕出错,这种情形后来就发展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做事求完美而缺乏冒险精神,没有安全感,就怕把事情搞砸了,有时明知搞砸了也没有多大关系,可是自己心理上就是接受不了。
她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刚毕业的时候,她曾到谷歌公司应聘,当时它成立时间不长,急需人才,公司创始人之一面试她,还和她一起吃了午饭,特别希望她能留下来。可是硅谷的小公司多如牛毛,谁也不知道这家公司的命运如何,会大放异彩还是像成千上万新创业的公司一样倒闭?虽然她敏锐地感觉到了搜索领域的前景,但是求稳的心态让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另外一家已闯出名牌的大公司。她的同在硅谷工作的美国同学当时极力劝她选择谷歌,说如果以后这家公司不行了就再找工作好了,实在不行她那么会读书还可以回学校读个硕士,有什么好怕的?可她就是没敢冒这个险。现在谷歌的成就有目共睹,如果她当初选择留下来,公司上市以后她已变成了千万富翁。
她说实际上他们家现在的收入在工薪阶层里也算挺高的,但是她有了钱自己也不会花,搞点娱乐活动心里隐隐地就会有罪恶感,觉得只有工作才是正经事,其他的都是浪费时间。这就是小时候形成的只有学习才是正经事的观念的后遗症。她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作为一个人,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单薄了、太谨小慎微了、太没有色彩了,她绝对不要自己的孩子再像自己一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新生的婴儿就想一张白纸,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有着非常重要的的作用,孩子的性格,脾气,品性,都是在幼儿时期养成的。 事业,孩子,你自己认为哪个重要呢!我认为孩子的早期教育是最重要的事,教育好了孩子就能健康成长,教育不好,长大了不好说,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所以我建议你为孩子负点责任,钱什么时候都可以挣,等孩子度过幼儿期再挣一样,自己好好想想吧!决定是你自己订的,孩子是你们生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