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是怎样的?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6-14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继续向中国内地传播,由于统治者的支持,这一时期有大量佛经被翻译、介绍到中土,并出现了一批成就显著的佛学家和译经家。

在西晋武帝太始二年(226)进入内地的竺法护,原是月支国人,因世居敦煌,又称“敦煌菩萨”。他先后在长安、洛阳等地居住四十余年,翻译了《光赞般若经》《贤劫经》《正法华经》等159部、309卷大乘佛教经书。他的翻译不仅范围广、内容丰富,译文也比较忠实。

后秦弘始三年(401)进入长安的鸠摩罗什,出生于龟兹,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译经家。他在短短的8年时间内,与弟子们一起译出了《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经论,系统地介绍了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据《出三藏记集》著录,其译出经数为35部,384卷。他所翻译的佛典,有不少成为后来佛教宗派的经典和理论根据,在中国译经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佛驮跋陀罗也是一位杰出的译经家,他出生于古印度,东晋义熙四年(408)到达长安,弘传禅数之学,翻译佛经。后又到庐山与慧远合作,到建康与法显合作,共同译经。先后译出《达摩多罗禅经》《摩诃僧祗律》《大般泥洹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新无量寿经》等13部、125卷。其中所译《华严经》60卷,以及关于坐禅、持戒的经类,在中国佛教界广为流传。

菩提流支,亦译“菩提留支”,北天竺(今阿富汗一带)人。据唐《开元释教录》记载,他从北魏武帝永平元年(508)到洛阳从事译经,至天平二年(535)止,所译经论共30部、101卷。其中主要有《金刚般若波蜜经》《入楞伽经》《弥勒菩萨所问经》《无量寿经论》《金刚般若经论》《法华经论》等。

真谛,也译为“波罗末陀”,是当时又一位杰出的译经家。真谛为西天竺优禅尼国(今巴基斯坦一带)人,南朝梁代中大同元年(546)应梁武帝邀请来到南海(今广州)译经,先后翻译了《十七地论》《金光明经》《唯识论》《摄大乘论》等,较系统地介绍了大乘瑜伽行派的思想。特别是所译《摄大乘论》影响最大,后来南朝学者以此为理论依据,形成了摄论学派。真谛的翻译,大都保存佛经的原来面目,文字虽有些艰涩,间或夹杂一些他自己的解释,但从其师承来说,大体是正确的。

中国译经史上的翻译家,除了从印度和西域来的僧人以外,也有中土的高僧,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译经家有道安和法显两人。道安俗姓卫,祖籍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他不仅是东晋时博学的译经家,还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佛教宣传者和组织者。道安在组织僧众宣讲佛法的同时,制定了沙门以释为姓,以及僧尼赴请、礼忏等行仪规范。他晚年在长安主持翻译了《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三法度论》《毗昙心论》等10部经书,共180卷、100余万字。他还注释佛经并为佛经作序,对阐明经义及流传源流发挥了很大作用。他整理当时所能见到的佛教典籍,编成《综理众经目录》,这是我国佛教史上第一部佛经目录。法显俗姓张,山西人,也是东晋时著名的译经家。他不仅在中土译经,还不辞辛苦,西行求法,前后凡15年,游历近30国,从印度、斯里兰卡带回一批梵文经律。回国后又译出《大般泥洹经》《摩诃僧祗戒律》等,著有《历游天竺记》一卷,记载了游历诸国的见闻。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